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平安中報業績會:為何淨利潤下降三成?二次壽險改革進展幾何?3萬億險資怎麼用?

記者|劉晨光 張曉雲

2020年疫情突然爆發,宏觀環境複雜多變迭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劇烈衝擊,眾多公司都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8月28日午間,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平安,2318.HK,601318.SH)召開2020年半年報業績發佈會,管理層在會上透露多個關鍵信息,要點如下:

  • 淨利潤下滑近三成,主要跟採用會計準則IFRS9有關,營運利潤下滑幅度相對較小,管理層建議看中與分紅掛鈎的營運利潤。
  • 平安總經理謝永林概括上半年業績,給出了穩健、改革、科技三個詞彙,他認為平安還堅持分紅率增長6.7%,表現得十分穩健。
  • 壽險改革主要從四個維度上展開,包括髮展模式、營銷體制、產品策略以及渠道。
  • 修訂的《個險壽險業務人員基本管理辦法》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機構重新分類,二是外勤代理人分成,三是加大長期的投入。
  • 險資投資,在股票的投資方向還是會維持低估值高分紅的股票。
直擊平安中報業績會:為何淨利潤下降三成?二次壽險改革進展幾何?3萬億險資怎麼用?
“保險優等生”的業績為何下滑?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743.1億元,同比增長1.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6.83億元,同比下降29.7%。

直擊平安中報業績會:為何淨利潤下降三成?二次壽險改革進展幾何?3萬億險資怎麼用?

“保險優等生”的業績出現下滑頗受市場關注,中國平安管理層對此如何解釋?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執行官姚波姚波表示,淨利潤波動較大一方面與採用會計準則IFRS9有關。

“平安是國內保險集團裏唯一一家實施新的會計準則IFRS9,其他的保險公司暫時沒有實施。”他表示,該會計準則對利潤的波動會比較大,差不多有18%左右的資產叫做會計分類歸類為公允價值計入利潤表,特別是投資一支股票債券如果實值發生波動,都會進入利潤表當中。

在他看來,去年同期淨利潤增長幅度較高,達到68%,波動幅度較大,更應該關注的是營運利潤。

“營運利潤會把短期波動因素給剔除掉,去年的營運利潤的增速應該在24%左右,”姚波認為,今年中國平安營運利潤仍舊保持正增長並不容易,疫情的影響對各條業務線都是有衝擊的,包括對投資有影響,對信用風險有影響。

姚波表示,營運利潤是更穩定的數據表現,可以看到公司中長期的經營趨勢,“另外我們的分紅也是跟營運利潤掛鈎,這樣分紅每股給股東的回報相對來説更加穩定一些。”

對於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CEO謝永林給出了三個關鍵詞,分別是穩健、改革、科技。其中,穩健是他着重突出的詞彙,謝永林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較長時間影響下,平安集團這麼大的體量依然保持了營運利潤1.2%的增長,這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他認為,去年上半年平安淨利潤增長68%,這是一個相當高的基數,平安還堅持分紅率增長6.7%,體現了穩健的特點。

壽險改革進展如何?

壽險及健康險板塊一直是中國平安主要利潤來源和價值支撐。受疫情影響,中國平安壽險業務受到了較大沖擊。

半年報顯示,保險業務方面,上半年在代理人線下面訪受阻、新業務增速下滑、保單繼續率波動等影響下,壽險新業務價值同比下降24.4%,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也同比下降9.7個百分點。不過,儘管如此,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歸母營運利潤仍然同比增長6.6%,為511.27億元。

此前平安成立壽險改革領導小組,馬明哲親自掛帥,如今持續兩年的壽險改革進行到了什麼程度?

馬明哲在半年報中表示,“我們醖釀了兩到三年的時間研究改革策略,尋找到一條新舊動能轉換的壽險發展之路,現在抓住時機進行調整,為未來的持續增長打好基礎、做好準備,確保形成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平台。”

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表示,壽險改革是艱難的,第一次改革是2004年經歷了兩到三年非常痛苦的改革期,那一次之後奠定了十幾年非常好的基礎,推動了績效、營銷、渠道三項重大改革轉型。

第二次改革在2018年下半年其實就開始啓動,她表示,整個壽險行業在過去十幾年,尤其是在人口紅利減少後,客户需求在變,科技手段在變,傳統的大進大出的模式不能持續,因此必須改革。

陳心穎介紹説,當前壽險改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發展模式的改革,要從規模轉到規模和質量共同重視。

第二是關於營銷體制的改革,以前是人管人,今後是如何利用數字化來去做數字化經營與管理。

第三是產品策略的改革,保險保障型產品,推動綜合金融+,壽險服務+,希望打造更有温度有場景,差異化的產品,堅持從投研到保障到綜合金融服務。

第四是渠道的改革,傳統只是線下、純線上,這兩個比較單一,找出中間路線,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融合。

