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豹變,作者:蘇俊,編輯:劉楊,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未上市的互聯網大廠,字節跳動的一舉一動格外引人關注,引發外界關於其上市的各種猜想。
10月12日,有媒體報道,字節開啓新一輪員工期權回購,價格為155美元/股,與上一次每股142美元的回購價相比有所上漲。
幾乎在同一天,抖音集團的新LOGO也揭開面紗,這是上半年字節更名“抖音”以來,集團“抖音化”的又一個新舉動。
今年5月6日,字節跳動(香港)有限公司更名為抖音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此外,字節跳動旗下多家公司也陸續更名,重點突出“抖音”。在此之前,字節任命了幫助多家中國科技公司境外上市,有着“IPO專業户”之稱的高準接棒CFO。
此前,有市場人士認為,改名的舉動旨在提高抖音品牌估值,與字節考慮將抖音等國內業務獨立作為抖音集團赴港上市有強關聯性。
不過,聽多了公司各種版本的上市計劃,字節人似乎對傳言已經免疫,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期權份額有多少,價格漲了還是跌了?賣期權要交多少税?大環境不好,公司能否保持增長?
而對字節來説,面對着收緊的外部監管環境,以及消失的互聯網人口紅利,高增長的故事越來越難以為繼,抖音似乎成為了眼下唯一的希望。
押注抖音之後,字節離上市還有多遠?
01期權看漲,穩定軍心?“我終於收到回購期權的郵件了,但是朋友説要交20%的税。”10月12日晚,字節前員工劉暢在離職員工微信羣發了一條消息。
有人不明所以,問:“現在可以回購?價格多少?漲了還是跌了?”
有人在羣裏回覆:“收到郵件就可以申請回購了,好像漲了100?”還有人補充説:“是美元兑人民幣匯率漲了,從6塊多漲到7塊。但是賣了也會虧,因為税太高了。”
與錢相關的話題很能活躍羣裏的氣氛,前字節人開始計算自己離開字節的“剩餘價值”。
郵件顯示,離職員工税前每股回購價116.25美元,按1美元=7.0998人民幣,摺合税前每股回購價825.35元。今年4月,字節給離職員工開出的報價為106.5美元/股,按1美元=6.3509人民幣,摺合税前每股回購價676.37元。得益於期權價格和美元匯率上漲,以人民幣計價,期權價值上漲了22%。
字節每年一般有兩次期權回購窗口,通常在4月和10月進行。“為了滿足部分同學的現金需求,提供額外的流動性”是常用的回購理由。在職員工一般按最新估值回購,離職員工則打折回購。上文所述155美元/股的回購價,是本輪在職員工回購價,離職員工回購價差不多打七五折。
面對回購窗口,多位前字節人表示不會選擇變現。“存着吧,贖回要交20%的税,心疼。”在上海工作的劉暢説。他現在的同事也有在字節工作過的,一般也選擇不回購。
“看好長期價值,不在乎短期漲跌。主要是因為,也沒多少錢。”在杭州工作的方迪説,“畢竟TikTok在海外勢頭這麼猛,超越同級競品。”
回顧近兩年字節期權回購,不管公司估值、中概股行情如何變化,期權價格一直保持穩定上漲勢頭。在中概股寒冬之際,單邊上漲的期權也被看作是穩定軍心的重要工具。多位字節員工表示,每年拿到年終獎後,會優先認購公司期權,不要期權、只要現金的只佔少數。
2020年下半年開始,由於一系列內外部因素變化,字節開啓大範圍業務調整,不少員工“被畢業”。為了安撫這部分離職員工,今年1月,字節額外進行過一次期權回購,報價132美元/股。
眼下,資本市場低迷,並非上市好時機。今年4月,字節新CFO高準上任時,市場解讀這是為上市做準備。不過8月末,字節闢謠上市傳聞,明確表示目前沒有具體的上市計劃,也沒有上市時間表。
但並非所有投資人都有耐心陪跑,按照字節公司章程,如果未能在2022年11月前完成IPO,部分優先股投資人有權要求公司以現金回購股份。
或許是為了提前釋放回購壓力,今年9月,字節批准了一項針對股東的股權回購計劃,擬用不超過30億美元回購部分股東持有的股份,回購價不超過177美元/股,高於此次員工回購價。
顯而易見,在上市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不差錢的字節正用錢穩定局面,給股東和員工一個交代。
02業績承壓,疲態盡顯在互聯網由圖文時代邁向短視頻時代的過程中,字節無疑是獲益最多的大廠之一。
這些年,憑藉抖音異軍突起,字節在廣告、電商、本地生活等領域來勢洶洶,大有搶阿里、美團飯碗的味道。此前,市場一度傳言字節估值超4000億美元。高企的估值甚至勸退了一些員工認購公司期權。
林樂對《豹變》表示:“當初隱隱覺得自己待不久,而且一旦違反公司規定會被收回期權,怕被坑。另外就是估值打滿了,4000億美元,就沒買。”
在那之後,字節期權繼續升值,似乎在每次傳聞之際,離上市變現又近了一步。但與不斷上漲的期權不同的是,公司虧損不降反增、抖音日活增長停滯,估值也縮水了近四成。
近日,華爾街見聞援引媒體報道,字節在8月發給員工的財務報告中,披露了公司近期業績情況。2021年,字節營收同比增長近80%,達到617億美元,但高營收並未帶來高利潤,2021年字節經營虧損總額為71.5億美元,高於2020年的21.4億美元。
廣告是字節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2020年字節廣告收入佔公司營收超七成,目前這棵“搖錢樹”形勢不容樂觀。2021年11月,在字節商業化產品部全員大會上,正式確認國內廣告收入過去半年停止增長,這意味着字節營收將承壓。
