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強國論壇】;
記者周晶 實習生劉鳴曦 劉凌羽
20年前的今天,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年來,中國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百姓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又為世界經濟貢獻了怎樣的力量?多位專家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採訪時均表示,“入世”20年,中國是受益者更是貢獻者。在全球發展面對許多深層次挑戰和矛盾的當下,國際社會更需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在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中加強合作,實現共贏共享。
“入世”20年中國全面履行義務承諾
在加入WTO時,中國有一份加入議定書和一個加入工作組報告,這兩份文件規定了中國加入WTO之後需要履行的義務,確定了中國需要履行義務的時間表。
“如果大家對照這個時間表,會看到中國早已經完全履行了WTO規定的中國的義務,作出的承諾也得到了完全履行。”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曾在今年10月份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有關情況時表示,WTO先後幾任總幹事以及絕大部分WTO成員都對此充分肯定和普遍認可。
在具體需要履行的義務細節上,中國貿促會副會長陳建安告訴記者,在對接世貿組織規則方面,中央政府清理的法規和部門規章就有20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的地方性政策、法規有19萬多件;在開放市場方面,所有商品的平均進口關税水平從2001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8%,2021年中國進口關税總水平達到7.4%,服務領域開放了近120個部門;在執行具體案件的裁決方面,沒有出現一起因為中國不接受WTO裁決而被起訴方申請報復的情況。
“近年來,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不斷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陳建安説。
“入世”20年中國是受益者
中國加入WTO前,國內存在不少擔憂的聲音,例如中國經濟能否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企業是否有敢於自我革新的勇氣和信心?中國百姓會不會因為“入世”而增加生活成本?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稱,今天看來,加入WTO我們做對了。中國加入WTO後,秉持融入世界、與國際規則和慣例全面接軌、擴大對外開放的定位與方針,經濟非但沒有倒下,還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這20年間,中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貨物貿易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務貿易從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對外直接投資從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
“中國‘入世’20年,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作為發展的初心使命。”屠新泉舉例,從汽車、名錶等奢侈品到蔬菜瓜果等日常消費品,如今在中國幾乎沒有買不到的進口商品。居住在國內各地的外國人足不出户也能買到進口產品,生活更加便利。此外,“入世”給中國創造了數以千萬的就業崗位,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就業有了更多選擇。
陳建安表示,加入WTO後,中國在國際組織和多邊平台中不斷學習規則、熟悉規則、運作規則,已經從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旁觀者、跟隨者轉變成為參與者、引領者。“過去我們在國際場合是‘聽眾’或需要‘搶着發言’,現在‘中國方案’分量越來越重、‘中國聲音’越來越響。”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積極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越來越大。
“入世”20年中國更是貢獻者
“入世”20年,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在相互促進中實現了互利共贏。
WTO統計數據顯示,過去20年間,世界貨物貿易總額差不多將近翻了一番,其中中國貨物出口增長了7倍多,中國貨物進口總額也增長近6倍。
與此同時,中國也是多邊貿易體制最大的貢獻者。
屠新泉表示,在全球多邊貿易體制面臨保護主義衝擊的情況下,中國聯合其他成員,做了許多重要工作,鞏固了WTO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增強了世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此外,中國“入世”改變了全球多邊貿易格局,有利於全世界人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
“‘入世’是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潮流作出的正確選擇,不僅激活了中國發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陳建安稱,中國已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成為全球經濟持續發展的積極貢獻者;“一帶一路”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截至2020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直接投資近1400億美元。
後疫情時代,中國還能為全球發展貢獻哪些方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認為,首先是疫情過後如何解決貧富矛盾和地區差別的問題。在這方面,中國可以提出更具體的方案。其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的代表。WTO在制定規則時,中國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中國的科技不斷髮展,WTO在制定針對數字經濟、智慧城市、5G、區塊鏈、雲計算等這些新領域的制度時,中國應該也必須有更多的發言權。
“中國需持續擴大開放,以展現我們的決心和信心。”屠新泉認為,中國應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打通國內大循環的堵點,借開放的東風為世界貿易提供機遇,同時進一步敞開大門、開放合作,使得“雙循環”相互促進,如此方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