楠木軒

中國開門紅,遠超預期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財經

  按人民幣計,今年前兩月進出口同比增32.2%。

  海關總署3月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出口表現遠超市場預期,尤其是出口增速創下1995年以來新高。另外,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出現大幅增長,顯示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進一步加深。路透社當天報道稱,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海外抗疫物資訂單持續,多國實施居家隔離措施導致生活、電子消費品需求爆發等因素帶動中國外貿2021年迎來開門紅。不過海關總署也指出,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中國外貿穩增長任重道遠。

  1995年以來出口最快增速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價,今年前兩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4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2.2%。其中出口3.06萬億元,增長50.1%;進口2.38萬億元,增長14.5%。按美元計價,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41.2%。其中出口增長60.6%,進口增長22.2%,2月出口更是激增154%。法新社在報道中強調,這是自1995年以來中國出口經歷的最快增長速度。

  東盟、歐盟、美國和日本依次是中國今年1-2月前四大貿易合作伙伴,同中國的貿易增速以人民幣計分別為32.9%、39.8%、69.6%和27.4%。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前兩個月中國對美國出口5253.9億元,增長75.1%;對美貿易順差3344.1億元,增加88.2%。而去年同期,中美之間的進出口下降19.6%。

  綜合來看,中國今年前兩個月進出口規模不僅遠超去年同期,而且與疫情發生前的2018、2019年同期相比,增速也達到20%左右。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3月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前兩個月因為疫情衝擊,中國進出口出現萎縮。基於比較低的基數,今年的進出口數據應該有較好的表現,但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仍然遠遠超出了預期。

  彭博社分析稱,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出口激增,反映出全球對製成品的強勁需求,同時也獲益於去年同期因疫情造成經濟停滯帶來基數下滑。海關總署認為,中國前兩個月外貿進出口增幅明顯、“淡季不淡”,延續了去年6月份以來迅速反彈的態勢。其中,歐美經濟體生產、消費恢復造成的外需增加帶動了中國出口增長。

  關鍵性原材料進口大幅增加

  國內經濟持續恢復,製造業PMI連續12個月位於榮枯線之上,企業對於未來預期更趨樂觀,促進了對集成電路、能源資源性產品如集成電路、鐵礦砂、原油的進口量。但大宗商品國際價格在不同品類間的劇烈波動,也造成中國進口這些商品時量價出現大幅變化。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1.82億噸,增加2.8%,進口均價為每噸942.1元,上漲46.7%;進口原油8956.8萬噸,增加4.1%,進口均價為每噸2470.5元,下跌27.5%,造成進口總金額下降了24.6%。

  全球芯片供應緊張也影響到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前兩個月共進口964億個集成電路,總價值為3761.6億元,數量和金額分別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6%和25.9%。

  在出口方面,由於去年同期全球性疫情還沒有暴發,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182.9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111.7億元大幅增加63.8%。另外,因為中國率先有效控制新冠疫情,復工復產良好,手機、家電、汽車等出口都有大幅上漲。其中,手機出口增加了5成,家電和汽車的出口增幅分別達到8成和9成。

  霍建國向《環球時報》分析説,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市場信心恢復,企業生產積極,因此大大增加了關鍵原材料的採購。另外,因為國外疫情仍然在蔓延,產能不能恢復,中國持續發揮全球製造基地的作用,為全球疫情恢復提供有力支撐。

  外部形勢依舊嚴峻

  中國海關總署認為,前兩個月中國外貿實現開門紅,為全年開了一個好頭。調查顯示近期中國出口企業出口訂單增加,紛紛表現出對未來2-3個月出口形勢的樂觀預期。彭博社認為,中國出口蓬勃發展幫助支撐了中國經濟從疫情中V型復甦,並推動中國成為2020年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霍建國表示,因為出口計入GDP,前兩個月中國出口的大幅增加,為實現這一全年目標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不過,海關總署也提示稱,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中國外貿穩增長任重道遠。金融機構麥格理中國經濟主管胡偉俊預測,隨着發達國家開始恢復工業生產,中國今年後幾個月的出口成長將放緩。

  “影響中國出口的因素可能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全球產能恢復,中國出口可能因此趨緩。”霍建國分析稱,作為全球連續11年最大製造業國家,中國完備的產業鏈條和極具競爭力的生產效率,不會讓中國出口在2021年出現明顯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