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特大暴雨後,約有40萬輛“泡水車”的善後問題急需解決:保修、理賠、回收,甚至直接報廢。
華新綠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環保)便是一家從事相關業務的公司。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6年,華新環保在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與處置行業深耕多年,主營業務包括電子廢棄物拆解、報廢機動車拆解、廢舊電子設備回收再利用和危險廢物處置等。
2019年2月從新三板摘牌後,華新環保日前正式向創業板發起衝刺。深交所公告顯示,華新環保IPO申請於2020年11月被受理,目前進度為“已問詢”,東興證券則是其保薦機構。
![新三板摘牌後華新環保衝刺創業板:四分之一主營收入靠補貼、多位高管曾涉賄](http://p1.nanmuxuan.com/images/88/6722663e093f1526.jpg)
華新環保IPO進度
另據招股書,華新環保本次擬公開發行7575萬股,預計募集資金5.10億元,按照輕重緩急順序依次投入冰箱線物理拆解、分類收集改擴建項目,2500萬元;危險廢物處置中心變更項目,2億元;3萬噸/年焚燒處置項目,8500萬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2億元。
四分之一主營業務收入依賴基金補貼
電子廢棄物拆解行業高度依賴基金補貼,華新環保亦如此。
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華新環保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22億元、5.83億元、5.70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5717.43萬元、8578.69萬元、1.32億元,呈快速增長。其中,盈利主要來自於銷售拆解產物、回收再利用產品,提供危險廢物處置服務,並通過拆解廢棄“四機一腦”向財政部申領基金補貼。從歷年經營情況來看,基金補貼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約四分之一,佔比較高。
![新三板摘牌後華新環保衝刺創業板:四分之一主營收入靠補貼、多位高管曾涉賄](http://p1.nanmuxuan.com/images/1a/95951a4f020dfa08.jpg)
華新環保主營業務情況
補貼基金是否持續及數額,都有可能影響華新環保營收情況。2021年4月1日,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下調基金補貼標準。華新環保表示,這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存在營業收入、淨利潤減少的風險。
另一方面,由於基金補貼發放週期較長,這導致華新環保面臨着較大的資金壓力。
應收賬款餘額高企。2018—2020年,華新環保應收賬款分別為2.83億元、3.70億元、4.37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7.79%、41.47%、41.75%,應收賬款餘額較大。其中,應收國家財政部廢棄電子產品拆解補貼款分別為2.80億元、3.47億元、4.26億元,佔應收賬款的比例分別高達99.16%、93.79%、97.48%。
現金流緊張。2018—2020年,華新環保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1.19億元、2967.24萬元、1.36億元,波動較大。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由於2018、2020年均有基金補貼款到賬,因此當年經營性現金流被壘高。
由於基金補貼發放時間較長,華新環保資金壓力較大,無法大規模進行原材料採購,使得產能利用率整體不高。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超過60%的電子廢棄物拆解業務,產能利用率均未超過65%;至於報廢機動車拆解、危險廢物處置業務,產能利用率則時高時低。
![新三板摘牌後華新環保衝刺創業板:四分之一主營收入靠補貼、多位高管曾涉賄](http://p1.nanmuxuan.com/images/15/205e02d70633b9ea.jpg)
華新環保產能利用率情況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基金補貼出現大滑坡或者取消,則將為華新環保後續經營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IPO前更換董事會秘書、財務負責人
董事會秘書是公司的“發言人”,在IPO進程中不斷督促公司達到發行上市的要求。但遞交IPO申請前夕,華新環保才緊急任用經驗豐富的董事會秘書。
招股書顯示,華新環保IPO啓動前,總經理王建明兼任董事會秘書,任期為2015年11月—2020 年6月。從簡歷中可知,王建明此前主要從事研究、開發,以及公司管理運營工作。
財務負責人則“三任三離”。從華新環保回覆深交所的公告中可知,2017年2月孟聰因個人原因辭去財務負責人職務,2018年5月—12月王建明代理財務負責人職務,2018年12月—2020年6月羅嵩擔任財務負責人,直到劉時權接棒。
