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第三季度經濟由負轉正,顯示出強勁動力和強大韌性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財經

譚浩俊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同比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67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400397億元,增長0.4%。

客觀地講,中國經濟能夠在第三季度繼續保持正增長,既符合預期,也是必然會出現的結果。特別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三大評級機構的惠譽等都對中國經濟進行了樂觀預測的情況下,實際已為第三季度中國經濟轉正提前“泄露”了消息,也給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

中國經濟雖然面臨疫情和貿易保護等帶來的多重壓力,但是中國不畏艱難、不怕壓力、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擾,堅持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大力推動復工復產,加快供應鏈修復,特別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因此經濟恢復速度很快,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相比,經濟增長速度提高了10個百分點,併成功實現了由負到正的轉變。第三與第二季度相比,又提高了1.7個百分點,顯示出強勁的動力和強大的韌性。

同時可以看到,經濟增長的動力也在發生着積極轉變,經濟新動能的作用不斷顯現。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9%、4.7%。民營企業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前三季度民營企業增長幅度達到了2.1%,高於其他所有制企業,也高於經濟增長速度。隨着民營企業投資信心的不斷增強,創新動力的不斷釋放,民營企業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也會更大。因此,從政策、資源等方面給予民營企業更大支持,一定能夠對經濟增長、對國際競爭力等產生積極影響。

在積極發揮國內超大市場作用、發揮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讓消費反作用於生產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放寬和增加開放領域、簡化外資進入中國的審批程序、提高行政辦事效率的工作也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沒有因為疫情和貿易保護等干擾因素而受到明顯影響。相關國際機構對此也進行了調查,多數企業明確表示要繼續留在中國,並擴大對中國的投資。同時,加強與外國政府和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戰場,為經濟穩定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經濟的穩定,也帶來了就業的穩定、社會的穩定、居民收入的穩定,也為投資者帶來了更多希望、更多期待。特別是資本市場,會在經濟由負轉正的帶動下,呈現積極向上的態勢,為進入牛市創造良好的條件。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是,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選擇成長性好、市場有前景、產品有競爭力、技術有優勢的企業進行投資,而不要跟風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