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大廈"崩塌,張近東還能"翻盤"嗎?

蘇寧"大廈"崩塌,張近東還能"翻盤"嗎?

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來源博望財經,作者老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兄弟。

在中國的商業江湖裏,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和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是喝過交杯酒的“手足”。

張近東與許家印有諸多相似之處。

管理上,二人身上多少都有點古代江湖大哥的氣質,果敢、專權、説一不二。

際遇上,他們都曾白手起家,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一個從200平的小門面做起,一度打造出線下零售的霸主;一個不甘心領3000元/月的工資,下海創辦恆大,一度成為中國首富。最近幾年,二人又都因攤子鋪得太大,深陷債務危機。

是兄弟必然相知相惜,危難時刻,傾囊相助。

2017年恆大遇難,張近東立即向許家印伸出援助之手,向恆大戰略投資200億元,佔擴大後股份的4.7%。在戰略投資的文件中,雙方簽訂了一份對賭協議,協議要求恆大必須在2021年1月31日前完成迴歸A股上市,否則戰投將有權利要恆大以原有投資成本回購所持股權,或者無償增加其所持股份50%的權益。

由於恆大沒有履行對賭協議,蘇寧本可以拿回200億投資款,但張近東沒有這麼做,而是與恆大簽訂戰投補充協議,同意轉為普通股權長期持有,且股權比例保持不變。

不着急還錢的恆大,憑藉恆大汽車,在資本市場徹徹底底風光了一把,股價暴漲,喜提300億融資。

但一心為兄弟着想的張近東卻沒有那麼幸運,為了防止資金鍊斷裂,蘇寧只能向國資求助,轉讓蘇寧易購股權。

2月25日,蘇寧易購發佈公告稱,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張近東先生以及股東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其擬籌劃本公司股份轉讓事宜。

2月28日,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其間接持有的全資附屬公司深國際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及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受讓方,與張近東、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及西藏信託有限公司作為出讓方,就深國際(深圳)及鯤鵬資本分別可能收購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 8%及 15%已發行股份訂立一份股份轉讓框架協議。

根據框架協議,深國際(深圳)及鯤鵬資本計劃,分別擬按每股人民幣6.92元(框架協議日期前60個交易日目標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90%),收購目標公司的744,803,173股及1,396,505,948股股份,佔目標公司於本公告日期總股本的8%及15%。交易分別作價51.54億元及96.63億元。

上一個因資金危機不得以向國資求助的是海航。

巔峯時資產超1.23萬億的海航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是利用高槓杆做規模,曾經家電零售行業老大蘇寧,又為何會陷入如此境地?

01、自大且輕敵

2008年,京東商城開始銷售平板、電視、空調、冰洗等3C、家電產品,由於銷售產品品類與蘇寧高度重合,引來了蘇寧內部的關注。

但彼時蘇寧已經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家電連鎖零售業市場價值最高的企業之一,並且蘇寧已經開始籌備自己的線上商城,自然沒有把京東這個小弟放在眼裏。

蘇寧相信,憑藉自己在零售行業積累的多年經驗,以及龐大的供應鏈網絡和資金實力,幹掉京東不需要耗費吹灰之力。

蘇寧低估了京東。

2009年3月,京東商城單月銷售額突破2億元,成為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月銷量突破2億元大關的B2C電子商務公司。

互聯網對蘇寧的衝擊超乎其想象。蘇寧慌了,同年,上線了蘇寧電器網上商城——蘇寧雲商,後將其更名為蘇寧易購。

2012年,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還沒有從線下消費完全轉移到線上。為了增加京東的知名度,剛剛完成第六輪融資的京東,在微博上喊話:“京東未來三年內大家電產品零利潤,同時保證比國美、蘇寧便宜10%以上。”

蘇寧不服,與京東打起了價格戰。蘇寧打價格戰燒的是自己的錢,京東打價格戰燒的是投資方的錢,價格戰打到最後,蘇寧越來越賠錢,而京東憑藉龐大的流量和數據,吸引了更多投資機構的投資,有了資金,京東往京東物流上的投入越來越多,憑藉京東物流,京東建立起了護城河和核心競爭力。

就這樣,蘇寧易購與京東的距離越來越遠。

股東們對蘇寧的表現頗有微詞。2018年1月,張近東在股東大會上回應道:“京東有我們蘇寧交税多嗎?社會、媒體天天捧京東,一家從來沒有盈利過的企業,只有資本追捧的企業,正常嗎?賣掉阿里是財務投資,狼性就是狠狠地跟京東干一架。”

直到2018年,張近東仍然沒有瞧得起京東。現實給了張近東狠狠一個巴掌。來自《2019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的數據,2019年網絡零售B2C市場,以GMV統計,排名前六位分別為:天貓50.1%、京東26.51%、拼多多12.8%、蘇寧易購3.04%、唯品會1.88%、國美零售1.73%。