2020年6月,華新環保聘任劉時權為新任董事會秘書、財務負責人,並在招股書中表示,王建明不再兼任後,能夠將更多的精力用於公司經營活動;劉時權則具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等工作經驗與專業能力,能提高財務管控質量,提高日常經營的規範性;歷任財務總監對公司財務數據不存在不一致意見。
此外,原核心技術人員亦在2020年4月離職,目前華新環保共擁有6名核心技術人員。
另注意到,華新環保在社保、住房公積金執行方面信息存在信息披露不一致、欠繳等問題。
信息披露不一致。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華新環保為員工繳納社保的人數分別為266人(其中267人繳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265人繳納醫療、生育保險,此處選取中位數266人,以下同理)、530人、544人。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佈的年報顯示,2018—2020年該數據分別為133人、226人、178人,基本不到一半。
![新三板摘牌後華新環保衝刺創業板:四分之一主營收入靠補貼、多位高管曾涉賄](http://p1.nanmuxuan.com/images/f0/aa9ce4ed66a4207f.jpg)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示信息
社保、住房公積金欠繳。2018—2020年,華新環保分別有57人、83人、33人未繳納社保,105人、85人、31人未繳納住房公積金,且大多數均是自願放棄。經測算,華新環保需補繳社保及公積金1076.46萬元。對此,華新環保表示各年未繳納社保及公積金的金額佔當年利潤總額的比例較小,對公司的影響較小。
勞務派遣用工曾超標。第一版招股書顯示,2017年華新環保的勞務派遣用工比例為19.15%,違反了《勞務派遣暫行規定》關於企業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用工總量的10%的規定。被深交所問詢後,華新環保在最新一版招股書中刪除了2017年勞務派遣用工數據。
多位高管曾涉他人受賄案
華新環保旗下的多家子公司,可以説是屢屢犯錯、頻頻被罰。
招股書顯示,子公司香蕉皮、內蒙古華新,已註銷子公司雲南華柏、華星康彩,曾因為消防消防、税務問題分別被處以50元—3萬元不等的罰款。對此華新環保表示,前述行為不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不會構成本次發行上市的實質性障礙。
華新環保亦曾被行政處罰。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014年出具的一份處罰決定書顯示,華新綠源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華新環保的前身,以下簡稱華新有限)在未取得某工程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進行工程建設,責令華新有限改正,並處工程合同價款1%的罰款共計25.13萬元。
另注意到,2014年華新環保被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法院是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執行金額9.31萬元。
而華新環保多位高管涉及他人受賄案,一度引來了深交所的關注。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年出具的刑事裁決書顯示,2000—2013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移動)原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建根涉嫌受賄犯罪,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財物摺合1019.77萬元。其中,包括收受北京市太極華英信息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極華英)股東張軍所送乾股和現金,摺合300萬元。
太極華英成立於1999年,為張軍(華新環保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林耀武(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張玉林(董事)等人共同持有。太極華英曾持有華新有限50.16%的股權,後因自身業務經營不善,計劃註銷,2015年將其所持華新有限的股權分別轉讓給4名股東。
裁決書顯示,太極華英參與湖南移動相關業務,張軍、王建根私下則成為朋友。為感謝王建根對其經營太極華英期間的關照,2008年6月,張軍將太極華英10%的股權(價值290萬元)轉讓給王建根指定的親屬。後因為害怕被牽連,王建根2年後將股權退回,期間太極華英未曾向王建根分紅。此外,2015年王建根退休後,張軍安排其侄張玉林代取10萬元現金,由張軍送給王建根表示感激。
有關部門表示,王建根系列案件已審結,對華新環保、太極華英、張軍、林耀武、張玉林不予立案及追究刑事責任。
但華新環保相關業務是否都通過類似方式開展?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隱秘角落”?這些問題若不理清,或將成為華新環保未來發展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