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用好價格機制 提升供給水平

  近期,國內消費需求繼續恢復,物價運行總體平穩,但個別民生商品的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呈漲跌互現態勢。比如,豬肉價格連降18周,部分蘋果的批發價甚至降至每斤1元以下,價格普漲的水產品個別品種周均價同比漲幅超50%,生活用紙近期也集體漲價。

  民生無小事。保障糧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生產供應和價格穩定,事關人民羣眾的基本生活,也直接關係到市場平穩運行與發展預期。

  近年來,我國重要民生商品的供給保障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價格運行總體較為平穩。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去年以來,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對部分民生商品的生產流通和價格運行,造成了一定衝擊。同時,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也給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穩價帶來諸多挑戰。

  避免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大起大落,要通過進一步深化價格機制改革,不斷提升價格的調控能力和水平。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的意見》,強調要緊緊圍繞暢通生產、流通、消費等多個環節,發揮政府、市場、社會等作用,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提升價格調控能力和水平,有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有效供給和價格總體平穩。

  以豬肉為例,為保障春節期間供應,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在節前連續進行了9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既平抑了價格波動又有效滿足了市場需求。事實上,早在去年初,農業農村部就採取多項措施支持生豬產能恢復。目前,豬肉價格已逐步迴歸正常。

  實踐證明,只要充分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作用,做好強化監測預警、保障市場供應、加強儲備調節、兜住民生底線等工作,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哄抬物價、串通漲價等行為,就能實現保供穩價目標。

  當前,我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價格機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關於“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更加健全”。為此,要健全價格監測預測預警系統,增強保供穩價工作的前瞻性;要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完善突發應急調控機制;要堅持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框架不動搖,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築牢保供穩價基礎。

  我們相信,只要堅持系統治理,着力補短板、強弱項,就能夠構建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的“四梁八柱”,促進產供儲銷各環節有效銜接,不斷提升保供穩價能力和水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02 字。

轉載請註明: 金觀平:用好價格機制 提升供給水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