波動市場下3.44萬億元險資怎麼用?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達3.4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3%,其中17.2%的金融資產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產。

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4%,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主要受資本市場同比劇烈波動,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加大的影響。淨投資收益率為4.1%,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主要受權益資產分紅收入下降和投資規模增加的影響。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表示,平安保險投資有兩個目標,一是要不斷完善資產跟負債的缺口,這是第一個目標,第二是不斷地去找能夠提供給我們一個穩定收益的資產。“目前的資產跟負債的缺口現在是4.3年,我記得六年前缺口差不多有八年多。”

陳德賢表示,當前的資產策略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方面是固定收益類資產,目前有1.1萬億元的債券,這個佔保險資金的資產33%,這部分也是能夠提供一個穩定的收入。除了債券以外還要有一些永續債、高等級的債,加上一些非標資產,“非標資產目前我們沒有出任何一個風險。”

二是過去一直強調新型不動產和新型的基建,按目前國家的情況來説,推動內循環和雙循環的環境上,也給了大量的投資機會。裏面有非常多的內循環概念,包括鐵路、公路,有些商業綜合體、新城鎮的發展,包括養老公寓、公租房、舊改等等。項目儲備已經超過兩千億。

三是股票部分,一直針對投資低股指的股票,特別是分紅這部分非常重要。未來我們在股票的投資方向還是會維持低估值高分紅的股票。

對於投資的方向,謝永林強調,保險資金完全是支持國家的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相當多的錢投到資本市場的權益,這也是利用直接融資的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此外,對於非標資產到期之後再投資,以及利息到期的再投資,新的保費進來該如何處置,陳德賢也做了回應。他認為一方面是努力尋找資產,“藉助集團目前的綜合金融優勢,能夠結合起來,能夠再找到一個長期的資產匹配我們的負債”

另外一方面是“管好我們的資產”,過去兩年開始通過一個系統化經營、數字化的管理,能夠把存量的資產能夠提前預警。

壽險改革“基本法”修改基於什麼?

8月17日,平安人壽在多個官方渠道發佈了壽險代理人制度改革“基本法”,綜合改革邁出關鍵一步。

被稱為平安人壽“基本法”的文件全名為《個險壽險業務人員基本管理辦法》,旨在為壽險代理人建立科學規範、激勵得當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該辦法自1994年首次發佈以來歷經多次調整和升級

在業績發佈會上,中國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表示,基本法一是支持未來改革的落實,二是更加註重長期的激勵性。基本法的修改有三個方面一是機構重新分類,二是外勤代理人分成,三是加大長期的投入。

據陸敏介紹,機構分成三大類,一類改革產能型,就是專門注重產能的提升;二類是平衡型,就是又要注重人力增長,也要注重產能的提升;三類是人力型。

關於代理人的分成,根據不同的代理人給予不同的政策,其中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新人,二是績優,三是主管。陸敏表示,新人加大了投入,增加了他們的新人津貼和津貼的時間長度。

績優也包含優才,這部分也是會給他們增加了激勵。主管主要就是強化營業部的經營,強化營業部的管理和活動。

再者,加大了未來長期的投入,主要是包含關懷、待遇、管理,管理的話主要是隨着激勵政策的加長,一些長期指標的份量額逐漸加大。

此外,陸敏也談到了對人力的一些看法,現在注重的還是有質量的增員,所以在理念上,機構也在跟着轉變,有質量的增員,二是流程上再強化,流程非常的清晰,裏面加了AI雲面試等等,三是培訓,有職前崗前培訓,做了新的教材,新的做法等。

科技賦能貢獻幾何?

在疫情的衝擊下,科技業務給中國平安帶來了較大回報。半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科技業務總收入 427.32億元,同比增長11.2%,包括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科技等幾個子公司都有不錯的“成績單”。

近年來,平安集團一直堅持“金融+科技”雙輪驅動戰略,圍繞主業轉型升級需求,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未來是否還會加大科技投入?

陳心穎表示,預計會持續地擴大發展,尤其是三方面:一是本身會加大科技的投入,尤其是在賦能主業,還有核心基礎的科技。

二是幾家科技的業務持續快速地增長,上半年三家上市公司,汽車之家尤其是好醫生和壹賬通市值都是得到市場廣泛的認可,都是上升84%和108%的,雖然這些科技業務是在投入期,但是其實它的價值是非常顯而易見。

陳心穎強調,科技跟生態與金融的結合又是一個增長,例如“汽車生態圈通過汽車之家,通過平安銀行的好車主信用卡,通過產險,三方聯合起來怎麼樣推動全市場二點幾億的車主提供最好的金融+服務的產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89 字。

轉載請註明: 直擊平安中報業績會:為何淨利潤下降三成?二次壽險改革進展幾何?3萬億險資怎麼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