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為什麼 | 為什麼要把北交所稱為“中國版納斯達克”?

新三板,全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繼上交所和深交所後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如今,其正式被命名為“北京交易所”。

資本市場也迎來了一場久違的狂歡,特別是券商板塊中新三版公司儲量最為豐富的申萬宏源拉了兩個漲停,直接引爆了全市場的做多氛圍,上證更是直衝3700點整數關口。新三板方面,上週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放大135.2%和124.8%。

納斯達克到底是什麼?

既然市場把北交所定義為“中國版納斯達克”,那首先就需要了解納斯達克的歷史。

1971年,納斯達克成立的時候,其並沒有交易大廳,所有的交易都是通過一整套報價系統完成的,許多制度也非常的不完善,嚴格意義上都很難稱得上交易所,最多就是個股權交易系統。當時,納斯達克的定位是給那些沒法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小市值公司提供一個可以股權交易的場外平台。其中,納斯達克早期最出名的兩家公司是從仙童公司中脱離出來的Intel和AMD,分別於1971年和1972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1975年的時候,納斯達克開始提出一整套掛牌制度,也就是現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雛形,其在企業股東、盈利能力和市值三個方面提高一定的門檻,同時規定,必須在納斯達克掛牌的企業才能進行交易。就這樣,納斯達克開始從一個場外交易系統走向了交易所之路。

可惜,好景不長,儘管納斯達克對上市制度進行了細化,拒絕了一批質量較差的公司,但是整體情況依舊比較慘淡。掛牌公司數量較多,但在80年代初,也僅僅只有Intel、AMD和蘋果等幾個明星股,整體呈現出非常強的兩極分化。

所以,在1982年的時候,納斯達克將40家規模大、交易活躍的股票劃入了新成立的納斯達克全國市場,將不滿足全國市場條件的其餘股票歸入納斯達克小型市場。

自從納斯達克分層之後,正好趕上了美國科技大爆發年代,其精選層在1983年上市公司數量達到682只,到了1985年,更是激增至2194只。隨着納斯達克逐漸成為科技企業上市代名詞後,2006年納斯達克再次分層,將小型資本市場更名為資本市場,將全美市場更名為全球市場,並增設全球精選市場,徹底開始服務於全球市場的科技公司。

北交所能不能成為中國版納斯達克?

新三板的掛牌數量非常多,截止2021年9月10日,新三板總共掛牌7281家,精選層66家,創新層1248家,基礎層5967家。

儘管掛牌數量較多,但是新三板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足夠的流動性,一週的市場成交額常年維持在100億左右,其中,精選層的66家公司就基本佔掉了60%交易額。這種情況,就跟納斯達克在1982年之前的情況很像。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投資門檻過高,以及過去中國經濟結構對於傳統行業的資源傾斜,讓新三板成為了一個相對冷門的市場板塊。一些中小企業缺少穩定的盈利能力,但國內的上市制度往往出於保護中小投資者考慮,企業盈利是第一考核點,這讓許多企業就算在新三板上市,但缺少足夠的制度支持。最終,新三板逐漸被邊緣化。

如今,隨着北交所的成立,將新三板精選層作為基礎組建,試點註冊制後,其定位將會更加清晰。如果説,科創板所注重的是硬科技實力,那麼北交所可以説是服務於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

對比納斯達克可以發現,其真正進入發展快車道,正好是80年代後的科技大爆發時代,個人PC的問世後,美國的科技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而納斯達克則因為上市門檻較低,並針對小型企業有一整套以股東權益為核心的上市標準,降低了中小企業容易受到利潤和市值操縱的問題後,吸引了一批無法在紐交所上市的科技企業,從而形成了聚集效應。

如今,隨着國內政策開始逐漸從傳統地產往科技行業傾斜後,北交所的特徵也開始逐漸納斯達克化。

2018年以來,全國共有4921家企業被評為專精特新“小巨人”。其中,在新三板或曾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有783家,佔比16%;在滬深上市的企業佔比5%;尚未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佔比79%。未來,這79%的公司都極有可能進入資本市場,而北交所勢必會成為首選地。

隨着北交所的正式成立,以及交易細則逐漸落地,國內資本市場也將擁有屬於自己的“納斯達克”市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1 字。

轉載請註明: 市場為什麼 | 為什麼要把北交所稱為“中國版納斯達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