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跟大家講過了愛美客,今天我們來説説同樣作為玻尿酸三劍客之一的華熙生物。和愛美客表現出的高成長性不同,華熙生物(688363.SH)似乎有些“停滯不前”,淪陷在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裏。
2021前三季度,華熙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77億元、11.6億元和10.75億元;分別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39億元、1.67億元和1.41億元。和營業收入增速相比,華熙生物第三季度的扣非歸母淨利潤0.71%的增速顯得格外扎眼。也就是説,華熙生物雖然能夠產生收入,但卻賺不到錢!你説難受不難受!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華熙生物為何會增收不增利。
一、玻尿酸原料產品利潤遭擠壓,向功能性護膚品業務轉型
華熙生物之所以會面臨如此局面,還得從它的業務結構説起。
華熙生物並不像愛美客一般“專一”,而是選擇不斷開展多元化業務。目前華熙生物已從最初的玻尿酸原料生產商逐漸向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以及功能性食品業務延伸,形成了“四條腿”走路帶動公司發展的局面,這叫做“四輪驅動戰略”。其中,玻尿酸原料以及醫療終端產品是面向B端的業務,而功能性護膚品以及功能性食品業務則是面向C端的業務。
從營收結構來看,華熙生物已經逐漸完成了TO B到TO C的轉型。華熙生物2021年中報顯示其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的營收佔比已經高達61.99%,甚至比玻尿酸原料產品和醫療終端產品的營收佔比的總和還多。從趨勢上看,近年來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佔比逐年上升,而玻尿酸原料產品的營收佔比逐年下降,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為主,玻尿酸原料產品以及醫療終端產品為輔的營收結構。
之前飛鯨投研跟大家講過,華熙生物之所以會轉戰C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原料端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玻尿酸原料的需求減少,且產能過剩。根據華熙生物年報披露,2020年透明質酸(玻尿酸)原料的產銷量與2019年相比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而庫存量卻比上年同期上升。同時,隨着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玻尿酸市場,行業競爭也在不斷加劇。
另一方面,玻尿酸原料的採購價格正在不斷下降。據華熙生物招股書披露,從2017年至2019年,玻尿酸原料產品的銷售單價從122.62元/克下滑至111.69元/克,平均每年以5%左右的幅度下滑着。
受各方面原因的影響,華熙生物的利潤空間持續遭到擠壓,華熙生物必須開展多元化業務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來解決成長性的問題,從不斷上漲的營收結構來看,功能性護膚品已經成為了華熙生物新的業績增長點。
二、銷售費用吞噬利潤,獲客成本持續高企
除了利潤空間遭擠壓,費用的大幅上漲,也成為了華熙生物增收不增利的元兇之一。由於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營銷宣傳來推動,所以必定會產生高昂的銷售費用。
從趨勢來看,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率近年來大幅升高,2021年前三季度更是高達46.38%,這意味着華熙生物進行產品營銷幾乎投入了近一半的營業收入。除了銷售費用以外,儘管幅度不大,但研發費用也呈現了逐年上升的趨勢。
不過在成功的營銷拉動下,華熙生物在營業收入方面確實做到了逐年提升,但近兩年也明顯增長乏力,營收增速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分析原因,可能是由於獲客成本逐漸高企造成的。
2021上半年,華熙生物的營銷投入(包括廣告宣傳費和線上推廣費)佔比就已高達46.37%。也就是説,華熙生物的營銷投入越來越大,雖然功能性護膚品的銷售額也在增加,但每多增加一塊錢的營銷投入帶來的銷售額增量正在逐漸遞減。這一點應該很好理解,在前期品牌無人知曉的時候進行宣傳,從而獲得大量客户是件很容易的事,但當現有客户逐漸趨於飽和,想要再從此基礎上獲取更多的增量客户的時候,就沒那麼容易了。
三、總結
總的來説,隨着上游玻尿酸原料的利潤空間遭擠壓,華熙生物正逐漸向下延伸,打造自己的全產業鏈來解決成長性的問題。雖然上游玻尿酸原料的需求遠不如以前,但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華熙生物面向C端開展的功能性化妝品及功能性食品等業務,或許也是為上游玻尿酸原料的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需求。
另外,儘管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居高不下、獲客成本也越來越高,但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飛鯨投研在文章中也提到了,從趨勢上看,華熙生物的研發費用率近幾年也終歸是呈現上升的趨勢。長遠來看,後續若有新的產品投入市場,或許將改善目前增收不增利的境況。
飛鯨投研長期跟蹤特色榜單:《成長50》:彙總各熱點行業具備成長潛力的股票;《醫藥20》:醫藥行業確定性最強的股票;《消費20》:大消費行業最值得關注的股票。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飛鯨投研。
飛鯨投研: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