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寒冬之際,誰在減持,誰在加倉?

文 | 楊燕

編輯 | 楊中旭

上市公司股東的風吹草動往往容易成為投資者關心的風向標。

很多時候,明星股東、私募大佬、基金“女神”的一進一出,市場關注度很可能超過真實的業績影響,尤其是在實控人和“明星股東”合二為一的時候。

近日,卸任京東CEO沒多久的劉強東兩次出手減持京東健康(06618.HK)逾884萬股,套現約4.4億港元。

自京東健康上市以來,這是劉強東首次減持。雖然套現金額可觀,不過從持股比例來看,僅有0.28%的變動,減持後劉強東對京東健康的持股比例從68.94%降至68.66%。

減持背後是利好還是利空?是準備跑路還是單純缺錢?對投資者來説,答案不會比解出“薛定諤的貓”更容易。

還是以京東健康為例,在劉強東減持吸引市場一大票目光的背後,是京東健康上市以來股價無法止住的一路下滑。

來源:京東健康關於回購股份的公告

自4月27日起,京東健康已經連續五個交易日公佈股份回購計劃。

公告內容透露,京東健康將配發、發行及以其他方式處理不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20%的股份,購回不超過該決議案通過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10%的股份。

從這個角度考慮,作為持股比例高達68.66%的大股東,劉強東的減持或許還將繼續。

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客户端數據顯示,近半年來,出手力度跟劉強東不相上下的醫藥股大股東並不在少數。

近6個月以來,約51家A股醫藥公司大股東減持比例合計超過總股本的1%,5家醫藥股大股東減持比例超過5%。

疫情以來,醫藥股頻頻爆發“黑馬”選手,疫苗、口服藥、互聯網醫療……總有一家你想不到的公司毫無防備就逆市上漲。

與此同時,疫情帶來的非常態化狀態,也讓投資者對於公司業績像霧裏看花一樣充滿想象和質疑,這種情況下,先“跑”的可能是大股東。

近一年大股東減持次數居首位的康華生物(300841.SZ),此前原股東周蓉就因違反承諾減持、套現4億被深交所通報批評。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越冷,減持越“狠”。

資本市場“温度”急速下滑的近6個月,很多醫藥公司大股東減持次數佔全年一半以上。

更多時候,上市公司股東們花樣減持簡直毫無道理可言。股價漲了要減持,股價狂跌還是要減持,有大股東單兵作戰式減持,也有高管董事“組團”減持。

近一年內計劃增持的大股東同樣不少,東方財富choice金融客户端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共有38家醫藥公司高管發佈增持公告,近20家公司增持公告發布集中在近6個月內。

不過,相比大家減持的積極性,大股東的增持意願就略微平淡從容了一些,從實際已完成比例來看,目前大股東增持比例最高的不足1%。無論是次數還是持股比例變動都遠小於減持的一方。

相比高管真金白銀與公司“同進退”的意願,對投資者來説,來自於公司股份回購的利好可能更實際一些。

2022年以來,已經有115家醫藥公司,也就是A股醫藥公司1/4的體量,都發布了最新回購股份的預案。

其中回購最“大手筆”的還是股價一瀉千里的老大哥恆瑞醫藥(600276.SH),回購區間在6-12億元之間,雲南白藥(000538.SZ)、邁瑞醫療(300760.SZ)、九州通(600998.SH)、華大基因(300676.SZ)等知名醫藥公司緊隨其後。

資本寒冬之際,考驗的不只是投資者對於一家公司的信任,還有公司高管對於企業真正實力的信心。

(作者系《財經》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9 字。

轉載請註明: 醫藥股寒冬之際,誰在減持,誰在加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