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推出“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封面新聞《拾年》欄目將全程予以關注,報道中國這十年的成就與變化。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32場,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發佈會上表示,十年來,我國碳排放強度下降了34.4%,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態勢,綠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黃潤秋介紹,十年來,我國穩步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煤炭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由68.5%下降到去年的56%,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提高了6.9個百分點,達到了16.6%。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增長了2.1倍,突破了10億千瓦,風、光、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都是穩居世界第一的。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圖片來源:國新辦
我國不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持續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盲目擴張,依法依規淘汰落後產能,加快化解過剩產能。十年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了26.2%,是全球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相當於少用了14億噸的標準煤,少排放了29.4億噸的二氧化碳。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銷量2021年達到352萬輛,也是位居全球第一。
在持續提高碳匯能力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方面,十年來,我國森林面積增長了7.1%,達到2.27億公頃,成為全球“增綠”的主力軍;森林碳匯增長7.3%,達到每年8.3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抵消了我國一年的汽車碳排放量。我國發布適應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持續開展適應型城市的建設試點,農業、基礎設施等關鍵領域抵禦氣候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
黃潤秋介紹,去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啓動上線交易,第一個履約週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一上線就成為全球覆蓋温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截至昨天,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95億噸,累計成交額85.59億元,通過有效發揮市場機制的激勵約束作用,控制温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着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黃潤秋説,我國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態度是堅定的。這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中國言必行、行必果,我國將全面落實已經制定的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為建設美麗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