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記者 李思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下稱”RCEP”) 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簽署。RCEP對全球及中國經濟的影響引起了國內外各方面的熱議。
就RCEP簽署對中國的影響、未來亞洲一體化及全球化的趨勢等問題,經濟觀察網專訪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講席教授、中國國際貿易研究會主席鞠建東。
鞠建東認為,RCEP的簽署對中國經濟微觀層面的實質性影響有限,主要影響來自日本的加入。未來全球化的趨勢是區域化整合,並且全球價值鏈出現區域性的結構性變化是一個健康的發展狀態。
在全球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之下,RCEP的簽署表明部分亞洲國家和地區對自由貿易的支持,這一方向性變化的意義重大,而且未來亞洲有條件形成以中國市場為主導的亞洲一體化,亞洲共同體建設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標誌性意義
RCEP備受注度,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其簽署對中國經濟影響的預期。
鞠建東認為,RCEP的簽署對中國經濟整體的實質性影響不大,協定簽署對中國的影響主要來自日本的加入。因為15個成員國中,除了日本,中國和其他所有國家都已經有雙邊自貿區,RCEP是在此基礎上做出的整合。
鞠建東認為,RCEP的正式簽署有兩方面標誌性的意義。
第一,在全球保護主義盛行、美國強烈反對之下,RCEP作為抵禦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和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對中國衝擊而積極推進的大型自貿區協定,表明亞太地區大部分國家仍願意向更開放的自由貿易方向邁進,其方向性的變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二,過去,亞太地區的經貿方向都是在美國和日本的推動之下制定,而且過去中國與RCEP成員國簽署的都是雙邊貿易協定。RCEP是亞太地區第一個不是由美國或日本主導、中國起到重要作用的自由貿易協定。
RCEP的簽訂同時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中國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如果中國願意開放市場,願意推動地區內的貿易自由化,其他國家是願意參加的,中國是能做到的。
大家通常認為,市場的容量是一個公共品,比如從前美國和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往來時,是否開放美國市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20多年前,中國尚未加入WTO時,美國是否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對中國非常重要。
中國現在與美國的市場體量相當,中國的市場是否可以對周邊國家開放,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因此,亞太地區主要以中國市場為公共品,實行市場整合,建立亞洲秩序的條件基本形成。
此外,加入RCEP,原本是為對沖TPP和CPTPP影響的舉措。美國在奧巴馬政府期間加入TPP,特朗普政府退出了TPP。2個月後美國將迎來新一屆政府,美國是否會重返TPP是全球及亞太地區經貿趨勢新的關注點。
鞠建東認為,如果拜登政府上台,他的首要任務是處理美國國內的一系列問題,如新冠疫情的控制、經濟方面、國內的社會危機、利益衝突等。
與特朗普政府相比,在全球經濟方面的政策上,拜登政府更傾向於多邊主義,這對於全球經濟的發展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有危險性。
危險性在於拜登在各種場合多次講過,要推動和美國盟國的合作,共同和中國競爭。因此,拜登上台後,我們要高度警惕美國是否會更積極推動去中國化的統一戰線。
如果拜登上台更加積極推進去中國化的統一戰線,那麼RCEP的簽署,將是對美國推動去中國化統一戰線非常重要的抵制措施。
亞洲一體化的未來
對於預計將於2021年啓動的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鞠建東説,RCEP的簽署為未來中日韓自貿區提供了框架基礎,中日韓自貿區可以在RCEP的基礎上,對標更加嚴格的標準。
鞠建東認為,近幾年來,對於中國來説,知識產權保護、商品投資保護等都不是問題,中國願意進行高標準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投資保護。中國現在最重視的是技術市場的平等競爭。
目前,經貿合作大量的所謂壁壘,跨境關税只是很小一部分,主要壁壘來自要素市場和各國國內的規章制度。並非減免關税就能夠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的許多條件並沒有改變。
比如,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是《瓦森納協定》的簽字國。《瓦森納協定》禁止和限制技術出口。當瓦森納協定的簽字國遵守《瓦森納協定》,許多技術禁止向中國出口。這對於亞洲地區和全球價值鏈的穩定和形成,會非常不利。
因此,如果要以共同發展的理念形成自由貿易區,區域內國家就應該平等,一視同仁。中日韓在技術市場公平競爭方面有共同利益,中日韓應該從各自利益出發,對跨國公司的管理和公平的技術市場原則,有共同的理解和規則。
否則,即使中日韓自貿區實現,如果在這些問題上不能達成共同理解,意義不大。在這方面中國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説未來全球經濟的趨勢是區域化整合,鞠建東稱,未來亞太地區一體化繼續向前發展的對標對象是歐盟。
