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獵雲網獨家」蘇生生物獲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深耕運動醫學和幹細胞生物療法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財經

【獵雲網(微信號:)海南】5月1日報道(文/林美餘)

蘇生生物近日宣佈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海南巨嘴鳥企業發展中心(有限合夥),來自長三角某上市企業實控人旗下基金,曾投資過藥明康德等明星生物醫藥項目。投資方看好項目團隊和項目技術,以及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機遇。

蘇生生物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支持公司持續進行運動醫學領域植入類醫療器械的研發創新和產品註冊;同時繼續完善間充質幹細胞(MSC)、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和基因編輯技術體系,在運動系統損傷和疾病、遺傳性血液疾病領域開展研究。

海南蘇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12月,自瑞士歸國落户海口國家高新區,專注於骨科與運動醫學領域的前交叉韌帶重建修復,產品包括鈦合金鎖定螺釘、新一代可吸收界面螺釘、腱骨連接器、新一代帶袢鈦板和人工韌帶等植入類器械。

公司研發的“新一代骨-腱-骨連接法”採用腱骨連接器和帶袢鈦板聯合固定韌帶的方式,改變傳統的單一固定變成雙重固定,提高了治療效果的穩定性,且操作更簡單、創傷更小、腱骨融合更牢固、手術失敗率更低。

創始團隊以歐洲海歸和清華北大博士為核心,碩士及以上學歷佔比達50%。CEO曾勝博士在瑞士學習和創業近十年,師從蘇黎世大學校長Hengartner教授和諾貝爾獎得主Horvitz教授;首席財務官張峻堯為法國里爾大學及Skema高等商學院企業管理學雙博士,加入蘇生前在華南地區某美股上市公司擔任高管多年;醫學碩士豐玫玫任首席醫學官,擁有國內頭部藥企多年臨牀試驗管理經驗。

目前,骨科關節器械屬於高端高值醫療器械,技術壁壘較高,中國主流醫院對植入類器械的選用上都是以進口為主,國產為輔,外資企業在關節類產品領域市場佔有率為60%以上,韌帶類產品中更幾乎全是進口器械。除了研發技術侷限外,市場認知、國內器械註冊審核機制、臨牀驗證週期等均是國內企業發展的主要阻礙。

對此,蘇生生物合作瑞士創新中心,藉助瑞士蘇黎世大學附屬骨科運動學醫院進行臨牀試驗,並利用國外臨牀試驗結果和上市銷售後的案例跟蹤數據,大大縮短國內的臨牀試驗週期,甚至可以不經過國內的臨牀試驗,一定程度上修建了企業的領先註冊發展的時間壁壘。

蘇生生物自去年4月份起,快速建立了生物力學、細胞工程實驗室和GMP生產車間。目前,數百平方米的B級潔淨車間內已建成一條正常運作的生產線,能夠滿足潔淨條件下精密注塑、包裝等全流程生產體系。

在將近一年時間內,公司多個醫療器械產品快速完成升級研發和試產,進入註冊流程;無細胞的軟骨修復器械取得長足進展。同時完成對瑞士Sysorb GmbH醫療器械公司的全資收購,為建立歐盟MDR體系和進軍歐盟及認可MDR的全球市場做準備。作為III類植入類醫療器械企業,蘇生還大力推動建立了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爭取高標準完成TÜV的ISO13485認證。

蘇生生物堅持關注運動功能與解剖結構雙重恢復的研發重點,將組織工程作為重點研發方向。曾勝向獵雲網説道,公司在生物療法研發,是運動醫學領域的發展方向。隨着國內幹細胞藥物註冊政策的逐漸放開,成為公司發展的“核武器”,也是公司價值突破“醫療器械集中採購”,以創新為核心實現跨越發展的核心。

接下來,蘇生生物的研發重點方向有兩個:運動系統損傷和疾病領域開發先進醫療器械(無細胞系統)和生物療法(含細胞)。

器械方面,開發膝關節半月板、髖關節、肩關節、踝關節、指關節等膝關節韌帶植入類醫療器械,除了韌帶修復外,逐漸切入軟骨軟組織修復、創傷修復等產品板塊;生物療法以組織工程和幹細胞技術為基礎,通過間充質幹細胞注射,以及結合可吸收材料支架和幹細胞分化來源的細胞獲得目標組織或器官,治療運動系統損傷和疾病。

目前,幹細胞生物療法研發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蘇生生物建立了較為完善方案,有相對成熟的技術和多項核心專利,在解決造血幹細胞體外擴增這一世界難題上取得突破進展,建立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技術基礎和質量管理體系,以及人誘導多能幹細胞重編程技術體系和以CRISPR技術為基礎的精準基因編輯技術體系。

曾勝向獵雲網説道:未來蘇生生物將發揮在幹細胞領域的技術儲備和開發優勢,嘗試獨立發展以誘導多能幹細胞和基因編輯技術為基礎治療地中海貧血病的業務單元。

堅持技術創新,發展硬核生物科技,蘇生生物將以“小步快跑”為業務發展和融資基本策略,計劃2021年第三季度引入下一輪融資,用於持續研究、品牌建設及已獲證醫療器械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