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牛耕
編 | 明萱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養豬企業買不起飼料,把豬餓死?比上市公司奇葩公告更讓人震驚的,是這則公告字字血淚。
1月31日,有養豬第一股之稱的雛鷹農牧發佈《業績修正公告》,將2018年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下調到虧損29億元到33億元。這相比2018年10月預計的全年虧損15到17億元,幾乎翻倍。而2017年的全年業績為盈利4518.9萬元。
引起輿論譁然的是公告內這樣一段話:由於資金緊張,飼料供應不及時,公司生豬養殖死亡率高於預期。換句話説,公司沒錢買飼料,把豬活活餓死了。這堪比獐子島在2014年公告稱,8億元扇貝被冷水團影響不知所蹤,被外界當成A股公司遍地雷的明證。
然而公告內也埋藏着兩處血淚:買不起飼料,是因為“減少了企業的融資渠道,公司資金流動性緊張”。據AI財經社查證,在2018年三季報內,公司前六大股東質押了所持的100%股票,公司負債率高達74.4%,可用資金幾近枯竭。
公告還提到,2018年末公司生豬養殖成本高於生豬銷售價格。實際上雛鷹農牧正處在“豬週期”的新一輪低谷中,而這波豬肉價格探底的一大推手,正是雛鷹農牧、大北農等蜂擁湧向東北大肆擴張,和背後“南豬北養”政策,以環保之名關停南方養豬廠。
昔日300元建養豬場,如今每月出籠28萬頭豬的雛鷹農牧創始人侯建芳,和他動輒從上市公司掏出5億元,買下OMG電競俱樂部的兒子侯閣亭,還能挺過這一關嗎?
越賣越虧,生豬養殖寒冬已至
養豬賣肉不如活活餓死,這看似荒謬卻是2018年的現實。
2018年,全國豬肉價格跌入千禧年來第四個“豬週期”低谷中。據新華社4月報道,全國生豬價格跌破5元/斤,還不夠飼料、防疫、人工和水電費用。業內人士測算,養豬每斤虧損1元多,養肥一頭豬到出籠大概要虧200元。
如此算來,即使以雛鷹農牧每月賣出20萬頭豬,每頭豬200斤測算,雛鷹農牧全年也要虧掉4.8億元。“越賣越虧,賣得多虧得多”正是雛鷹農牧的困境。
所謂“豬週期”,是指中國豬肉價格會以每5年一個週期震盪,跌破5元/斤的成本線。自2003年開始算,2018年正好跌入第四個週期的低谷。在此期間,小養殖户只能殺豬保命,大養豬公司如雛鷹農牧、大北農,則只能祈禱自己的資金儲備夠捱過冬天。
促成這一波寒冬的正是政策推動。2017年,傳統養豬重區即出產飼料的“南方水網”地區,因環保要求面臨供給策改革。福建南平市拆除養豬廠180家,浙江多個區域亦遭重創。據農業部統計,2016年以來,南方水網地區生豬減產超過1600萬頭。
取代南方生豬減產的是“南豬北養”政策。2017年中央發出一號文,引導養豬產能像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生產區轉移。最終養豬業在國家政策下支援東北。按照《界面》新聞報道,上市公司大北農在東北新建+規劃了19個養豬場,預計2020年承載300萬頭豬產能。雛鷹農牧則通過與合作社、農户合作的輕資產模式,在東北投資了400萬頭商品豬的產能。
但東北缺乏養豬基礎,難以處理糞便污染,寒冷天氣也對豬的保暖和疾病防疫提出新挑戰。致命一擊則是,2018年流行的豬瘟迎來“跨省禁運”政策,東北豬賣不出去,廣東卻無豬可吃,生豬銷路幾乎斷絕。
養豬場搬家的成本劇增,迎上五年一波的豬週期低谷,造成了雛鷹農牧財務困難,買不起飼料養豬。
事實上,雛鷹農牧一直在想辦法對抗豬週期,其策略曾被外界評價為“上下折騰”。在養豬上游,雛鷹農牧儘量採用輕資產模式,從2015年起就將豬舍有條件轉移給合作社,分擔損失。2018年東北的合作社模式無疑是這一思路的延續。同時,雛鷹農牧建設了“新融農牧”平台,從萬頭以上的養豬場大規模採購豬肉,自己則為他們提供農具電商服務和金融支持。
在下游,雛鷹農牧則在試圖平滑需求波動。其最有名的動作是,在2016年投資1.35億元,參與沙縣小吃的“全面升級”計劃。沙縣小吃在全國有6萬家門店,是一個以同鄉經營為發展方式的鬆散結構。雛鷹農牧參與的沙縣投資、沙縣傳媒成立後,將參與整個全國6萬家門店,統一供應豬肉。如果實現,雛鷹農牧將獲得沙縣小吃每年24萬噸豬肉的有限供應權,這與雛鷹農牧的年產量在同一級別,幾乎能消化其產出。
可惜人難算過天,提前三年佈局上下游的雛鷹農牧,仍在“南豬北養”的一紙文件下被迫全國豬圈搬家,面對豬肉價格的硬着陸束手無策。一句“2018年末公司生豬養殖成本高於生豬銷售價格”背後,不知有侯建芳多少血淚?
