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調研路上找答案去!

走,到調研路上找答案去!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推動金融與製造業協同發展”專題調研行前會現場。

原標題:圍繞金融與製造業之間存在的問題,走,到調研路上找答案去!

文/圖 本報記者 崔呂萍

9月9日上午9點,全國政協機關會議樓第9會議室,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推動金融與製造業協同發展”專題調研行前會準時召開。

這一調研題目的確立,有着重要意義——“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實體經濟中長期資金供給制度安排,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強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

但一段時期以來,製造業佔GDP比重與其所獲得的金融資源還不匹配。用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的話説,“與‘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目標要求相比,我們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

聽完來自部委和相關單位同志的情況介紹後,為了做足調研準備,委員們圍繞感興趣的話題,抓緊時間交流提問。

政策不好用怎麼辦?

寧願繼續尋找,也別再“炒剩飯”

“圍繞金融助力製造業,我們今天談到的很多都是老問題,但未來若干年之內,我們恐怕還要講這些問題,因此統計基礎一定要打好、打牢。比如我們該怎樣來衡量金融服務製造業的程度?這不是隨便拿出幾組數據來比一比就行的,而是要研究,我們到底應該用哪些指標來衡量。”作為金融業老兵,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首先發言。

從定性到定量,如果只看數字,那麼金融服務製造業的增速並不算慢,而金融對製造業實際的服務力度,又該拿什麼指標體系來科學計算?

“關於衡量標準的問題,學術界有些研究:比如強度係數,即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除以金融佔GDP的比數;還可以比較製造業增加值與製造業貸款之間的比值;再比如製造業投資增長與製造業投資回報率之間的比值,這個指標可以反映出資本回報的情況,現在看,工業製造業投資和回報是不成比例的,但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比重超28%,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我們需要有指標來衡量信貸支持製造業結構調整的情況。”用肖鋼的話説,要研究明確一套指標體系,這有利於作出分析與判斷。

與此同時,肖鋼認為,雖然我國金融業助力製造業的措施很多,但仍然有一些問題尚未完全破題。“比如大家都説投貸聯動是好政策,但還是搞不起來,這可能是因為銀行資本金不足,股權投資消耗了過多資本金,限制住了投資能力;併購貸款也講了很多年,製造業併購活動頻繁,但我們發現併購貸款這樣一個比較特殊的融資工具仍需進一步細化、制度需要進一步突破;比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現在也在不斷加強登記估值工作,但還是規模不大,到底卡在哪兒;再比如可轉債,有些先進製造業企業是有前途的,銀行信貸可否轉換成一些低利率的可轉債,既可幫助企業減輕債務負擔,又可讓銀行有機會享受企業未來發展紅利,這方面仍有探討空間。”肖鋼提出,這次調研,我們應深入研究已經確定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深入分析哪些政策好用,哪些不好用,困難與障礙到底在哪裏,如果不符合國情,我們可以不發展這些政策,寧願再費些力氣尋找符合實際的金融工具,也不希望大家一談到政策措施就“炒剩飯”。

是製造業企業就得給支持嗎?

分出輕重緩急,謹防魚目混珠

“我一直搞實體經濟,和金融的聯繫緊密而廣泛。這次參加調研,我也在想一個問題,製造業的統計口徑有廣義、狹義之分,比如我們公司做的是油氣產品,廣義看都算製造業,但我們內部也有很多小的、具體的製造業分類,所以我認為咱們的統計口徑的確要先一致,不然貿然去和其他行業比、和國外比,的確欠妥。”談及此,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宜林這樣説。

“我是搞投資的,從投資角度看,就是要精準發力。國家到底要扶持什麼樣的製造業,要先明確。不能啥都支持,那些落後、污染的,該淘汰就得淘汰。我們要支持的,是有先進技術的、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有助於產業結構調整的企業或項目,還有那些符合‘雙碳’目標的、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領域和企業,因此要分出輕重緩急,着急的事要用特殊政策去支持。我們能否做到分類精準,通過這次調研,我打算邊走邊學邊思考。另外我特別看重產業基金的發展,好基金一定要支持,不好的基金要給予取締,但不能‘一刀切’。”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會生這樣表示。

而在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看來,相較於眾多籠統概念,真正能解決製造業主要問題的結構分析、數據分析,精準性還不夠。因此,金融服務製造業也需要一個明確的範圍,比如先進製造業可以得到支持,而不是去救那些瀕臨破產倒閉的“殭屍企業”。

“另外,信用風險的問題也不能低估,尤其在有熱點大家都在蹭,有些企業説,金融機構不給我貸款,我就去跟地方政府反映。但金融業認為,有些貸款貸出去就是高風險,現在好企業壞企業都混在了一起、魚目混珠,金融機構也分不清楚。企業長期資金來源也是個問題,銀行都有對公服務,能否專門建立製造業長期貸款部門、單獨考核?不然銀行沒積極性,貸款逾期90天對科技企業來説很常見,一個成果研發到生產可能最快也得兩三年,銀行拿3個月逾期去衡量企業好壞,不利於製造業發展。”周延禮表示。

如何排憂解需,對症施助?

釐清口徑、有的放矢

“從基層的角度看,金融管理部門需要進一步細化對於製造業的行業分析,根據製造業對金融的需求特點提供針對性的支持”。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王志雄表示,製造業分類口徑眾多,而且有清晰的、模糊的、交叉的和還在產生的。金融部門要提高支持政策制定和分析的效果,需要對製造業的行業、重點進一步界定。

“製造業對於金融業務的需求特點,實踐中體會:一是創新性需求。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製造業對金融需求有特殊性,包括新技術、新業態等不同於傳統業務,需要新的金融產品、方式;二是成本性需求。我國製造業盈利水平長期走低,所以其對資金成本的承受度也較其他行業更低,在用工成本上升等情況影響下尤為突出;三是連續性需求。製造業的流動資金佔比普遍較高,且與產品產、供、銷週期相扣,不論企業規模大小,都禁不起銀行突然斷供;四是效率性需求。製造業面臨供給和銷售兩個市場的瞬息萬變,資金週轉速度既是成本更關係生存。金融政策、業務的流程效率至關重要;五是管理性需求。金融支持製造業的宏觀方針、政策很好,但與執行這些方針、政策的基層金融機構之利益和責任考核尚難掛鈎,容易形成脱節。”在王志雄看來,金融支持製造業需要深入分析,堅持目標、需求和問題導向,有的放矢,切實落實。

作為企業家的全國政協委員趙毅武則表示,在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期間,較高的融資成本,是部分生產型企業投資收益率低的重要原因,這也使得其沒有足夠的資金用於研發投入,只能陷於短期簡單生產行為,搞價格競爭,這不利於國家工業水平的提升。而如果能有效降低這些企業的融資成本,它就有更多的資金去做研發,進而提升工業水平。尤其是對於研發投入較高的高科技生產型企業,建議給予更大幅度的貼息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55 字。

轉載請註明: 走,到調研路上找答案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