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家説:印度經濟出現創記錄的下滑,該國的復甦之路將會很漫長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財經

    據CNBC報道,預計印度經濟將在截至9月份的第三季度有所改善,而此前三個月,印度的經濟出現了創紀錄的下滑。不過,分析人士説,印度的復甦之路還很漫長。

    報道稱,印度將於週五公佈7 - 9月份(即第二財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這個南亞國家的財政年度從4月開始,到次年3月結束。

    接受路透(Reuters)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截至9月份的這個季度,印度經濟收縮了8.8?他們預計,GDP在10月至12月這一季度也會下降,然後在明年1月至3月之間會增長0.5?

    如果週五公佈的GDP數據像普遍預期的那樣顯示出收縮,那麼印度將陷入技術性衰退——即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賈漢吉爾·阿齊茲(Jahangir Aziz)表示,該行對印度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普遍預期要樂觀一些。

    他週五在CNBC的“亞洲Squawk Box”節目上説,“我們認為收縮幅度在7.5?8?間。”他解釋説,高頻數據顯示,印度經濟的降幅略好於經濟學家預期的8.8?

    他説,“這是一種改善,但要實現全面復甦,甚至試圖恢復過去六個月失去的增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永久的傷痕

    當冠狀病毒大流行襲來時,印度經濟已經面臨着消費者需求減弱和銀行業長期困難的挑戰。為了減緩冠狀病毒的傳播,該國在3月底到5月間進入了全國性的封鎖狀態。

    這從本質上導致了私人消費和投資需求的崩潰,導致了大量就業和收入的損失,從而產生了不確定性,使得人們進一步削減了支出。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印度經濟學家庫納爾·庫馬爾?昆杜表示:“多數國家採取了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混合應對方式,而印度的應對方式主要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力度較小。”

    近幾個月來,印度宣佈了幾項政策措施,包括去年10月為提振經濟而出台的一項近1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但經濟學家基本上不為所動。

    摩根大通的阿齊茲表示,包括其他國家在內的所有決策者都在關注這場大流行病是否會給他們的經濟留下永久的傷痕。他説,按照印度目前的發展軌跡,到2021年底,這個南亞最大的經濟體離沒有發生大流行前的經濟情況還有一段距離。

    阿齊茲説:“我認為,對永久性創傷的恐懼是讓幾乎所有決策者夜不能寐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印度當局只有相當微薄的財政支持,最終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讓這道永久傷痕變得比原本應該更深。”

    復甦之路“艱難”

    昆杜在一份報告中説,“不充分的財政應對措施”導致封鎖未能使感染曲線變平。他還表示,這些措施可能會拉平經濟復甦曲線,因為預計只有少數措施會立即產生積極影響。

    他補充説,他預計印度的復甦之路並不平坦。雖然一些企業和機構將變得更加強大,但其他更多企業——包括非正規部門的大多數微型、中小企業——即使在中期也將舉步維艱。

    昆杜寫道:“就絕對而言,我們對印度的中短期宏觀經濟狀況相當悲觀,但我們對長期前景更有建設性。”相對而言,他補充道,“儘管現在的經濟增長潛力減弱,但印度仍有可能成為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上個月在其貨幣政策聲明中説,製造業,尤其是非耐用消費品,以及客運車輛和鐵路貨運等一些服務類別,已在第二季度逐步復甦。印度央行表示,農業的前景也很強勁。

    不過,一些經濟學家認為,GDP可能會低於工業部門所暗示的復甦水平,原因有幾個。

    瑞穗銀行亞洲和大洋洲財政部經濟學家Lavanya Venkateswaran在週五的報告中説,“儘管重新啓動物資供應方面的生產較為容易,但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這種需求的復甦仍然較為緩慢。

    她説,“更嚴重的是,由食品引發的相關成本推高了通脹,這進一步削弱了人們可自由支配的消費能力。其次,無法控制疫情的爆發也意味着,導致印度國內服務部門在常態化進程中仍然受到更多的阻礙。”

    Venkateswaran解釋説,印度的灰色經濟也受到了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沉重打擊,這場大流行抑制了經濟的整體復甦,因為非正規部門面臨着更加嚴峻的財政和現金流問題。

    印度報告的冠狀病毒感染人數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數據,這個南亞國家報告的累計新冠肺炎病例超過926萬例。雖然病亡人數超過13.5萬,但印度的康復率仍然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