抵押全部股權,仍無資金過冬
公告提到,之所以買不起飼料,是因為“減少了企業融資渠道,2018年6月開始,公司出現資金流動性緊張局面”。事實上,雛鷹農牧確實已彈盡糧絕,再無騰挪資金的餘地了。
在2018年第三季度報上,雛鷹農牧的前六大股東:侯建芳、侯五羣、候斌、侯傑、侯建業,以及深圳市聚成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持的全部股份都用於質押融資,佔雛鷹農牧全部股權的49.89%。其中侯建芳個人佔股高達40.20%。
事實上從2014年起,雛鷹農牧在股權質押上就一直大手大腳。2013年6月,正因生態豬造假、財務造假、投資無度飽受質疑的雛鷹農牧申請停牌,隨後發出定增方案:以15.46元/股價格,向侯建芳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291萬股,募資不超過8.2億元。
此時正逢上一個“豬週期”低谷,全國豬場燒錢過冬,雛鷹農牧的零售渠道建設、投資項目仍在進行,資金需求達70多億元。2014年1月,雛鷹農牧再次向侯建芳定增8465.6萬股,價格僅9.54元,籌得資金8億元。侯建芳拿到股份後全部用於股權質押,用於個人融資。
在此後的數年裏,侯建芳所持股份數次增減,但始終處於90%以上的高質押狀態。這引起了投資者的極大憂慮:股價下跌時侯建芳如無股份能追加質押,質押的股份會不會被強行平倉?公司能安慰投資者的僅是一份又一份公告。
高質押的另一惡果是:真到了缺錢的寒冬,雛鷹農牧已無股權可質押。2018年11月,雛鷹農牧宣佈因未能籌措足額償債資金,有5億元超短期融資已構成實質性違約。為此,雛鷹農牧提出解決方案:本金以貨幣延期償還,利息以火腿、生產肉禮盒等產品支付。
這一做法被媒體戲稱為“肉償”。據稱有一家金融機構願意以此方式解決2111萬元債務。隨後11月8日和9日,雛鷹農牧股價竟接連漲停。雛鷹農牧的部分償債產品也存在價格虛高問題,在京東的雛牧香食品旗艦店上,某些火腿禮盒的售價高達9999元,甚至12999元之多。
還了這筆債務,下筆怎麼辦?根據雛鷹農牧的2018年三季報,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期末餘額為38.53億元,較期初增加420.5%。相比之下,雛鷹農牧的貨幣資金在一個季度內減少了51.99%,應收票據增加了167%,短期難有資金迴流。
借款300元闖成“中國養豬第一股”的侯建芳,曾大氣拿出1136萬元支持兒子侯閣亭創辦微客得科技,成為侯閣亭入主知名電競俱樂部OMG的第一桶金。這被股民譏笑為“有錢任性,拿1000萬元給兒子打遊戲”。2016年,雛鷹農牧又豪擲5億元,與WE俱樂部高管控制的上海競遠投資共同成立電競產業投資基金,其中雛鷹農牧認購額是對方的100倍之多,堪稱“有錢爸爸”。這成了一出“養豬户與電競共舞”的奇觀。
如今彈盡糧絕,連養豬主業也難以維持之際,不知侯建芳會不會想起自己創業的艱辛,對昔日魯莽揮霍有一絲絲悔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