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收入876億,橫店父子坐擁6家上市公司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老高

現在,影視大佬橫店都在深耕新能源產業。

1年收入876億,橫店父子坐擁6家上市公司

投資家網獲悉,日前橫店東磁的太陽能泗洪基地二期項目首塊高效組件成功下線,該基地正式步入量產階段。這標誌着橫店集團(下稱,橫店)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再下一城。


曾幾何時,人們對橫店的認知更多是“中國好萊塢”、“影視基地”。


這裏面走出了李連杰、鞏俐、章子怡、趙薇、范冰冰等一批家喻户曉的明星,撐起了中國影視的“半邊天”。新經濟時代下,橫店逐漸褪去影視華麗外衣,經過“徐氏”兩代人的努力,把一個自帶明星光芒的集團,打造成擁有超5萬員工的“超級巨無霸”。


如今,橫店已將版圖從影視文旅延展到電子電器、醫藥健康、現代服務4大方向,手握橫店東磁、得邦照明、英洛華、普洛藥業、橫店影視、南華期貨6家上市公司。


在橫店董事長徐永安的帶領下,橫店2021年營收876.3億元,其新能源重點佈局的橫店東磁,永磁鐵氧體、軟磁鐵氧體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深深影響着光伏、儲能、新能源汽車產業。



誰能想到,一個影視發家的公司,會在新經濟時代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除了遠見,很難找出其它詞彙來解釋。


中國商業史上,橫店並不能説是“獨一無二”,卻是轉型頗為成功的玩家。


當然,這離不開“徐氏”兩代人的奮鬥與格局。


“橫店之王”徐文榮是橫店第一代創業者,經歷過戰火紛飛的歲月。


3歲時,父母迫於戰爭,舉家遷往橫店,讓他與浙江小鎮結下緣分。建國後,徐文榮憑藉過人的膽識、才能當了村支書,40歲時臨危受命帶領農民創辦橫店繅絲廠,拉開創業序幕。


依託小鎮橫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徐文榮果斷成立橫店集團,於上世紀 90年代初,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期間,徐文榮也遭到過嘲笑,“沒文化,搞什麼文化。”


徐文榮不以為然。彼時,央視要拍攝《水滸傳》、《三國演義》,他找到電視台諮詢能否給橫店建一個拍攝基地。央視覺得這人很可笑,“在地圖上都找不到橫店,誰會去拍電視劇?”憋着一股狠勁,徐文榮回到橫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重塑“農村環境”。


橫店在影視產業“嶄露頭角”的契機是在1995年。著名導演謝晉為慶祝香港迴歸籌拍電影《鴉片戰爭》,由於不是商業片,謝晉找了不少場地都不合適,直到遇見徐文榮。


二人一見如故,為了搭建拍攝場地,徐文榮號召農民用了4個多月時間在319畝地上搭建了150座建築,打造出19 世紀時期的廣州街、香港街,極大還原了鴉片戰爭的場景。


當徐文榮把“傑作”呈現給謝晉工作組時,著名導演驚呆了。他不敢相信,一個不知名的橫店,竟然有那麼大的能量,徐文榮與橫店的“事蹟”很快在影視圈傳開了。


90年代末,徐文榮是影視圈響噹噹的人物。他與著名導演陳凱歌合作了《荊軻刺秦王》,電影場景裏氣勢磅礴的秦王宮出自徐文榮之手。此後,橫店一發不可收拾,相繼建起清明上河園、江南水鄉、明清街、明清宮苑等多個拍攝場景,規模位居亞洲第一。


徐文榮則被媒體稱為“橫店之王”,他的名聲傳到了海外。美國影視權威媒體《好萊塢報道》記者特意從大洋彼岸飛到橫店,對徐文榮進行專訪,回去寫了一篇影響美國影壇的報道。


“中國橫店,有一個美國好萊塢。”



2000年,徐文榮迎來了人生高光時刻。


他從一個農村帶頭人站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以27億元財富排到第8位。


排名靠前企業家不是搞金融就是搞實業,徐文榮是為數不多靠給片方提供場地發財的富豪。


農民跟着他發了財,可徐文榮陷入了沉思。


他覺得,人不能光有錢,還要有文化與理想。他提出了“8字真言:共創、共有、共富、共享”認為,橫店的未來應有更大的眼界、社會責任感,即帶動整個橫店地區走向共同富裕。


在此信念之上,徐文榮“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把積累的人脈、資源整合起來,創造集旅遊、拍攝、賓館、餐飲等一體化的業務板塊,為當地創造出“一條龍”式的民營經濟生態。


對於賺錢二字,徐文榮的理解是“大家都能賺到錢,橫店才能有錢可賺。”