在2019年,蘇寧易購的GMV已經不到京東的8分之一。

張近東自大、輕敵不是毫無緣由。在蘇寧成立至今的三十多年裏,張近東帶領蘇寧打贏過很多次戰役。

1993年,八大國有商場聯合起來圍剿以低價售賣空調的蘇寧,蘇寧沒有怕,憑藉低廉的價格和專業的配送安裝團隊,打破了競爭對手的圍剿,年銷售額破3億。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空調經銷商。

2006年,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向張近東拋出了“橄欖枝”,想要收購蘇寧。張近東當即拒絕,對黃光裕説“蘇寧你是買不起的”。兩年後,蘇寧整體營收反超國美,成為行業龍頭。

過去的勝利給了張近東輕敵的資本,也為蘇寧易購的失敗埋下了隱患。或許,直到今日,蘇寧不得以向國資伸手,而劉強東已經喜提三家上市公司,張近東才明白古人為什麼總喜歡説“後生可畏”。

或許,張近東已經忘了,蘇寧過去在線下與競爭對手博弈的時候,之所以能打贏勝仗的根本原因在於,彼時的蘇寧重視用户體驗,而在與京東鬥爭的這些年裏,蘇寧燒了很多錢,用了很多方法,想了許多模式,唯獨忘記了提升用户體驗才是一家企業留存住用户的根本。

“蘇寧總是缺貨。”

“蘇寧的客服就是在應付人,售後服務太差了。”

“蘇寧的快遞太慢了。”

02、買買買的代價

與海航集團和恆大一樣,蘇寧熱衷於買買買。

過去幾年裏,蘇寧大肆誇張商業版圖,堅定不移的慣性多元化戰略,而蘇寧擴張的方式就是買買買。

文體領域,蘇寧買了江蘇蘇寧易購隊、國際米蘭隊這兩支足球隊,並且用5.23億英鎊買下英超聯賽的大陸轉播權;

物流領域,蘇寧收購了天天快遞;

線下零售領域,蘇寧先是從王健林手上收購了萬達百貨下屬37家百貨門店,後又與家樂福集團達成協議,耗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

通過不計代價的買買買,蘇寧易購搭建起了易購、物流、金融、科技、置業、文創和體育八個板塊。

巨頭都喜歡買買買,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旗下都有眾多收購或者投資控股的公司。但阿里、騰訊與蘇寧買買買的本質區別在於,前者主營業務夯實,有充裕的現金流,甚至很多買買買的錢是從銀行免利息拿到的錢,但主營業務風雨飄搖的蘇寧,買買買的代價則是高負債。

2020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蘇寧易購(002024.SZ)2020年1-9月營收為1808.62億元,同比下降10.02%;歸母淨利潤5.47億元,同比下降95.40%。

2021年1月30日,蘇寧易購發佈2020年業績預告,預告顯示,蘇寧易購歸母淨虧損34.53億元——39.53億元,扣非淨虧損60.87億元——65.87億元。

負債方面,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蘇寧易購流動負債總額達1099.67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達28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46.16億元、長期借款62.48億元、應付債券79.95億元。

為了償還貸款和債務,無奈之下,蘇寧開始賣賣賣,並向阿里質押股權。

2014年、2015年,蘇寧易購共計出售25家門店給華夏資本,獲利約30億元;2015年向表外轉移PPTV股權,獲利超13億元。2017年、2018年,蘇寧出售阿里巴巴股份,獲得投資收益約154億元;2019年,蘇寧易購出售蘇寧小店100%的股權,增資擴股蘇寧金服17.857%新股,共獲得收益134.27億元。

2019年審計報告顯示,蘇寧出售資產名錄包括蘇寧便利超市、陝西蘇寧易達物流投資有限公司、內江蘇寧易達商貿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蘇寧易達物流投資有限公司、寧波蘇寧易達物流投資有限公司、湖南蘇寧易達物流倉儲有限公司等等。

2020年12月4日,張近東和張康陽將蘇寧控股集團的全部股權質押給淘寶,此外張近東還將6.5萬股蘇寧置業集團股權也質押給淘寶,合計出質股權數額為10億元。

顯然,以上行為並沒有堵上蘇寧欠債的窟窿,不然蘇寧也不會向國資求助,轉讓蘇寧易購股份。

值得一提的一點是,儘管蘇寧遭遇危機,但並沒有因此損害員工利益,據蘇寧員工透露,蘇寧加薪節奏和年終獎一切正常。

張近東在2月19日的開年致辭中表示——

“只要不在零售賽道、脱離商品和用户,都要大膽調整,該砍的砍,該轉的轉,要敢於做減法、收縮戰線,對於一些虧損的業務單元要積極進行模式轉變,對於嚴重虧損且偏離發展主線的業務要主動砍掉。”

2021年,蘇寧開始準備開始做減法,摒棄之前錯誤的多元化擴張路線,為主營業務建造高牆。不知道在新的戰略,以及國資資金的幫助下。蘇寧能否從根本上擺脱危機,重新崛起?抑或是像恆大一樣,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增長點。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31 字。

轉載請註明: 蘇寧"大廈"崩塌,張近東還能"翻盤"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