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兩年前,甚至僅僅一年前,每日優鮮是不會走到這一步的——應該會有投資人拯救它於滅亡邊緣。算一筆簡單的賬就知道:在“公司解散”傳聞出現之前,每日優鮮的美股市值約為1億美元;哪怕是溢價收購,以不足1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獲得一個頗具規模的生鮮電商業務,對於互聯網巨頭而言具備一定吸引力。
然而,現在是2022年,不是2020年或2021年。互聯網巨頭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進行大規模投資併購,尤其是對於重資產業務。2021年上半年,騰訊進行了260起對外投資;今年上半年則驟降到56起。比起已經基本停止投資業務的其他互聯網巨頭而言,騰訊的動作已經算是比較多了,但它也不會對生鮮電商有任何興趣。
大約五年以前,阿里巴巴以490億元的現金收購了餓了麼(注:公司整體估值還要更高一些),並且在盒馬、淘鮮達等近場電商業務中一擲千金。現在,雖然它仍在押注近場電商,但花錢的速度卻明顯放緩了。顯然,指望阿里在當前環境下花費1億美元去收購一家每日優鮮這樣的公司也不現實,儘管此前它曾經花費10倍、100倍的價格去收購過規模大得多的公司。
每日優鮮決不會是第一個遇到嚴重資金鍊問題,乃至面臨關門危機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我們可以把互聯網公司的“危險性”或“不穩定性”做如下排序:
-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生鮮電商、社區電商這樣的重資產(而且沒有實現穩定盈利)公司。準確的説,整個本地零售行業都面臨着嚴重問題,因為它們太需要錢了。它們是所謂的“資本癮君子”,一旦斷絕了資本來源,很可能活不過一個季度。
- 其次是那些二三線互聯網平台公司,尤其是盈利性較差的垂類平台,例如匿名社交、音頻娛樂、垂直電商等。在兩三年前,它們本可以輕易上市融資,可現在全球二級市場的大門對它們都關上了。
- 受到版號問題的影響,中小遊戲公司面臨的局面也相當嚴峻。今年以來,騰訊、網易尚未拿到版號,但它們絕不是受影響最大的,因為它們依靠老遊戲就能活得很好了;中小公司則面臨着被出清的命運。
- 遊戲行業之外的內容公司,包括影視、動漫、IP運營等,處境就更差了。前天,在看到一份影視公司的招股説明書之後,一位朋友問我:“現在居然還有人講IP的故事?”我回答:“因為反正什麼故事也不會有投資人買單了。”
在一兩年之前,就算生意做不下去,大批公司還是可以選擇被巨頭收購。事實上,2019-21年上市的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收到過巨頭的橄欖枝(並且仍然選擇了獨立上市)。現在,這條退路基本關上了大門。互聯網巨頭的投資行為下降了80%左右,而且越來越趨向於成熟的上市公司或能夠自給自足的公司。簡而言之,它們不僅只想雨後送傘,而且還只在豔陽天給身體健康的人送傘。
有人至今還天真地認為,互聯網巨頭縮減投資活動是出於監管方面的考慮,或者僅僅是為了在媒體上表態——只有完全認不清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人,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現在我們面臨的可能是三十年以來最複雜的局勢,遠遠超過了一個行業、一個國家、一個市場的範圍。簡而言之:
- 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之下,歐美消費需求非常萎靡,這已經體現在東亞各國的製造業訂單上。過去兩年,來自歐美的需求是亞洲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這個動力正在枯竭。無論來自能源和農產品的供給衝擊何時結束,歐美經濟都必然陷入半年以上的衰退。這對於外向型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是非常不好的消息。
- 美聯儲緊縮貨幣導致的連鎖反應才剛剛開始。換句話説,美國再次向全世界證明了是誰在控制全球金融、經濟和貿易秩序。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在美元緊縮的情況下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除非想讓自己的貨幣崩潰)。結果,不僅美元資本日益稀缺,一切資本都稀缺了。
- “消費升級”故事在過去多年一直被大部分投資人信賴,現在信賴的人越來越少了。坦白説,如果“消費升級”路徑清晰,那麼每日優鮮就不會走到今天的地步,叮咚買菜、盒馬面臨的局面也會好很多。或許世界終將屬於樂觀者,或許再過十年二十年還是會消費升級,但絕大部分公司等不到那一天了。
- 那麼,要等到什麼時候,互聯網行業(以及其他新興行業)才能回到積極向上的態勢?還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互聯網巨頭和機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上升,從而避免更多的公司淪為“每日優鮮”?我不知道,但我認為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美國經濟的強勁、結構性復甦。
美國經濟的復甦將帶來一系列正面的連鎖反應:美元投資人的風險偏好上升,全球資本市場的估值修復,美國互聯網巨頭在產品和商業化方面做出更多探索,更多新科技(乃至“黑科技”)成果的誕生,美國消費需求和進口的大幅提振,美國聯邦財政狀況的好轉,等等。上面還算淺層次的事情。
在更深的層次,如果美國能經歷一場類似1990年代(信息科技革命時期)那樣的大繁榮,那麼它內部的許多問題都能化解。俗話説的好:發展能解決一切問題,如果解決不了,那就説明發展得還不夠。如果我們回去看看1996年或2000年美國大選電視辯論,就會驚異地發現,當時的美國社會根本就不存在尖鋭的撕裂。這樣的繁榮會導致如下兩個後果:
- 社會矛盾的化解,將促使美國的內外政策向温和方向發展。美國能給全世界輸出大量利益,並且換回大量利益,這樣它自身會更期望一個安定開放的世界。
- 經濟實力的復甦,將使得美國的對手重新審視競爭策略,不再謀求在短期內改變世界格局,反而聚焦於在現有框架內與美國和平共處,向它回報一個安定開放的世界。
然而,這樣一場大繁榮離我們還很遙遠。即便是週期性的復甦,離我們也還有半年以上的距離——華爾街對美國經濟的預期是直到2023年二季度或三季度才會走出低谷。現在,全球各行各業已經沒有孤立的事件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當然也不可能是孤立的。所以我們還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