歐盟從1953年開始,從共同市場、到共同體、到統一貨幣,歷經50年時間。亞洲的經濟一體化還在共同市場的階段,今後的方向是要素市場一體化,也就是亞洲共同體。
不過,鞠建東説,亞太地區與歐盟最大的不同是經濟結構的不同。歐盟是多國合作模式,雖然德國的GDP佔歐盟地區GDP的20%以上,但德國並不像美國一樣在北美處於支配地位,而中國佔RCEP15國GDP總量超過50%。
所以,亞太地區和歐盟最大的不同是經濟結構的不同,亞太地區的經濟結構被稱為“輪軸-輻條”模式,也稱為“大國-小國”模式,大國是輪軸,小國是輻條。
在“輪軸-輻條”的結構之下,要推動地區經濟的一體化,無論從理論還是過去的實踐,處於輪軸的國家都特別重要。
到目前為止,中國所參加的區域經濟系統都不是中國主動,RCEP也是東盟主動提出的。從這個方面來講,目前亞洲地區秩序的建立和制定,和亞洲地區的實際的經濟結構並不匹配。
所以,未來亞洲地區的深度經濟合作,表現為要素市場的一體化,也就是亞洲共同體的建設,必須由中國來主導和推動,否則如果由其他國家來推動,是無法推動的。
以前,日本非常積極,希望做亞洲國家的領導國,現在這方面的影響越來越弱。
從這個方面來講,我們可能需要改變思路來理解這一點,中國在未來亞太地區的經貿組織上要更加主動。RCEP的簽署也表明,如果中國願意,亞太地區的國家是願意和中國一起走貿易一體化這條路的。
鞠建東認為,未來亞洲一體化可能的發展方向是類似歐盟的亞洲共同體。我們要向歐洲學習,歐盟從歐洲煤鋼聯盟,到歐洲共同市場,到歐洲共同體,再到歐洲聯盟。我們還處在共同市場的初級階段,未來可能會走向共同體。
兩者的區別在於,共同市場主要是商品的流通,而共同體包括要素的流通,比如人力資本要素的流通,中國是否允許亞太國家的人進入中國市場工作。此外,在亞洲形成一個統一的貨幣安排也是一個發展方向。
長遠來看,中國需要主動挑起擔子,推動亞洲地區的整合,從共同市場向亞洲共同體,更加深入亞洲地區的統一貨幣安排。
全球價值鏈的區域性結構變化
今年,中國政府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根據鞠建東的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循環為主,但絕對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高水平的開放。而更高水平的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市場為核心的亞洲市場的整合。
鞠建東介紹説,全球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所謂的多邊,如包括所有國家的WTO;一種是區域。
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超級全球化的統一的多邊框架,比如説WTO,繼續推進已經非常困難,而且也做不到。如果未來全球的貿易都在一個全球統一的治理體系之下進行,理論上和實踐上都不太可能。
另一方面,區域性的經濟整合越來越快。
過去的全球化被稱為第三次全球化,是以生產的全球化為特徵,是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推動的一個通過全球生產、全球價值鏈實現的全球化。
按照哈佛大學教授Dani Rodrik的説法,第三次全球化是超級全球化,有三個特徵:全球價值鏈、全球統一的規則和美國所主導的華盛頓共識為規則制定依據。
毫無疑問,超級全球化已經結束,現在的全球化有典型的區域化的特徵。不過,全球化的區域化特徵,不能理解為逆全球化,它是全球化新的階段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因為全球化仍然使得生產、消費、貿易的成本更低。
現在從全球化的格局安排來看,歐洲、北美、亞洲的區域整合都在加快。所以更高水平的開放,是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的亞洲市場的整合。
今年前9個月,東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RCEP的15個國家的人口和經濟體量都大約佔全球總量的1/3。
如果RCEP成員國能夠繼續推進這種經濟整合,對於地區的開放,尤其是對中國市場的更高水平開放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從數據來看,全球價值鏈越來越呈現出,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的亞洲,以德國市場為核心的歐洲,以美國市場為核心的北美,三足鼎立的區域化傾向。
鞠建東認為,一方面,RCEP的簽署可能使得全球價值鏈三足鼎立的結構更加堅實。
另一方面,回顧歷史,在1993年前後GATT向WTO轉換時遇到了巨大困難,區域經濟一體化取而代之。
當時,大家很擔心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和歐盟的進程會阻礙WTO的發展。後來的實事表明恰恰相反,正是由於NAFTA和歐盟的建成,反而使得國家與國家之間出現對外開放的競爭,進而推動了WTO的實現。
所以,暫時的多邊全球化推進不順利,取而代之的是各個地區的區域一體化,尤其是RCEP這樣的協定簽訂後,反而有可能形成區域經濟一體話的競爭。
這可能刺激北美和歐洲的經濟一體化,也可能推動中國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區或雙邊投資協定。從這方面來講,RCEP的簽署反而有可能引起各個地區的對方開放的競爭。
歷史地看,RCEP這樣大規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於整個全球經濟的開放,對於更加穩健的價值鏈推進是有好處的。
而且,全球只有一條價值鏈,理論上和實際上都是不現實的。全球價值鏈出現區域性的結構性變化是一個健康的發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