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微醫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從2018年5月完成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55億美元后,微醫幾乎每年都會被傳上市。這從側面説明,頂着“中國最大數字醫療服務平台”的頭銜,微醫承載了很多人對於“數字醫療”的期待。
從微醫招股書披露的幾大核心指標,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這頭“巨獸”的成長性。
招股書顯示,2020年,微醫總營收為18.32億元人民幣,相較2019年同比增長262%,毛利率為27.2%,相較2019年的23.3%獲得較大提升。從2018年至2020年,三年營收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68%。其中2020年醫療服務收入7.06億元,佔比38.6%;健康維護服務收入11.25億元,佔比61.4%。
而在虧損方面,除去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和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等因素的影響,2018至2020年,微醫調整後的淨虧損分別為4.15億、7.57億、8.69億,虧損率分別為-163%,-150%和-47%,逐年加速收窄。
在被扣除的虧損部分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微醫向優先股股東支付了13億元人民幣的股息。根據招股書歷史與重組章節的披露:公司安排了3億美金的特殊鼓勵分紅,其中13億人民幣給到優先股股東被記錄為財務費用,這13億元的分紅並非實際上的資金流失,從而作為調整項被扣除了。
在負債方面,微醫也可以説是“輕裝上陣”。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微醫的負債總額分別為183.94億元、203.75億元和228.92億元。但其中優先股(顯示為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這種不算負債的“負債”,就分別佔到三年負債總額的93%,89%和86%。隨着這部分“負債”在上市後自動轉為普通股變成股東的權益,相應的債務和虧損也就消失也不再計入報表。因此,剔除優先股後,微醫實際上的負債總額僅分別為12.8億元、21.7億元、32.1億元,債務增速遠小於營收增長。
值得注意的的是,微醫在業績期內的支出中,研發投入一直居高不下。招股書顯示,微醫在2018年至2020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38億元、3.60億元、3.44億元。在2018、2019年研發投入佔收入比高達93.4% 和71.3%,研發費用幾乎等同於全部營收,即使在2020年收入爆發式增長262%的情況下,佔比依然超過了18.8%。
從營收、虧損以及債務的增減趨勢上看,微醫的成長性可見一斑。而支撐這一良好發展勢頭的是其在數字醫療服務領域長期以來的研發投入和業務佈局。招股書顯示,微醫的主要業務包括醫療服務及健康維護服務。
醫療服務,主要包括線上預約、線下首診、病歷獲取、線上複診、電子處方、配藥服務以及通過公共醫療保險及商業健康保險結算醫療費用。
具體而言,用户可通過其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服務中心以及連接到微醫平台的醫院獲取其醫療服務。目前,微醫平台已連接了7800多家醫院、27萬餘名註冊醫生,累計註冊用户2.2億,擁有27家互聯網醫院,其中17家可以通過醫保直接結算,是中國最大的數字醫療服務平台。
健康維護服務,則包括會員式數字化慢性病管理服務和會員式健康管理服務。
微醫在山東泰安推出了中國首個可由醫保直接結算的市級慢病管理服務模式,至2020年將當地慢病患者人均就診時間從2-3小時下降到30分鐘,單次處方金額較2019年下降12.7%,同時也減少了當地用於慢病的醫保基金支出。
2019年5月,微醫依託旗下互聯網醫院開展了糖尿病管理項目,對7萬名糖尿病患者開展了為期1年的專業血糖管理,標誌性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率達64.1%,遠超49.4%的全國平均水平,大幅改善了患者的健康情況。
微醫的數字醫療服務思路,在國際上也有同行者。2020年8月,全球在線健康服務龍頭Teladoc以185億美金收購了上市僅一年多的在線慢病管理平台Livongo,合併後的Teladoc與Livongo將擁有在線全科專科醫生資源、問診能力、以及多病種慢病管理能力,可以為服務方賦能,為支付方控費,為患者提高就診效率與診療效果。目前,合併後的公司市值已超過300億美金。
微醫的數字醫療服務與合併後的Teladoc/Livongo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涉及面更為廣泛,包括掛號資源、慢病管理、雲診斷、智能醫保、流動醫院等。如果這些環節都能夠做好,依靠中國的市場體量和用户羣體,微醫或許能後來居上實現超越。
通過微醫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和業務細節不難看出,與已登陸港股市場的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和平安好醫生相比,微醫在業務佈局、底層邏輯及基礎設施方面,都存在諸多不同,其長期專注於“數字醫療”服務領域,營收規模相對較低但增幅更高。可以預見,微醫若持續深耕這條與眾不同的賽道,將具有更好的成長性和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