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廖維
來源:公司官網
近日,早已債務纏身的藍盾股份再添1.3億債務違約。截至10月31日,藍盾股份累計債務逾期未償還金額高達17億元。
但藍盾股份目前遭遇的問題不僅是債務違約,還有實控人成老賴、公司業績滑坡等各種問題。
近期,藍盾股份還曾發佈提示風險公告稱,其通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天眼查等公開信息查詢結果,獲悉公司和部分子公司及公司控股股東柯宗慶先生、柯宗貴先生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2020年三季報顯示,藍盾股份實現營收8.44億元,同比下滑35.2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21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8.24%。
業績滑坡 債務逾期高達17億
藍盾股份11月2日晚間公告,9月28日至10月31日,公司新增債務逾期1.32億元。截至10月31日,公司及部分子公司累計債務逾期未償還金額為17億元。
公告稱因部分債務逾期事項,藍盾股份及相關子公司面臨訴訟、支付相關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等情形,對公司淨利潤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11月2-4日,藍盾股份連跌三天,今日收報6.74元/股,較歷史最高價下跌超70%,三天市值蒸發17億元,距離市值巔峯跌去約200億元,目前僅餘84.2億元。
10月30日,藍盾股份披露三季報,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8.4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5.2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0.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8.24%。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藍盾股份在公告中稱,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經電商業績下滑及流動性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及淨利潤規模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藍盾股份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5.54%,而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卻暴漲190.32%。
時代財經查詢其往期財報發現,淨利潤的暴漲或與其出售資產有關。在三季度報中,藍盾股份提到,持有待售資產期末餘額較期初餘額減少1.75億元,下降100%,持有待售負債期末餘額較期初餘額減少1006.28萬元,下降100%,主要系公司對外轉讓和誠科技的事項執行完畢所致。
若在其淨利潤中抹去1.75億,那麼藍盾股份第三季度淨虧損0.87億元,較往年同期的0.3億淨利潤,下降約1.1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藍盾股份業績出現增長頹勢並非僅出現在疫情蔓延的2020年。
從上市到2017年末,藍盾股份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增長,營收與淨利潤均有不錯的增速,但從2018年開始,其營收接近原地踏步,淨利潤也開始出現負增長。2019年,藍盾股份營收較2018年減少15%,淨虧損9.36億,利潤較2018年下降335%。
其業績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下滑,除了其造血能力逐漸減弱之外,還與幾樁併購有關。
2015年,藍盾股份以3.9億收購華煒科技,對應商譽1.89億。2016年,藍盾股份通過股份及現金支付結合方式,花了11億收購了中經電商、匯通寶兩家公司,帶來商譽6.2億。2017年,藍盾股份以5.82億收購滿泰科技60%股權,帶來4.94億商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樁併購案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在業績承諾期業績都比較好,但過了承諾期,所收購的子公司業績便出現明顯滑坡,藍盾股份也因此計提商譽減值。
2018年、2019年兩年間,藍盾股份出現業績滑坡,均與商譽減值有關。截至2020年三季度報披露,其賬上仍有4.93億商譽。
國資接盤能否如願?
資料顯示,藍盾股份專注於網絡信息安全領域,以“國際一流的信息安全企業”為戰略遠景,致力於成為我國智慧安全的領導者。其主營為信息安全產品,但軟件服務、軍民融合、電子支付、區塊鏈等曾經火爆的概念中,均可見藍盾股份身影。
近期,藍盾股份化身“量子科技概念股”,其股價在9月28日至10月21日間上漲83%。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目前A股二級市場行情嚴重脱離基本面,所以股價和可轉債價格是受市場遊資影響。
但二級市場的表現,對於公司債務並沒有太大的幫助,藍盾股份想要解除目前的尷尬局面,還需尋求外界助力。
10月27日下午,藍盾股份披露的兩份公告更引發市場對其未來走向的關注。
公告顯示,公司與創益產投及公司實控人柯宗慶、柯宗貴及其一致行動人中經匯通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三方擬就藍盾股份債務問題、藍盾股份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11%股權轉讓及表決權委託事項、藍盾股份註冊主體遷址事項、藍盾股份業務發展規劃、產業投資等事項展開全面戰略合作。
公告稱,若協議順利實施,宜賓國資將通過協調支持公司有息債務問題處理相關方案的落實、採用多種方式為公司提供流動資金支持,包括3億元合作意向金+7億元的流動資金支持+12億元股權質押資金支持+不低於10億元參與定增等,預計對解決上市公司資金流動性及後續經營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同時,協議實施後將降低乃至化解藍盾股份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股份質押和凍結風險,對公司股權穩定性產生積極作用。不過,若此次合作能順利進行,或導致藍盾股份控制權發生變更。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藍盾股份大股東“脱手”公司的第一次行為。早在2019年10月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與科學城集團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意向協議》,擬向科學城集團轉讓其持有公司總股本13.85%股權(當時核算標準)。
但遺憾的是,上述轉讓事宜已於今年10月10日終止。僅半個月後,藍盾股份再次找到“接盤俠”,可謂神速。但此番引進四川宜賓國資能否如願以償?即便成功引進,又能否幫助藍盾股份改變現狀,實現正向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時代財經致電藍盾股份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此前,藍盾股份曾表示,此舉旨為解決公司現金流問題,盤活公司資產。如若協議達成,將對其開拓西南地區市場起積極作用。
對此,沈萌表示,上市公司在引入國資的過程中,如果業績越來越差,那麼和國資談判的籌碼就越來越少,但如果讓步過大又對自己的利益是個威脅,因此就要看大股東有多大的決心。而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即便國資接手,如果國資沒有太多好資產注入,也很難扭轉上市公司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