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月20日電 (魏薇)A股上市銀行2022年業績快報正在披露中。截至發稿,已有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11家A股上市銀行率先披露了業績快報。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上述11家銀行中,10家銀行2022年歸母淨利潤實現雙位數增長,6家增速達到20%以上。
在業績利好之下,近日銀行股也迎來普漲。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銀行板塊漲幅達3.99%,瑞豐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的股價漲幅均超過10%。今年銀行股能否延續漲勢?
10家淨利潤雙位數增長
11家披露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中,包括3家股份制銀行、2家城商行和6家農商行。其中,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的營收均超過千億元,分別為3447.84億元、2113.82億元、1798.95億元。
從營收增速看,常熟銀行、江陰銀行、廈門銀行3家實現雙位數增長,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15.06%、12.20%、10.60%。營收增速墊底的為無錫銀行,同比增長3.04%。
歸母淨利潤方面,招商銀行以1380.12億元位居11家銀行之首,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分別以621.03億元和455.16億元位居第二、第三位。滬農商行也是目前披露業績快報的農商行中,唯一一家歸母淨利潤超過百億元的農商行。
從歸母淨利潤增速看,有10家上市銀行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張家港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平安銀行和瑞豐銀行淨利增速均達20%以上,分別為29.50%、26.88%、26.65%、25.41%、25.30%和21.01%。僅長沙銀行一家淨利個位數增長,由2021年的18.09%降至2022年的8.04%。
7家不良率至1%以下
不良率方面,目前披露業績快報的11家上市銀行全部將不良率控制在1.5%以內,有7家不良率低於1%,其中,常熟銀行和無錫銀行不良率均為0.81%。
從不良率較上年末的變化看,11家銀行中,有8家下降、2家上升、1家持平。其中,江陰銀行的不良率較上年末下降了0.34個百分點,降幅最大。
撥備覆蓋率方面,無錫銀行、常熟銀行和張家港行的撥備覆蓋率均超過500%,分別為552.74%、536.86%和519.71%。此外,江陰銀行、招商銀行、滬農商行的撥備覆蓋率均超400%,分別為470.55%、450.79%和445.32%。
從變動幅度看,11家銀行中,10家撥備覆蓋率上升,其中江陰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大幅提升了139.93個百分點,無錫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提升了75.55個百分點。僅招商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下降了33.08個百分點。
2022年4月,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舉行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發佈會上也提到,鼓勵撥備較高的大型銀行及其他優質上市銀行將實際撥備覆蓋率逐步迴歸合理水平。
此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指出,降低撥備水平主要是為了鼓勵大型銀行積極發揮頭雁作用,進一步強化在小微企業、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力度。
銀行股能“支稜”起來嗎?
2023年開年以來,銀行板塊出現上漲。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1月20日收盤,銀行板塊漲幅為3.99%,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漲幅靠後,排列第21位。
從個股來看,股價漲幅分化較大。Wind數據顯示,瑞豐銀行、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年初至今股價漲幅均超10%,漲幅分別為17.59%、14.97%和10.17%,無錫銀行、江陰銀行、郵儲銀行股價漲幅則超過5%,分別為9.49%、6.55%和6.06%。
而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6家年初至今股價下跌,其中成都銀行跌幅最大,股價下跌了6.14%,蘭州銀行、常熟銀行、北京銀行、西安銀行、工商銀行年初至今股價分別下跌3.18%、1.59%、0.93%、0.28%和0.23%。
東方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2年12月信貸明顯表現好於季節性,尤其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走強,反映積極的寬信用政策發力效果。展望而言,防疫政策優化、地產政策持續寬鬆、經濟温和復甦等積極因素下,對後續信貸需求的修復和信貸增長繼續保持樂觀態度。
“目前板塊估值仍處於歷史底部,安全邊際充分,經濟邊際修復的背景下建議關注板塊極度悲觀預期改善帶來的配置機會。”東方證券研報提到。
華福證券魏徵宇在研報中指出,從上市銀行三季報數據及部分銀行22年業績快報來看,行業貝塔維持低位,銀行板塊整體業績穩中向好,不良控制在良好水平,行業輪動層面具有對應配置優勢;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後,各行業修復預期明顯加速好轉,貸款積極性增加,開門紅預期良好,為後續銀行業績釋放提供支撐。當前銀行板塊估值性價比凸顯,疊加穩定股息優勢,收益確定性更強。
廣發證券研報表示,考慮到美債無風險利率下行趨勢,海外資金流入將帶來國內核心資產持續重估,優質銀行作為國別資產代表估值提升將具備一定的持續性。預計1月份可能見到本輪社融增速回落的底部,預計春節後總量流動性將會對A股資產的流動性提供支撐,而中長期信貸增速的回升將對銀行板塊提供中期的需求端支撐。(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魏薇:[email protected])(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