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港股市場上新股的破發率達到 64%,遠高於上半年的48%,以及2020 年的40%,包括知名的新經濟公司網易雲音樂、微博等。截至12月8日,共有 93 家企業已完成上市或正在招股,僅為去年同期的64%。
絕大多數的受訪券商認為,港股的頻繁破發與香港股市整體走勢低迷有關。明年預計港股市場依然波動,但可以關注其中的結構性機會。
新股破發屬於“正常現象”
靜待市場“爆款”
今年下半年以來,香港新股頻繁破發,包括知名的新經濟公司網易雲音樂、微博等。
為何今年這些新經濟公司無法重現美股市場的雄風?
銀河證券、興證國際均認為2021年下半年港股陷入熊市,市場信心和流動式雙降,拖低整體上市公司的估值。投資者願意付出的估值與企業願意上市招股的估值存在落差,而港股市場的流動性大為縮減,最終導致多間企業即使過了上市聆訊都會突然煞停並遞延上市,這導致了整體上市宗數及集資額大為縮減。
同時,據廣發香港高級策略分析師鄭新煌介紹,此前部分熱衷於加槓桿、借孖展資金認購新股的投資者近期在策略上出現了調整。即便仍然看好某些新股,也傾向於等到暗盤交易時段或者首日再行介入,以規避因認購不足而導致的“分配到的貨源>認購本金”的風險或者破發的風險。
這種擔憂進一步導致了新股認購資金規模的下滑,並引發了負反饋機制。因此也出現了部分擬上市公司一旦認為市場的認購難以足額,或者最終融得的資金規模無法達到此前的預期,便可能選擇暫緩上市。疊加部分科技互聯網企業考慮到跨境數據流動、VIE 架構等監管政策尚未落地等因素,也選擇了暫緩上市。
即便如此,鄭新煌仍然認為,這屬於正常的市場現象,不必過分擔憂。只要有“爆款”(即賺錢效應良好)的新股出現,氛圍可能就會出現扭轉,如 2019 年的魯大師以及 2020 年的農夫山泉——在這兩次新股熱潮出現之前,市場同樣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沉寂。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目前港股的新股市場較為低迷,但仍然吸引了一批獨角獸公司前來上市,並且獲得了不錯的市場認購表現,表明優質的企業仍然受到市場的追捧,擁有着“穿越牛熊”、抵禦波動的能力。
鄭新煌認為,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以及監管政策逐步完善落地的大背景之下,未來香港將會有更多優質的新股湧現,打新熱潮有望重現。
明年港股有哪些機會?
目前港股的估值水平和技術指標顯示出市場計入過分悲觀的預期,超賣的跡象較為明顯。
銀河證券預計,明年港股沒有很明顯的趨勢,但會很波動。新冠疫情,特別是變種病毒的出現,繼續會影響到全球經濟以及港股市場。美國利息走勢也將會是影響港股的一個最大因素,特別是美國通脹情況。在一個波動的市場裏,投資者需要更有彈性和靈活性,因應市場變化做出迅速的投資決定。板塊方面,可以留意一下國家政策支持的板塊,如環保減排、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新基建和新材料、半導體、先進製造和先進醫療等。
廣發香港認為,2022年,部分制約因素仍將存在,如發達經濟體因為滯漲不得不逐步退出寬鬆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收緊;以及發達經濟體的庫存高企、需求自高位回落而拖累中國的出口等。不過,中國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跨週期調節框架,在全球復甦放緩、各國央行被迫收緊政策之時仍然有穩增長的“子彈”,能夠有效地對沖經濟放緩的風險,因此在企業盈利方面無需過度擔憂。
從板塊來看,2022年隨着上游產能逐漸恢復,下游需求逐步回暖,此前部分受上游漲價影響比較嚴重的製造業和消費業有望迎來毛利率的觸底回升;傳統部門的槓桿率在經歷今年的大幅下行之後,有望迎來企穩的過程(包括基建投資的修復和地產的邊際企穩);針對科網板塊,應該注意正確地認知和理解監管政策給行業長遠發展所帶來的益處,在政策落地的同時逐步打消疑慮及悲觀心理,推動“情緒底”的反轉。此外,部分在今年受到政策扶持的行業,景氣度也依然在上升的過程之中,包括碳中和以及硬件方面自主可控的相關投資主題。
興業國際則表示,由於疫情比較反覆,每當病毒有新的變異種,又會掀起市場的恐慌,而資金又會去炒作新冠概念板塊;每當疫情稍為緩和,又或有疫苗的發現,市場的資金又會湧進經濟復甦塊,這類股份包括航空、旅遊、通關相關的個股。在疫情徹底消失前,這兩大概念的板塊仍有較大可能性會吸引資金輪流炒作。此外,另一大主題就是新能源板塊,全部都是圍繞碳達峯、碳中和這兩大重要的國家政策,這類股份包括側向新能源轉型的電廠、電動車企、環保能源等。
華興證券(香港)建議,在經過一輪下跌之後,有不少港股的股價已經明顯低於美股的價格,這對於長期看好中國市場的價值投資者來説,就是很好的投資機會。在市場低點時有膽量增加持倉,並懂得在高位迅速減持,在波動的市場中,這樣獲利的空間可以很大。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