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名校的他們不再做學霸,卻選擇做創造者

來自名校的他們不再做學霸,卻選擇做創造者

2022年6月8日,創業邦3040新青年創投峯會在北京開幕,並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行。

此次線上峯會以“行者皆勇者”為主題,邀請到“30位30歲以下創業先鋒”“40位40歲以下投資人”榜單上的多位優秀代表,暢聊創業的機遇、挑戰、經驗,對話行業技術、模式與未來趨勢,追尋勇往直前的青年創業精神。

會上,圖形起源創始人兼CEO史海天、優艾智合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CTO邊旭、Bytebase聯合創始人兼CTO徐丹青在《不做學霸,做創造者》圓桌對話中的犀利觀點如下:

1、首先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特別重要,無論你創業或者不創業都比較重要,你首先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才能解決別人的問題。

2、有兩點最重要,就是夢想和熱情。希望大家能夠攜手共同成長。熱情是因為,這是比較漫長的路,如果不能堅持的話,沒辦法走得遠,這是團隊中最重要的兩點。

3、一定要突破自我認知,明確能幹啥不能幹啥,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兒,才能讓團隊的效能最大化。

來自名校的他們不再做學霸,卻選擇做創造者

以下為對話內容,由創業邦整理。

主持人:歡迎來到不做學霸做創造者圓桌環節,請各位先自我介紹一下。

史海天:我是圖形起源創始人史海天,我們做在線協同的3D建模平台,做這個公司有一年半,目前團隊三十多個人,創業之前是在清華讀本科,讀了兩年碩士,休學期間創業。

徐丹青:我叫徐丹青,是一家做數據庫工具的公司,面向全球所有開發者。我們的夢想是通過這個工具讓所有研發變得更美好。

邊旭:大家好,我是優艾智合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CTO邊旭,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我們的主要產品是工業移動機器人,主要應用在半導體3C精密電子製造。

主持人:先問一下各位是怎麼定義“學霸”?學霸與成功創業是否有必然的聯繫?

邊旭:剛畢業的時候還感覺自己是學霸,現在距離學霸越來越遠。我認為學霸有兩點,第一是技術好,對於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所有技術問題,有自信心和能力解決;第二有學習能力,走過了5年的創業路,每一步的問題都超過了當時的認知,所以要有強大的適應能力和抗壓能力。這是從學霸變成一個創造者要具備的能力。

史海天:學霸這個詞是學習的一個過程和能力,學習一般是指學習已形成的方法論,與創新不一樣。創業以後發現,創始人要有學習能力,是從實踐裏獲得反饋的意思,就是把你的假設帶到實踐裏面去檢驗。它沒有既有框架,在行業裏面待久了,就會形成一套經過檢驗的方法論,這是創新者和過去比較傳統的定義學習的差別。

徐丹青:熱愛學習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沒有這份熱愛很難持之以恆。

我最近在看社會學,對創業來説,我們想要做社區來增加影響力,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所以我會看一些書籍,對我的幫助很大。

主持人:學霸創業的優勢是什麼?對於大學生來説是一個屏障,還是起點?是否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消除這種屏障?

邊旭:創業需要對市場的準確判斷和對資源的快速整合。拿我們自身經歷講,我們聯合創始人有4個人,都是同門師兄弟,都是自己專業的前幾名。

我們對於一些問題的判斷,在創業前期缺乏公司管理的方法論,但是對於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判斷力挺準確的。我們5個人共同創業,會覺得這項技術存在社會價值,它能解決問題,所以自信心十足。創業是一個需要勇氣的事情,所以需要一羣優秀的人面臨挑戰。

史海天:創業到底是做什麼?有些人理解為是做生意,低買高賣找信息差。有些人理解為做產品,定義和迭代產品。本質還是連接,組織和解決問題。得有先進的生產力,一幫人組織在一起,不斷解決問題,滿足你們想滿足的社會需求。

這麼來看,創業要求人的特質,學習能力當然是一件事兒,還需要找到方向,需要有判斷力。得判斷什麼東西是有價值的、是值得做的。第二點要長期堅持,這個是最重要的。第三點是

這個過程中團隊能否保持凝聚力,這是創業裏面最重要的三個能力。如果學習能力好這當然是好事,有助於增強信任。

主持人:所以説在創業裏邊不一定非得是學霸才能創業成功,只要你有後天的努力和勤學,對吧?

邊旭:我們在學校裏是做研究工作,基本都是鑽研某個細節的問題,培養的是專業能力,還有解決分析能力。創業是做全局最優化的過程,把所有資源統籌在一起,把產品做成行業內最好的,這個挑戰更大。

主持人:海天上學時在選擇讀研還是創業是怎麼考慮的?為什麼當時中途放棄了?

