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反催收”作祟 停息掛賬的新坑與舊招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財經

   “信用卡逾期別再拖了,儘快協商”“停息掛賬幫你接單擺脱電話短信催收”“幫你減免部分高息違約金”……在疫情的衝擊下,部分收入受到影響的信用卡持卡人面臨逾期、還款難的尷尬境地。在這一背景下,一項名為“停息掛賬”的方式悄然興起,北京商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這些操作背後都是“反催收團隊”的套路,表面上打着幫逾期信用卡持卡人解決債務難題的口號,背後實則是借套路割持卡人“韭菜”。

  有償服務“買一送一”

  “停息掛賬就是停息還款”,主攻信用卡債務諮詢業務的王悦(化名)比喻稱,“‘停息掛賬’就是把您賬單總欠款金額重新定製新的分期方案,後期固定按月還款,不會再增長利息和違約金。例如總欠款金額1萬元,能分12-18期左右停息還款”。

  在王悦的口中,“停息掛賬”是銀行信用卡中心推出的一項業務,相當於銀行二次放款,分期後主要的方式為按照固定月份還款。

  乍一聽,“停息掛賬”這一業務的出現對信用卡逾期持卡人是一大利好,申請成功既免除了罰息又延長了還款時間,同時還能減輕還款壓力,但奇怪的是,這項業務只能通過“反催收團隊”對接實現。

  “正常銀行不會針對個人辦理停息掛賬,需要專業的人來做。”“如果每個人都自己能處理,我們也不用幹了。”多位“停息掛賬”中介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説道。

  “停息掛賬”操作模式主要分為告知協商還款、等待銀行回訪電話、簽訂新合同三項,這些操作均由持卡人個人進行申請。第一步打電話給銀行,瞭解自己需要還款的金額,算好本金和利息以後,綜合自己的還款能力和銀行協商好每期還多少本金。第二步等待銀行回訪電話,如果涉及疾病、破產之類原因應提前開好證明。第三步和銀行簽訂方案,其中主要有三種形式,錄音、電子協議、紙質協議,記錄最後協商的欠款結清日。

  但實際操作並非如此。另一位中介張磊(化名)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因為要跟銀行談分期,所以需要有個逾期理由,可以寫自己或者直系親屬生病,或者開困難證明。“這其中最好操作的就是辦理病例,因為醫院有保護病人隱私的權利,所以銀行不會去查病例。但在銀行回訪的時候會核實一些信息,一般的人都沒辦法應對,所以我會教你怎麼談。”

  當北京商報記者追問具體談判協商方案時,多家“停息掛賬”業務辦理人士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是有償服務,服務一張信用卡的金額在800-2000元不等。還有的中介推出了“買一送一”活動,逾期5萬元以上的一張卡服務費為1888元,還可以附贈持卡人本人旗下的另一張逾期信用卡整體服務費用。

  收費達總欠款8%

  如果持卡人沒有信心和銀行進行交涉,這些“停息掛賬”業務人士還推出了“一條龍”服務,全權委託“律師”團隊進行操作。

  “我們這邊是法律公司,主要負責處理信用卡逾期協商分期還款案件,也就是委託協商。”“法律”顧問劉明利(化名)表示,他所謂的“全包”就是持卡人個人全權委託法律公司代表跟銀行進行協商。

  “法律公司主要是通過法律途徑介入跟銀行進行協商,所以銀行必須給您停息分期,持卡人未收到法院起訴的傳票前,都能保證協商分期的成功率是100%。” 劉明利向北京商報記者保證。

  “全包”的價格也貴出不少,通常為持卡人協商金額的10%+500元材料費,費用為前期付。還有“停息掛賬”人士推出了從前期介入到後期協商的流程套餐,需要由持卡人將電話卡郵寄,由所謂“專業人士”代為協商辦理,費用通常為總欠款的8%。

  在調查過程中,這些“停息掛賬”業務人士均向北京商報記者提到了律師函,這些律師函又發向哪裏?張磊介紹稱,“我們會向當地銀保監局遞交持卡人的一份申請,發一封投訴函,證明你確實遇到了一些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分期還款,然後銀行就會主動打電話要求和你分期了,我們和銀保監局直接對接”。

