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股炒成“白馬股”,誰讓股市“醉”成這樣

垃圾股炒成“白馬股”,誰讓股市“醉”成這樣


媒體記者發現,A股節前虹吸效應明顯,部分大盤股繼續成為資金扎堆的品種。儘管此前機構對龍頭抱團瓦解的趨勢多有探討,尤其北向資金最近也體現出強烈的賣出消費類股票換入化工、銀行股的趨勢,但茅台節前再受追捧,引發投資界對白酒股後市性價比的關心。

垃圾股炒成“白馬股”,誰讓股市“醉”成這樣

白酒股如此受青睞,並持續出現上漲表現,決不是白酒股多麼具有投資價值,白酒企業的效益多麼吸引人,而是所謂的機構抱團,炒“醉”了白酒股,從而讓白酒板塊顯示出多麼有成長性、多麼有科技含量、多麼有投資價值一般。恰恰是,這種被冠之以合理合法炒作的方式,讓投資者產生了許多幻覺,也讓市場出現了不該有炒作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管理層圍繞如何防止投機炒作下了很大的功夫,也費了許多的精力,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段時間,包括“漲停敢死隊”等在內的炒作者,都受到了監管的嚴厲打擊,有的還被追究刑事責任。應當説,管理層的思路是對的,方法也是對的。如果市場充斥太多的投機炒作現象,對市場的健康穩定是不利的,也是會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應當説,從市場秩序的角度來看,經過幾年的整治和規範後,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產生了較好的效果,整個市場正朝着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縱然牛市沒有到來,按照這樣的節奏發展下去,牛市早晚會來。

垃圾股炒成“白馬股”,誰讓股市“醉”成這樣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就更加關注市場的發展、市場的變化,以及市場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很顯然,機構抱團是市場出現的一種不太正常的現象。即便專業人士認為,機構抱團是發達市場常見的現象,仍然不能認為,在中國股市也適合這樣的抱團。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股市出現了散户抱團的現象,為什麼美國監管機構對此不予支持,甚至採取了遏制和阻擊的方式。原因就在於,這種抱團,實際是對市場規則的破壞,是對市場秩序的傷害。尤其像中國這樣以散户為支撐的股市,機構抱團實際就是讓散户為機構賺錢買單。因為,散户根本無法把握住機構的投資方向和重點,只能跟風。跟風的結果,就是充當韭菜。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機構抱團中,雖然指數上升不少,可是,散户手中的股票卻是大多沒有隨指數上漲而上漲。千萬不要説散户不會選股票,而是機構擾亂了市場秩序,炒熱了白酒等板塊。正是在機構的瘋狂抱團炒作下,才使得白酒等板塊出現了瘋狂上漲,並完全脱離了實際價值。特別是那些原本已經淪落為垃圾股的白酒股,竟然也出現了一倍兩倍甚至更高的上漲,難道這就是管理層倡導的價值投資理念?

既然倡導價值投資理念,那就不該讓垃圾股也成為機構抱團下的“白馬股”。如果這樣,誰還相信價值投資理念呢?所謂的價值投資理念,不就是要散户投資者怎麼當韭菜嗎?一個韭菜遍地的市場,能稱得上健康的市場嗎?白酒板塊“醉”了,整個市場“醉”了,而且是在推行“醉駕入刑”的監管體制下,盲目照搬國外的機構抱團做法,只會讓市場變得投機性更強,讓剛剛取得的監管成果毀於一旦,讓普通投資者利益受損。

垃圾股炒成“白馬股”,誰讓股市“醉”成這樣

今天的股市,不該再出現“合法炒作”現象,正如樓市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一樣,股市也要明確“股票是用來投資的,不是用來炒作的”定位,堅決對炒作“零容忍”,堅持把投資作為股市最基本的準則。因此,對機構抱團這樣的行為,需要堅決杜絕。至少,在市場沒有形成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情況下,不應當出現機構抱團炒作這樣的現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3 字。

轉載請註明: 垃圾股炒成“白馬股”,誰讓股市“醉”成這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