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進沒多久就虧了 該怎麼辦?
記得前上半年大家還在愁“今年以來偏股基金漲幅不少,要不要贖回”,卻沒想到還沒過3個月,就又要開始擔心“自己剛入手沒多久的基金跌了,該咋辦?”
(圖片來源:財富號後台)
是的,最近行情真的讓人擔驚受怕。一會兒大漲,一會兒大跌,漲漲跌跌,眼瞅着指數還在3300點上下徘徊,部分科技相關產業股票確是一路下滑,這可讓不少追高買入科技基金的投資者們欲哭無淚。
那麼問題來了,剛買進就遭遇下跌,我們該怎麼辦?
根據前期大家普遍留言問的比較多的問題,今兒再集中回答下:
問題一:“我買的基金為什麼跌了,還一直跌?”
近期的下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前期漲幅太快太猛,大家的投資情緒太高,市場整體可能階段性超漲,很多基本面不好的票也跟着大部隊一起漲起來了。二是,外因因素背景下,短期業績的不確定性,造成市場對於部分企業未來發展的擔憂。
但坦率説,如外部因素這種黑天鵝事件,誰都很難規避。所以這段事件,大少偏股偏成長的基金都跌了。而部分基金沒跌的原因,可能是重倉了一些前期表現一般的順週期行業或藍籌股票。但是,沒跌的這些基金,大部分前期也沒怎麼漲。咱不能前期漲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這才跌了幾天,就改叫“牛夫人”了吧?!
問題二:“能漲回來嗎?能創新高嗎?”
這就回到選基金的問題了。對於大部分偏股型基金來説,短期有下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關鍵在於下跌之後能不能漲回來、有沒有可能創新高。
如果您購買的基金本身實力較強(中長期業績好,投資策略能持續有效,最近又沒有發生什麼本質的變化(如換基金經理、投資策略發生重大改變),那麼我們應該考慮多給基金一些時間和機會,與時間作伴,相信優秀的基金經理能夠在中長期為客户帶來超額收益。而如果該基金只是短期業績亮眼,大家對基金經理也沒那麼瞭解,則需要重新審視基金的優秀程度,以及之前短期業績亮眼的原因(ps:這裏不能排除是運氣多於實力)。
另外,如果您購買的基金屬於行業主題類基金,波動性可能會更大些,這也是行業主題類基金的一大特徵,投資者一定要認清這一點,做好心理預期。
問題三:“未來市場會怎麼走?”
先説一下科技:其實對於科技板塊的階段性回調我們早有預期,且不止一次表示過前期漲幅過高過快,板塊估值略高等觀點。所以,跌下去可能是好事,幫助好公司的價值更加凸顯,同時刺破前期超漲了泡沫。
總結來説,從中長期來看,本輪科技週期仍處於爆發前期,市場在經歷調整後,科技板塊依舊有望在中長期表現強勁,貢獻不錯的超額收益。
其次,我們需要強調的是:短期市場可能維持震盪格局,建議投資者儘量不要過多關注幾周、甚至幾天的行情變化,避免因情緒影響作出錯誤操作和判斷。如果長期來看機會,或依舊存在於5G、新能源汽車、半導體、醫藥、消費等板塊中。
最後,從投資方式方法的角度來看,震盪市裏,分批進行基金定投佈局,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它既能避免一次性投資造成的短期大幅虧損,又能確保你有足夠的籌碼在後續上漲中分享行情。何樂而不為?
還有兩類人羣,他們很關心
一、沒什麼倉位,不知道該不該抄底加倉?
我們一直強調:投資不是賭博,不要以為自己能準確判斷到短期漲跌、能精準“抄到底”。過去太多數據和案例告訴我們,普通投資者不太可能擇時擇在“最低點”,也基本不可能“擇在低點後第二天立刻就會漲”。
判斷短期漲跌太太太難了,更明智的是看到市場已經較為便宜就加快入場腳步。舉最近的例子來看,今年2月3日上證綜指狂瀉7.72%收盤至2746.51點,不少客户對疫情、市場和經濟感到絕望,覺得之後還會再跌,不願進場,想“再等等”,從而失去了較為便宜的進場籌碼。等到後來市場急漲,且上漲較多了,不少客户又急着進場,結果遭遇了近期的回調下跌。
所以,基金投資,預判市場怎麼走確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自身情況如何。長期看,可以考慮保有一定的倉位,一定程度上成為市場的參與者,盲目空倉會很容易錯失突然開始的上漲或結構性行情。
二、倉位較高,不知道該不該賣?
在做這一決策之前,我們首先建議您再審視下:倉位是不是真的很高?
舉個例子:假如有100萬用來做投資的資金(存款、理財、保險等應都計算在內),5萬活期存款,50萬理財,25萬保險,20萬股票基金,那麼股基佔比只有20%,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人來説可能不算高,甚至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是偏低的。
所以説,重要的是要梳理清楚,您的股基佔所有投資資金中的佔比到底是多大,而您自己能承受的風險承受又是多大,二者是否匹配。
如果您能承受的最大虧損僅在5%,而梳理之後發現有超80%的資金都投在股票基金上,那麼倉位真的高了,即使我們認為之後股市會走強,也應該考慮適當降低倉位、贖回部分股基。因為我們對股市的預判有可能錯,而大類資產配置、各個資產的佔比健康才是做投資最重要的事,適合自身的情況才是最核心的!
(文章來源:信達澳銀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