史海天:人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我更適合從實踐裏面去學習;另外我需要一個組織,我喜歡發現大家的優點,把大家組織在一起。在3D內容創作上,學校也很支持我們。歷練分為很多種,我做事比較直接,看準目標就去幹,我們真的是從0開始找市場上的需求,然後發現什麼東西可以解決這個需求。

主持人:丹青總以前是在谷歌總部做工程師的,你覺得在大廠歷練對創業有什麼幫助?

徐丹青:如果有人問我,剛畢業是去大廠還是直接去創業,當時會選擇Google。但現在問我,為什麼會這樣選擇?我覺得Google在技術上是超前的,能夠對我的認知有幫助,同時還教會我怎麼適應環境,怎樣與人合作,如何去做管理。

我在大廠看到了一個產品或者整個雲的發展,因為我是谷歌非常早期的工程師,所以看到整個產品線的發展,有很多啓發和借鑑。

我們現在所做的是面向全球開發者的數據庫工具,也是一個雲端SaaS產品,Google的這段經歷有非常好的參照作用。

另一方面,回到學霸是不是一個必要條件,要從兩邊來看,一方面是之前的積累是好基礎,另外一方面時代是不停變化的,我們要適應變化,如果套用之前的經驗反而是一個枷鎖。要看清事情本質,做出正確的選擇。

主持人:在大廠裏帶團隊和現在創業身份有什麼不同?

徐丹青:非常大的不同,我的合夥人都是來自Google的,我們還是喜歡用Google的方式做事情,就是創造價值。我們是創新型公司,幫助用户發掘潛能,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發揮我們所有擅長的點,打磨好技術和產品,這些是我們應該做的。

Google因為是大廠,一些動作非常謹慎,而我們小團隊要不停地去適應,圍繞用户價值來改變優先級。但我們相信我們的技術和產品。創業過程中,是一個公司大家以不同的能力做事情,公司有一個階梯架構,對公司發展非常重要。

主持人:人才是重中之重,大家怎麼找到與你並肩作戰的夥伴,怎麼去説服對方?

邊旭:互相吸引的過程,首先學校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另外大家認可我們做的事兒,團隊對產品的價值需求和市場潛力有深刻共識,人與人之間對所做的事情有信念和熱愛,互相認可是重要的前提條件。

史海天:這個事非常重要,因為偉大的事業是一撥人做起來的。在招人的事情上是,發現大家想做這個事兒,理解大家想做這個事兒,然後為大家服務,幫他把他想做的事做成,這麼理解就順了。

無論是創業還是更大的事業,大家都有美好生活的願望,或者作出一些貢獻。創始人要做的是找到有這種想法的人,激發他們,然後求同存異。另外就是具體執行的時候需要分工,我們現在有三十多個人,有些是學校裏面一直跟我創業,還有社會上招來的,但都凝聚在了一起。

徐丹青:有兩點最重要,就是夢想和熱情。希望大家能夠攜手共同成長。熱情是因為,這是比較漫長的路,如果不能堅持的話,沒辦法走得遠,這是團隊中最重要的兩點。

主持人:招人的話,希望招有大廠經驗還是剛畢業的人?

徐丹青:其實都需要,例如沒有經驗的同學,可能是一張有創意的白紙,能夠預見他有好的成長期,能夠一起成長很重要。

主持人:很多投資人認為對高校裏面有很強技術儲備的年輕人,應該儘早去創業,能將技術進行產業化,大家怎麼看?

徐丹青:商業化我們在2月份就已經做了,創業圍繞的目標是幫助客户,所以要把商業化和用户需要連接起來,這是一個漫長的路。

邊旭:對於畢業生來講,沒必要跟風創業,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產品很重要的是技術實力,此外資本的支持是離不開的,這是非常綜合的一件事情。對於畢業生,除了技術之外,需要打造一個閉環,吸引到投資人和我們一起去做這件事情。還有團隊要共同決策,然後各司其職,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主持人:你們覺得年輕人第一步應該做什麼?大學畢業就創業,還是先進大公司工作一段時間?

邊旭:對於技術或硬科技的創業公司來講,技術要做精,要有創新性和突破性,比上一代的技術帶來更多的價值。另外一方面創業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刻意去創業的話,反而比較僵硬。

史海天:首先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特別重要,無論你創業或者不創業都比較重要,你首先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才能解決別人的問題。如果你想做一個產品的話,你下一步再想你要做什麼產品,如果你想做個技術,你下一步再去想你要做什麼技術,創業的起點是你要解決誰的問題、怎麼解決,創業的過程就是解決這些問題。

主持人:每個人對剛創業的年輕人説一個建議。

徐丹青:所有的創業都是對未來的想象,所以想象是第一步。

邊旭:一定要突破自我認知,明確能幹啥不能幹啥,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兒,才能讓團隊的效能最大化。

史海天:你得相信這個世界你用到的東西、看到的東西、聽到的東西,這些都是別人創造出來的,堅持下來,你也可以創造這些東西。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36 字。

轉載請註明: 來自名校的他們不再做學霸,卻選擇做創造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