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經濟為何能超預期?專家詳解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下,中國經濟的表現備受關注。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20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我國國民經濟穩定恢復,主要目標完成好於預期。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015986億元,突破100萬億元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

  2020年中國經濟為何能超預期?進入2021年,中國經濟又將怎麼走?在18日舉行的中新社國是論壇“中國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與會專家從消費、出口、投資、財税、房地產、鄉村振興等方面對中國經濟形勢進行解讀和研判。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在會上表示,2020年中國經濟從不利開局到超預期收官,呈現出四大特點。第一,實現超預期增長,全年GDP增速達2.3%。第二,消費、投資、外貿雖有波動,但仍然實現平衡增長。第三,新經濟、數字經濟發展值得關注。第四,RCEP簽署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是國際社會對多邊機制的廣泛認可。宗良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可能達到8%左右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當然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指出,由於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經濟基本面已經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發展趨勢良好,特別是國內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使得產業鏈供應鏈保持了穩定,給國內擴大內需和增強出口供給能力和進口需求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企業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特別是企業的信心指數不斷走強,未來國內企業和外貿企業發展的動力將會進一步增強。

  與會專家認為,2020年中國經濟表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政策因素,其中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原副院長白景明表示,去年國家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力度大,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除了赤字、減税降費等數據,更關鍵的還在於它迅速出台、及時落實。白景明也提醒,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還要強弱項、補短板,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2020年房地產業克服了疫情的影響,取得超預期發展,對我國經濟穩定作出重要貢獻。他認為,之所以房地產市場能取得這樣的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房地產行業政策持續保持穩定。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給市場釋放出明確信號——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積極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長效機制,不斷完善調控的工具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北京師範大學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表示,2020年雖然絕對貧困將被消除,但是相對貧困將依然存在,反貧困的主戰場依然在農村。鄉村振興戰略將在實現脱貧摘帽基礎上,按照鄉村全面振興、城鄉實現融合發展的要求,繼續提升農村教育、醫療、住房和社會保障等社會公共服務質量,鞏固已有脱貧成果,推動農村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態全方位發展。

  “在過去的一年,我國第一產業增長了3.0%,農業在這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司偉説,在我國關於鄉村振興的任務中,產業振興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過去一段時間政府對農業農村投入了大量資金,如何把這些資金轉變為資產,再進一步轉變為產業,是未來實現鄉村振興、實現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4 字。

轉載請註明: 2020年中國經濟為何能超預期?專家詳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