本着開放共贏的態度,橫店引入了光線傳媒、華誼兄弟、華策影視等一批影視圈大腕,培養出了李連杰、鞏俐、章子怡、趙薇、范冰冰等一批家喻户曉的明星。


橫店富了,徐文榮卻老了。


這個1935年出生的創業者太累了,可他仍在沉思,“人吃飽了總該有所選擇”。


進入互聯網時代,徐文榮發現,科技正引領未來,年輕人發光發熱。


自己是一個“老頭”,心有餘力不足,徐文榮決定退下來,把指揮棒交到兒子徐永安手中。


新的改革序幕拉開。


在橫店,沒什麼人習慣把徐文榮、徐永安放在一起討論,即便二人是父子關係。


早年,徐永安外出闖蕩,學成歸來在橫店自主創業,他不干涉父親,父親不干涉他。這或許源於他與父親的“理念”沒那麼一致,徐永安認為發展實業才是改變橫店的最好方式。


自從徐永安接棒,橫店的多個業務板塊再次整合,光做強不行,要做的足夠大。


想要做大,就要引入外部融資與邊界擴張,徐永安的做法是,押注資本市場。他通過投資、收購、置換等方式,密集拿下殼資源,為橫店業務板塊拆分獨立IPO鋪路。


徐永安的資本運作思路一度引發外界質疑,甚至擔心“兒子斷送父親的基業”。徐永安覺得,任何事物都有好與壞的一面,橫店基業“多而雜”,每個板塊都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撐。


通過資本輸血、再造血更利於橫店做大,關鍵,做大的目的是反哺實業。


曾有媒體問過“退休”的徐文榮,怎麼看待兒子的改革?


他説,橫店不是“家族企業”,徐永安接班不是他個人的選擇。“我不願意讓兒子接班,可他經營、管理各方面能力擺在那,大家都覺得他能行,就會支持他。”


在徐文榮看來,橫店讓兒子接班的確容易遭到質疑。但橫店並不屬於任何一個人,實行的是“共有制”,用現在的話説,即集體持股,與任正非的華為比較相似。“這是實現共富的基礎。”


有一點,徐永安很像父親,從來不在乎外界看法,用實踐證明一切。



徐永安給橫店規劃了清晰的版圖雛形。


4大方向:電子電器、醫藥健康、影視文旅、現代服務。


過去,徐文榮創造的第一代基業被歸入影視文旅板塊,並細分成6個小領域:影視基地、電影院線、影視製作、影視旅遊、影視教育、影視服務。


對應打造了橫店影視、橫店影視城、橫交所、橫店全媒體、橫店職業學院、橫店體育等公司。其中,橫店影視2017年在A股上市,市值88億元。


徐永安的思路非常明確,通過資本化做強、做大橫店。算上,其它板塊的橫店東磁、得邦照明、英洛華、普洛藥業、南華期貨,橫店父子已坐擁6家上市公司。


電子電器是橫店主打的板塊,涉及新材料、節能電子、新能源,其中當以橫店東磁為代表,這家2006年A股上市的“老企業”藉助新能源賽道爆發,收穫了359億元市值。


早在徐文榮創業時,他就打造了橫店東磁及前身,主營永磁鐵氧體、軟磁鐵氧體新材料的生產加工。永磁鐵氧體、軟磁鐵氧體簡單來説,就是一種能產生磁場的功能材料。


橫店地理環境優越,正好可以滿足永磁鐵氧體、軟磁鐵氧體的投產。只不過,這種材料的中下游,多是一些通訊、消費電子製造商,在“影視基地”光環作用下,橫店東磁很難出彩。


新能源產業的崛起,為橫店東磁帶來機遇。永磁鐵氧體、軟磁鐵氧體可以作為光伏、儲能、新能源汽車的上游原材料。拿新能源汽車為例,永磁可以助力其完成“輕量化”。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標是“輕量化”,車體結構不僅需要鋁合金材質,電機改進也是必須的。一般新能源汽車要配置40顆以上電機,如果換成永磁電機,車身將減重40%-50%


車身重量下降,續航能力顯著提升。由此,優質的永磁材料生產商亦是新能源產業爭搶的對象。橫店東磁順水推舟,在能源大變革時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橫店父子,用幾十年時間,不聲不響把橫店東磁做成了永磁鐵氧體、軟磁鐵氧體產量位居全國第一的龍頭。2021年,橫店東磁的營收達到126.07億元,同比增長55.54%。


產能方面,他們投入的太陽能泗洪基地二期項目首塊高效組件近日成功下線,正式步入量產階段,這意味着,橫店東磁的產能還會迎來大幅增長。


一邊佈局新能源,一邊投資擴張。企查查顯示,橫店對外投資公司數量達到204家,該數據與同樣喜歡投資的互聯網巨頭們有得一拼,一點都不像“中國好萊塢”該有的模樣。


橫店披露,2021年,公司實現收入876.3億元,營收逼近千億企業序列。


目前,橫店擁有超5萬員工,正成為民營經濟的“超級巨無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10 字。

轉載請註明: 1年收入876億,橫店父子坐擁6家上市公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