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際)綜合消息:描繪中國發展藍圖 利好全球經濟復甦——海外專家學者熱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財經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海外專家學者認為,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高瞻遠矚、目標明確,為中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描繪宏偉藍圖,增強了各國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利好新冠疫情下世界經濟復甦。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東方系常務副主任阿列克謝·羅季奧諾夫認為,中國在“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正發出越來越響亮、越來越有分量的聲音。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這是中國對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人類共同重要課題作出的堅定承諾。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毛旭新認為,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中國未來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提出了切實有效的發展藍圖。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高科技產業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內陸和沿海地區協調發展。同時,中國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將有效提高中國經濟核心競爭力,提升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法國席勒研究所研究員克里斯蒂娜·比埃表示,中國在“十三五”時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脱貧攻堅和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碩成果,體現了中國政策規劃的優越性和高效率。在國際格局變化和新冠疫情影響的背景下,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更加註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擴大內需、對外開放、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將有力助推中國實現繁榮發展,也將有助於疫情後世界經濟復甦。

  韓國韓中城市友好協會會長權起植認為,“十三五”時期中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充分展現了中國的開放自信,以及中國領導層的決心和遠見,將為全球經濟增長和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老撾國際問題研究專家、老中友協秘書長西昆·本偉萊表示,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同時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説明中國發展重視科技和環保,有利於長期發展、行穩致遠。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家羅尼·林斯認為,中國在“十三五”時期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脱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將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將有效提高中國經濟增長質量,顯著提升創新能力,有助於促進工業升級換代。此外,中國還提出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這將進一步促進沿線國家經濟融合發展。

  柬埔寨柬中關係發展學會會長謝莫尼勒表示,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中國改革開放將邁出新步伐,這給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機會。柬中剛剛簽署自貿協定,這為柬農業產業創造更廣闊市場,相信今後將有更多柬埔寨農產品走向中國消費者,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將助推柬埔寨經濟復甦。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已逐步向科技創新推動更高層級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在新冠疫情重創世界經濟的當下,中國提出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這既有利於中國自身持續發展,也將給世界帶來更富吸引力和更加廣大的市場。

  肯尼亞國際問題專家卡文斯·阿德希爾説,“十三五”時期,中國在脱貧攻堅、改善生態環境、經濟平穩運行等方面收穫豐碩成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十四五”時期,相信中國將基本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這將為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提供範例,也將進一步促進全球包容性發展。

  埃及開羅大學經濟與金融法教授瓦利德·賈巴拉表示,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等目標,相信隨着綠色、可持續經濟繼續發展,中國不僅將進一步鞏固脱貧攻堅成果,而且也將進一步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説,中國發展模式值得發展中國家借鑑。“十四五”時期,中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無疑將對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振興發揮引擎推動作用。(參與記者:魯金博、章建華、陳威華、趙焱、毛鵬飛、夏立新、王麗麗、白林、孫曉玲、徐永春、陸睿、李碧念、陳斌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