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國吸收外資同比增長39.9%

  面對全球疫情蔓延和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因素,我國對外資的“引力”不減。商務部4月15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吸收外資規模同比增長39.9%。

  分析人士表示,在去年低基數以及推出一系列穩外資政策等因素影響下,我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加大,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不斷增強,促使一季度吸收外資規模大幅增長。未來伴隨穩外資政策持續加碼,我國吸收外資環境將不斷改善,全年有望保持吸收外資的良好態勢。

  延續穩中向好態勢

  一季度吸收外資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向好態勢。商務部數據顯示,1-3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0263家,同比增長47.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024.7億元,同比增長39.9%。

  從行業看,1-3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377.9億元,同比增長51.5%;高技術產業增長32.1%,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增長43.9%,高技術製造業增長2.5%。

  從來源地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歐盟實際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8.2%、60%和7.5%(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一季度我國吸收外資繼續向好,緣於我國有強大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以及為穩定外貿基本盤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的推出,既穩定了市場預期,又提升了外商投資信心。此外,隨着我國對外開放力度加大,自貿試驗區、自貿港等一些開放平台對穩定外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部地區吸收外資搶眼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西部地區吸收外資漲勢強勁。商務部數據顯示,1-3月,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38.2%、36.8%和91%。

  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郝紅梅認為,隨着中國低廉且供給充足的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等吸收外資的傳統比較優勢削減,新一輪吸引外資更重視產業向中西部的梯度轉移,力推西部、東北地區承接外資產業轉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日前表示,為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吸收外資,我國正從四個方面引導外資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區,包括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在税收、用地、信貸等方面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建設跨境多式聯運交通走廊,推動降低中西部地區的流通成本;支持沿邊省區融入“一帶一路”合作,提升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的發展水平。

  穩住外資基本盤

  為更好地穩住外資基本盤,吸收外資政策正不斷加碼。商務部日前印發《關於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好穩外資工作的通知》,從五個方面提出22條具體措施,為今年穩外資工作描繪了路線圖。高峯表示,今年利用外資將着重穩總量、優結構、提質量。要在營商環境上下更大功夫,落實外商投資法,推動商籤更多高標準經貿協定。此外,還要完善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持續降低外資准入門檻,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專家建議,今年我國要更多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在自貿試驗區、自貿港,在金融、外資、貿易等領域創新試驗政策的共同努力,形成整個政策基本盤。讓多個政策組合成“一攬子”政策包,發揮集合效應進一步吸收外資。此外,要把外資真正利用到實處,切實推動外資企業更好地在中國發展。

  在全球疫情防控背景下,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和繼續在中國經營的信心不斷增強。中國德國商會日前發佈的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在華德企對2021年中國市場持樂觀態度。受訪德國企業認為,中國在創新技術和數字解決方案方面存在巨大商機。

  白明認為,隨着一系列穩外資政策的推出以及政策效應不斷顯現,我國吸收外資有望保持良好態勢。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9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季度我國吸收外資同比增長39.9%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