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8月11日),A股市場在最後一小時上演高台跳水,讓上午追漲的投資者一下子成了籠中困獸。細心的投資者發現,週二開盤後,當滬深主板中小創業板都在向上拓展空間時,科創板的科創50指數卻是低開低走,接着次新股指數也被拉成了綠色,之後創業板綜由紅變綠,最後是整個A股主要指數近乎系統性殺跌。
或許會有投資者感到困惑:“科創板這些小盤股下跌,怎麼一下子把整個A股給拖下水了呢?”對此,接受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採訪的銀河證券江南大道總經理唐賀文是這樣分析的——
首先,科創領跌拖垮全場是正常的盤面現象。科創板為代表的次新股羣體之所以能讓整個市場受累下跌,原因在於整個市場本身的結構性估值過高以及獲利盤太豐厚。而科創板為首的次新股恰好是高估值集中營,非科創次新股則多為高漲幅集中營,也包括一些“核心資產”。近期低估值藍籌股異動的原因,反映出絕大多數股票結構性風險很高的客觀事實。從這個角度講,空頭能從科創板作為爆破點蔓延到全場,驗證了那句古諺“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或者説是“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其次,科創領跌拖垮全場是一種心理反映。科創板屬於次新股的一部分,無論A股還是全球資本市場,炒“新”都是一種風氣,反映出投資者對新鮮事物好奇、對小生命發展前景樂觀態度下的追捧心理。可是,一旦連“新”股都無法受到市場的青睞,甚至被大資金拋棄,則存量的股票也就很難扛得住打擊。對於這一點,歷史上2015年年中暴跌、2016年年初暴跌、2018年大調整、2019年二季度大跌前,次新股指數都是率先幾周甚至率先幾個月見頂的,並且次新股指數見頂後沒多久,中小創緊隨其後也是跟着見頂的。
最後,短期風險釋放可能才開始。除了前期一直強調的深圳市場6大指數存在高風險外,上證指數近期的技術形態也存在問題。最近幾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是高位泥潭後選擇向下,這種技術組合,很像2013年2月下跌前的走勢。須知上證指數是有權重藍籌股特別是金融股護盤的,而深圳市場金融股所佔比重太小。所以,投資者在接下來的操作上,應當繼續規避新經濟題材股,以及近期漲幅太大的妖股、次新股等等。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