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今年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首次提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製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底盤”需要金融承託,國有大行作為“頭雁”,支持製造業責無旁貸。2020年,六大行支持製造業復工復產、轉型升級,據統計,截至2020年末,六家國有大行製造業貸款餘額共計68418.71億元,較去年增長8.27%,佔新增製造業貸款的25.7%。
從投放規模來看,截至2020年末,工農中建四家大行的製造業貸款餘額均超萬億元,其中中行排名第一,製造業貸款餘額為16923億元。工行、農行分別位列第二、三名,製造業貸款餘額分別為15554億元、13292億元。
從貸款增速來看,2020年建行、郵儲銀行、農行製造業貸款增速超過10%,其中建行製造業貸款增速最快,較去年增長19.8%,郵儲銀行增速表現也較為優異,增幅14.4%,農行的增速為11%。
將觀察期限拉長至近五年(2016-2020年),可以看到六大行的製造業貸款平均複合增長率較為平緩,除郵儲銀行的複合增長率高達11.4%,其餘五家大行的近五年均在2%左右。
再來看六大行的製造業貸款比重,2020年中行的佔比位列第一,佔比為11.9%;其次為交行,佔比為11.23%。其餘四家大行佔比均在10%以下。
和2019年進行對比,建行是2020年唯一一家制造業貸款佔比實現正增長的大行,較2019年增長0.52%,其餘五家大行都有所縮減,這也是製造業佔GDP整體比重持續下滑所致。
製造業貸款增速緩慢的主要原因在於行業投放規模較大,且不良率遠高於其他行業。從四家大行的情況來看,製造業對不良貸款的貢獻近乎三成,一般來看製造業不良率是全行不良率的三倍左右。
隨着製造業逐漸復甦,製造業貸款增速放緩的現象或將得到緩解。中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戴志鋒認為,製造業(工商業)正處於擴張期,能夠讓經濟結構更均衡,且存量風險總體出清。如果製造業持續復甦發展,對銀行不良的貢獻度將會下降,銀行估值也會有大幅提升的空間。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更需要“長錢”,為此六大行增加了製造業中長期貸款,2020年交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幅高達51.7%,郵儲銀行增幅超50%,工行增幅超40%。
將我國建設成為“製造強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
為促進製造業向中高端邁進,2020年農行對先進製造業的貸款投放增速達33%。工行開展“製造業金融服務提升年”活動,支持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中行開展“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制定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行業信貸政策。郵儲銀行投資航天航空、船舶重工、汽車製造等製造業企業發行的本幣債券餘額69.55億元。
在近期銀保監會下發的相關通知中,也能夠看到監管層面正在引導銀行加大對製造業的信貸支持,尤其是重點增加對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中長期信貸支持。
面對新形勢下的新要求,“頭雁”更要以身作則積極響應,推動製造業金融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製造強國的實現才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