  當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表達了想辦理“停息掛賬”業務的意願後,張磊發來了一份客户信息收集表,持卡人除了要填寫姓名、卡號、查詢密碼、交易密碼、身份證號碼、住宅地址、單位地址等個人信息外,還要填寫緊急家屬聯繫人姓名與電話、緊急朋友聯繫人姓名與電話、配偶名字及電話等信息。

  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看來,此類行為不僅造成銀行信用卡業務利息損失、佔用客服資源,甚至不排除出現一些糾紛,同時也干擾了信用卡業務市場正常秩序;對於持卡人而言,不僅需要搭上一定“中介費”,如果“停息掛賬”不成還可能背上不良徵信。

  材料包裝痕跡明顯

  在這些“停息掛賬”人士的口中,銀行的審核制度彷彿成為了擺設,“一切皆有可能”“100%通過”成為了大力宣傳的噱頭,而這一業務是否真的存在,北京商報記者對北京等地區部分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進行了採訪求證。多位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否定了“停息掛賬”這一説法。

  “他們背後其實就是‘反催收團隊’在作祟。”一位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門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出現疫情之後他們就開始活躍起來了,也給銀行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基本上是以這種律師諮詢、服務公司的名義幫客户處理此類信息,但是大部分訴訟或投訴案例都是以客户敗訴為終結。”

  “真實的情況是我們也接觸了很多客户,他們一開始聽信了這種機構的話,交了錢然後發現上當受騙,後來又反過來找銀行。”而銀行從投訴信件中也可以看出“包裝”的痕跡,這位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門人士回憶,曾經連續收到了七八份監管轉發的投訴,經過核查後發現,這些投訴的筆跡、加蓋的郵戳都是一模一樣,明顯就能判斷出做了手腳。如果真的有第三方律師和銀行“打官司”,銀行也會核實是否有明確的授權。

  既然銀行沒有“停息掛賬”業務,那為何那麼多逾期的負債者總愛找這些“反催收團隊”進行協商交涉呢?究其原因,除了銀行和客户之間信息不連通之外,客户對銀行信用卡逾期的整體投訴流程不夠了解也是原因之一。

  根據一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公示的投訴流程,持卡人可以通過該行公佈的投訴受理途徑提出投訴;投訴處理單位在15日內做出處理決定並告知投訴人,複雜的投訴可延長至30日內做出處理決定並告知投訴人;投訴人對投訴處理結果有異議的,可自收到處理決定之日起30日內通過書面形式向投訴處理單位的上級單位提出申請核查。

  銀行信用卡逾期處理的投訴流程也絕非那麼冷酷,“銀行其實是最願意和客户本人進行溝通的”。另一位股份制銀行信用卡專員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這些所謂的‘停息掛賬’有償服務其實是違法的,還款協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銀行看到客户還款的誠意,並不是在推卸責任,如果客户確實存在資金週轉有困難的情況,那銀行都會對客户進行登記反饋。”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指出,要想杜絕這種現象,需要銀行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法律合規流程,減少自由裁量空間,堵住漏洞。

  “‘反催收團隊’的‘教程’內容多樣,既有這種‘逾期協商’,也有故意教唆逃廢債的,不論何種形式,都已經影響到了金融業務的健康運營,是擾亂行業秩序、阻礙行業發展的一顆‘毒瘤’。對銀行來説,應採用信息交叉驗證,對於話術、材料相近或類似的情形制定相應的預警及應對機制。”消費金融專家蘇筱芮如是説道。

  在惡意投訴不止、客户信息流通缺失的情況下,銀行也拓寬了相關訴訟方式的投訴渠道。上述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門人士透露稱,“為了減輕訴訟壓力,銀行已經成立了獲得法院認可的第三方調解中心,目的就是在客户和銀行未達成最終協議的情況下,客户可以通過調解中心跟銀行協商還款一事,最終出具具有法律效應的調解書,簡化了訴訟流程,幫助客户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