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A股市場賺錢效應不斷顯現,私募基金管理規模持續提升。截至今年7月底,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規模已經達5.5萬億元,較2016年底增長1倍。但在今年以來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證券私募驟起驟落的淨值讓一些投資者質疑,私募比公募究竟強在哪裏?憑什麼收取20%的業績報酬?
對比國外來看,國內證券私募的收費處於較高水平,通常為1.5%的固定管理費加20%的業績報酬。但在國外市場,通常只有對沖基金能採用這麼高的收費模式,純多頭(long-only)基金只有能獲得非常顯著的超額收益或者非常卓越的夏普比率,才可能向投資人收取20%的業績報酬。
筆者在和一些國外對沖基金FOF管理人交流時也發現,他們對一些知名的國內量化私募更感興趣,對數量眾多的純多頭私募並不太“感冒”。除了國內私募大多國際化程度不足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純多頭私募費率過高。在他們看來,純多頭策略通常在市場波動時回撤較大,無法系統性地保證持續穩定的收益。因此,國外“金主”很少有人願意接受純多頭策略如此之高的費率。
實際上,今年以來的A股市場波動,已經讓一些國內私募管理人思考對沖工具的作用。一位頭部私募管理人與筆者探討時就表示,國內公募基金和證券私募實際上都採用純多頭策略,過去兩年公募基金的整體收益率並不比私募差,那麼私募的比較優勢在哪裏?高費率模式的依據又是什麼?隨着投資人的成熟,私募在資管行業的競爭優勢會不會下降?
經過討論後的共識是,證券私募的比較優勢應該是在嚴格控制回撤的基礎上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超額收益,最好是絕對收益。只有做到這一點,私募才有底氣長期收取高費率。而控制回撤的方法,以往依靠倉位控制的手段已經越來越多地被證明不可靠或者不能持續。通過對沖工具控制回撤,可能是必然的選擇。
儘管目前國內市場上對沖工具還相對有限,對沖效率也和國外成熟市場相比仍有差距。但在市場劇烈波動,特別是出現“黑天鵝”事件時,通過股指期貨和融券等工具,仍然可以給基金組合提供相當程度的保護。這種保護是傳統的倉位控制很難實現的,而且隨着私募基金的規模越來越大,減倉應對風險的衝擊成本也將越來越大。從這個角度看,對沖並不是為了提高私募的業績上限,甚至對沖成本會一定程度地降低組合收益,但可以有效地保證私募基金的業績下限,平滑業績曲線,從而讓投資者獲得更好的投資體驗。從這個角度看,走向對沖基金,或許是國內證券私募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