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變臉後存貸雙高被質疑 中公教育“學員貸款上課”模式收關注函

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業績墜落之際,核心業務經營模式遭到拷問,屋漏偏逢連陰雨可能是眼下中公教育(002607.SZ)的寫照。12月14日,中公教育收到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説明公司在資金充足情況下持續大幅新增債務的原因,以及學員貸款支付學費是否存在惡意放貸、惡意催收問題等。

這已經是公司三季報披露後,收到的第二份關注函。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63.01億元,同比下滑15.29%;淨利潤為虧損8.91億元,同比大幅下滑167.45%。其中,三季度單季營收14.45億元,淨利潤虧損則近7.94億元。

中公教育有“公考第一股”之稱,卻在職教政策暖風中業績大幅下滑。在前次對深交所的回覆中,公司表示隨着對職業教育的監管態度逐步明確,以及公職類崗位招錄數量長期看穩定增長,招錄節奏將逐步正常後,公司處於“業績階段性虧損”。

而業績變臉背後,公司存貸雙高的財務也值得關注。2018年至今年三季度,中公教育的貨幣資金、定期存款及理財產品等金額合計約為47.01億元、64.02億元、89.19億元和34.20億元。然而,同期短期借款分別為16.07億元、28.67億元、39.76億元和48.44億元。

對此,公司稱需要充足資金應對可能的退費。不過,公司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貨幣資金、定期存款及理財產品等金額扣除合同負債(預收款項)後為27.81億元、37.68億元和39.94億元,仍大於短期借款金額。

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詳細説明在貨幣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持續大幅新增債務的原因、用途和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監管的深入,中公教育預收培訓費、貸款支付學費的業務模式也要經歷一番推敲。

據瞭解,中公教育培訓服務分為普通班和協議班,普通班通常在培訓服務結束的當月確認收入,而協議班由於存在筆試或面試不通過退費的條款,通常在滿足不退費條件的當月確認收入。而在前次回覆,中公教育僅披露當期協議班的參培人數,並未完全體現出收入確認同協議班人數的實際關係,深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2021年各個季度協議班收入的明細情況。

此外,中公教育的“學員貸款支付學費”模式也被質疑。定期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0年手續費分別為0.36億元、0.99億元和2.92億元,而手續費包括交易手續費及學員通過貸款支付學費時公司承擔的利息成本。

在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公司進一步説明各年度財務費用中手續費的具體明細、學員貸款支付學費的具體模式、過程、利率、參與人數、相關金額及其佔比等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要求公司核查“在貸款模式中是否存在惡意放貸惡意催收等違規經營行為”。

據業內人士介紹,教育機構協議班通常以保證學員通過考試為前提,在收費上會顯著高於普通班。學員以“分期”形式貸款支付學費後,如果發生考試未通過而退費情況,通常也需要教培機構同意才可以辦理退貸,這造成學員與教培機構、第三方貸款平台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2 字。

轉載請註明: 業績變臉後存貸雙高被質疑 中公教育“學員貸款上課”模式收關注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