業績承壓背後,是卷不動的日活數據。黃力2019年加入字節市場部,經常對外發布公司品宣資料。在入職後一年多時間裏,他常做的事情就是修改公司PPT上的抖音日活數據,從1億多到4億多,再到6億+。不過從2020年底開始,這個數字便定格在“6億+”的水平,沒有再更新。
不僅字節眼下最能產生現金流的抖音“卷”不動了,被寄予出海厚望的海外版抖音TikTok的商業變現也碰了釘子。眼看抖音在國內憑直播、短視頻帶貨在電商領域強勢崛起,TikTok也想如法炮製,把國內的玩法搬到海外。
但顯然,TikTok在歐美有些水土不服。據媒體報道,TikTok原計劃今年在美國及德國、法國等市場開展直播帶貨業務,但是TikTok英國團隊巨震打亂了這一節奏。今年6月,TikTok英國電商團隊不滿字節帶來的高強度加班文化,出現大規模離職潮。而英國是TikTok在亞洲之外最先開拓的電商市場。
據36氪報道,2021年,TikTok電商GMV最高約60億元,其中GMV佔比約70%以上來自印度尼西亞,剩餘不到30%來自英國。TikTok電商2022年GMV目標接近120億元,在2021年的基礎上翻了接近一倍。
隨着TikTok電商業務在歐美受阻,其能否完成2022年GMV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雖然TikTok在歐美的社交、娛樂領域很受歡迎,但是在電商變現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抖音和TikTok遇到增長瓶頸,字節的估值也打了折扣。胡潤髮布的“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抖音最近估值約1.34萬億元人民幣,雖然仍居榜單首位,但較上期縮水約1萬億。
為了應對業績承壓,這兩年,字節開啓一系列去肥增瘦動作,相繼關閉或出售了教培、證券等業務;分拆房產業務“幸福裏”,啓動融資計劃,引入外部戰略股東,獨立發展;商業化團隊、遊戲平台Ohayoo、人才發展中心大規模裁員……
同時,字節增加了對虛擬現實的投資,並推出了外戴設備Pico。“Pico官方旗艦店”抖音號幾乎每天直播約16小時,幾個主播輪班直播,並不斷強調30天試用,不滿意可無理由退貨。
放眼全球,雖然元宇宙被認為是下一個風口,目前仍然少有成功的商業化案例。2021年10月,Facebook宣佈其品牌將部分更名為“Meta”,加大對元宇宙、虛擬現實的投入。但市場並不買賬,其股價從去年9月381美元的高位跌至目前約130美元,跌幅達到了66%。
顯然,現階段元宇宙仍無法為字節提供新的增長支點。
03把雞蛋放在“抖音”的籃子裏在字節眾多的產品線中,抖音與TikTok是確定性最高的兩個,一個負責國內,一個開拓海外,也是字節旗下最賺錢的兩個APP。
最近一段時間,字節押注“抖音”的趨勢十分明顯。
2021年11月,字節跳動成立抖音BU,合併了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眾多明星APP。TikTok作為獨立BU,與抖音BU並列為六大事業部之一。今年5月6日,字節跳動(香港)有限公司更名為抖音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字節旗下多家公司也陸續更名,重點突出“抖音”。“抖音集團”浮出水面。
10月12日,抖音集團更新LOGO,新LOGO沿用老款的配色風格,造型與抖音LOGO相似度較高。
“抖音優先、其他APP給抖音讓路”已成字節的既定戰略,哪怕是過去的“老大哥”今日頭條,也不得不向抖音輸血。
最顯而易見的是今日頭條APP的直播和短視頻頻道,很大一部分內容由抖音提供。在日活摸到天花板之後,抖音開始整合內部流量,希望將“今日頭條們”的流量引導至抖音,並進一步實現商業轉化。
此外,在今年9月的抖音創作者大會上,抖音將圖文作為未來重點突破的方向之一。圖文是小紅書等種草平台的重要載體,在美妝、服飾、美食等細分賽道應用廣泛。在此前多次嘗試種草業務折戟後,抖音通過圖文切入種草市場的意圖明顯。
同時,與視頻相比,圖文創作門檻相對較低,在抖音流量見頂時,或許可以激發更多變現可能性。但這不可避免將傷害到以圖文為主的今日頭條。
抖音的中視頻夥伴計劃也在蠶食西瓜視頻的流量。在字節APP矩陣中,西瓜視頻的定位是中視頻平台,抖音通過中視頻夥伴計劃變相從西瓜視頻導流。
一位中視頻夥伴計劃創作者的賬號後台顯示,今年1月,同一條視頻抖音播放量近30萬,收益85元,而西瓜視頻播放量僅4210,收益5.5元。之後發佈的多條視頻,抖音播放量均遠超西瓜視頻。相差懸殊的流量,無疑將引導創作者往抖音傾斜。
與張一鳴時代字節不設邊界、多點開花不同,如今的字節正抓緊把雞蛋放在“抖音”這一個籃子裏,利用流量優勢變現。這是現階段商業化的需要,似乎也在為未來的上市做鋪墊。
雖然現在大廠們都在講去肥增瘦、聚焦主業,但單純以抖音為護城河是脆弱的。殺死自己的可能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競品,倘若不遠的將來出現劃時代的新產品,而字節又與其失之交臂的話,抖音變成今天的“今日頭條”也未可知。
(應受訪者要求,劉暢、林樂、黃力、方迪為化名)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