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宣佈,截至2020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2億千瓦。其中,全口徑煤電裝機容量10.8億千瓦,佔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9.1%,首次降至50%以下。
“十三五”時期,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長7.6%,其中非化石能源裝機年均增長13.1%,佔總裝機容量比重從2015年底的34.8%上升至2020年底的44.8%,提升10個百分點;煤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速為3.7%,佔總裝機容量比重從2015年底的59%下降至2020年底的49.1%。
2020年,全國新增併網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7167萬千瓦和4820萬千瓦,新增併網風電裝機規模創歷史新高,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也創下2017年5306萬千瓦之後的新高。
針對“風光”新增發電裝機的較大規模增長,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風電、光伏發電發展預期進一步明確,中國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等目標承諾,進一步明確了市場預期,充分調動了市場主體投資積極性。數據顯示,2020年電源工程建設完成投資5244億元,同比增長29.2%,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投資分別增長70.6%、66.4%、19%。
與此同時,能源消費也呈現出明顯的電氣化趨勢,主要體現為電能對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這對於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同樣意義重大。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張琳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電能替代規模超過8000億千瓦時,佔新增用電規模的44%。
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具有間歇性、隨機性、波動性的特徵,未來,隨着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電力系統,消納問題如何解決,如何更好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近年來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新能源棄電問題得到有效緩解,2020年全國平均棄風率、棄光率已降至3%、2%。但同時還要看到,在一些新能源發電量佔比較高的省份,比如新疆、甘肅的棄風率還在10.3%、6.4%。”張琳説,預計2025年,全國新能源發電量佔比將從目前的9.7%上升到16.7%,部分省份將突破35%,消納瓶頸問題還應引起高度重視。
張琳建議,要加快抽水蓄能、調峯氣電建設,實施電化學儲能技術應用以及市場化交易等解決消納問題;同時,煤電要起到託底保供作用,繼續推進煤電靈活性改造,承擔系統調峯、調頻和備用,服務新能源更大規模發展。(記者 冉永平 丁怡婷)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2月10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