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國慶節前A股市場的震盪,站在四季度的起點,私募接下來是進攻還是防守?從倉位水平或能一窺端倪。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83%,較8月底小幅上升,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
從倉位分佈來看,中高倉位的私募基金佔比處於高位。據統計,截至10月8日,倉位在50%及以上的私募基金佔比高達96.55%,其中倉位在50%-80%(不含)區間的私募佔比為24.13%,相較8月底顯著提升3.93個百分點。
不僅是倉位處於歷史高位,私募對於10月行情的信心也開始回升,10月融智•中國對沖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為114.14,相較9月提高了1.79。
滬上一位私募人士表示,“今年確實投資難度顯著增加,很多頭部私募業績承壓,不過如果把目光聚焦到行業和個股層面,還是能挖掘到不少結構性機會的,所以倉位不需要太低,可以做一些短期小的調整。比如國慶節前市場表現不佳,我們把倉位降到了七成左右,節後打算慢慢加上來。因為隨着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有所緩解,國內宏觀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四季度會選擇適度進攻。”
看多做多的私募機構將子彈“打”向了何方?多家頭部私募透露,目前倉位比較集中在新能源、光伏等中長期景氣度向上的領域。
清和泉資本投資總監吳俊峯表示,“一般行業的滲透率超過10%之後,會很快升至40%-50%,因此目前光伏和新能源處於行業景氣的主升浪階段,1至2年之內無需擔心估值承壓的問題,雖然這兩個行業今年受到了一些擾動,但這次新能源的革命是不應該錯失的重大機會,它的重要性不亞於十年前的移動互聯網,所以我們很堅定地持有這一板塊。”
北京一家百億級私募人士也透露,經歷過三季度的調整,部分優質公司具備了較高性價比。公司目前重倉新能源方向,以中長期視角進行佈局。
源樂晟也認為,國家對能耗的控制和未來“雙碳”(碳達峯、碳中和)的實施過程會對各產業產生巨大影響,如今只是初現端倪。從投資的角度來説,公司會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新能源、碳捕捉和儲存技術等方向,重視具有碳排放指標的企業,密切關注“雙碳”過程中企業成本上升帶來的各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