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欣
近日,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和繁星公益基金簽署捐贈協議,後者捐贈1億美元設立“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學基金”,推動浙江大學在生物、醫療、農業、食品等多領域交叉方向展開基礎研究及前沿探索。
據介紹,捐贈方繁星公益基金由拼多多創始人、浙大校友黃崢及拼多多創始團隊發起並捐贈成立,致力於生命科學、農業科技等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
“浙大獲捐1億美元”新聞的最大亮點,不在於這筆捐款數額之大,也不在於捐贈方團隊及主要成員的背景與身份,而在於指定的捐款用途——推動浙江大學在多領域交叉方向展開基礎研究及前沿探索。前不久,北京大學獲中公教育集團創始人、北大校友李永新10億元捐贈,為北大建校以來最大筆個人捐贈,指定的捐款用途也包括支持北大在基礎學科、科技創新方面的發展。
企業創始人以校友身份向母校捐款,企業向高校、科研院所捐款支持基礎學科和科技研發,都是企業投入科技創新的一種形式,或者説是企業科技研發投入的一部分。因此,企業向高校、科研院所捐贈支持科技創新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企業科技研發投入的水平。
有人批評中國企業家輕視科研,批評中國互聯網企業“只專注於爭奪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但如果看看中國企業包括互聯網企業的科研投入情況,就會發現事實遠非批評者所説的那樣。數據顯示,互聯網公司近年來科技研發投入持續增長,幾家主要互聯網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研發投入最多的為328億元,最少的也超過30億元。
另以A股上市公司為例,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共計7597.84億元,同比增長21.52%。截至3月12日,已發佈2020年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153家公司披露的2020年研發費用共計272.16億元,同比增長19.46%(增幅略降可能與受疫情影響有關)。
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企業是創新包括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也是科技創新研發投入的重要主體,研發投入成為衡量企業創新力的關鍵指標。同時,政府通過優化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也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因素之一。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了“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的措施,包括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拓展產學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產權激勵機制;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剛剛公佈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也作出專門部署,明確了實施更大力度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税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上下游企業共建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等政策措施。
在創新驅動發展語境下,企業捐贈科技研發就是最大的慈善,政府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就是對科技創新最好的支持。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中國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