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 (ID:caijingEleven),作者:徐沛宇,原文標題:《油價暫時回落,高油價週期仍在持續》,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國際原油價格在過去兩週回落了近一成,相應的中國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於6月28日24時下調。但是,這並不代表油價已轉入下降週期。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上漲約50%,美國、中國以及歐洲多國的成品油價格都處於歷史最高位。業內認為,俄烏衝突只是高油價的一個導火索,全球油氣上游領域連續八年的投資低潮是此輪高油價的核心原因。除非發生全球性的需求大衰退,否則國際油價將在兩三年內持續高位。
自2013年美國頁岩油氣開發獲得成功以來,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投資連續下滑——從2014年的8900億美元,已降至2021年的3510億美元。目前,這股投資乏力的勢頭仍在持續。
除了投資低迷這一長期因素,短期內的供應短缺也助推油價持續高位。由於俄羅斯被制裁導致其石油產量下滑,全球石油供需缺口進一步被拉大。目前只有沙特、阿聯酋和伊朗等幾個國傢俱有增產的潛力,但對於需求的增長來説供應仍不夠充足。
從需求端來看,《財經十一人》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美國的貨幣政策只能在短期內抑制石油需求,全球能源轉型的步伐也尚未對石油需求造成實質性的削弱,因此這一輪高油價週期仍未看到轉折點。
國際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研究總監Sushant Gupta對《財經十一人》表示,預計2022年第三季度布倫特原油均價為117美元/桶。到2022年第四季度,油價將面臨下行壓力。但一直到2023年,國際油價都將保持高位波動。
上游投資低迷已持續八年
在美聯儲加息以及拜登政府的不斷打壓下,國際油價在近半個月裏從超過120美元/桶回落至110美元/桶附近。業內普遍認為,近期油價回落只是短期內的波動,導致本輪高油價的核心問題並未得到實質改善,供需矛盾仍在加劇。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能源研究員左前明對《財經十一人》表示,貨幣金融環境不是影響本輪油價的根本原因,美聯儲歷史上的多次加息都沒能改變高油價。本輪高油價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國頁岩油氣革命成功之後,伴隨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全球資本從油氣上游領域大撤退,油氣開發新增產能非常有限,資源接續乏力。
在過去十年中,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上游領域波動巨大。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2014年,全球油氣上游投資達到最高水平近8900億美元;隨後,國際油價暴跌,2014年至2016年間,油氣上游投資下降了45%以上;2019年至2020年間,由於新冠疫情蔓延,相關投資又下降了30%。
油氣上游領域的投資分為勘探和開發兩大方向,勘探方面的投資下降比開發更大。總部位於挪威奧斯陸的諮詢公司睿諮得能源(Rystad Energy)認為,石油公司目前在探勘上正在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精挑細選。全球勘探支出已經度過了高峯期,從2010年代初的超過1000億美元/年降至2021年的400億美元左右。預計各大石油公司在勘探方面的支出將繼續保持謹慎。
油氣產量的穩定和增產則需要在開發方面不斷投資,尤其是非常規油氣資源。睿諮得能源報告稱,如果不鑽新的開發井,常規油田的產量將下降20%,緻密油資產的產量將下降45%。
2022年,全球上游領域的投資略有回升,但仍然低於新冠病毒爆發前的2019年,投資低迷的趨勢並未扭轉。同時,由於成本上升和通貨膨脹,新增的投資對新增油氣供應的貢獻並不大。
國際能源署(IEA)今年6月發佈的《2022年世界能源投資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油氣上游領域的總投資將比2021年回升10%左右,新增的投資以美國石油公司和中東的國家石油公司為主。但是,只有中東的國家石油公司在上游的支出高於2019年,其他所有石油公司的投資與2019年相比都將下降。全球2022年油氣上游領域的整體投資比2019年低20%左右。
IEA稱,自2020年以來,由於供應鏈壓力、專業勞動力和服務市場緊張,以及能源價格上漲對鋼鐵、水泥等基本建築材料的影響,油氣上游成本已推高了25%以上。2022年全球油氣上游領域新增的投資裏,近一半會被更高的成本所吞噬,而不會帶來額外的能源供應能力。
展望未來,投資低迷的趨勢仍將持續下去。左前明説,全球主要國家都在積極推動碳中和以及能源轉型,因此,儘管油氣價格在上漲,但化石能源企業對主業的投資意願依然非常低迷。再加上外部融資環境惡劣,許多資本紛紛撤出了化石能源領域投資。這一系列因素使得油氣產能新增的時間一再推後,拉長了這一輪能源大通脹的週期。
油氣上游領域投資下降的同時,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正在快速上升。然而,可再生能源對全球能源供應的增長並不顯著,可再生能源從整體上尚未能替代油氣等化石能源。
中化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能全對《財經十一人》表示,2010年至2019年的十年間,不包括傳統生物質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最終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僅增加2.7個百分點,2019年僅佔全球最終能源消費總量的11.5%。自1990年以來,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了70%,但可再生能源在最終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一直卻保持着穩定。
“到今天為止,化石能源仍然是絕對的主力。”王能全説,在未來三五年內,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可能性都不大,人們不能對新能源的發展太過樂觀。全球能源需求還處於增長的過程中,新能源供應連需求的增量都難以滿足,現在寄望於可再生能源實質性地替代油氣還太早了。
油價將持續高位波動
對於一個已經勘探好的待開發油田來説,從做出投資決定到生產出可銷售的原油,至少需要兩到三年時間。若是一個尚未勘探好的區塊,產出更是遙遙無期。因此,短期內全球石油產業增產的潛力,只在於那些可快速恢復的閒置產能。而除俄羅斯外,大部分閒置產能都來自歐佩克國家,主要是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科威特。
俄羅斯出口石油佔全球石油出口量比重在12%左右,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但是俄羅斯由於被美歐制裁,石油產量處於下滑通道。據伍德麥肯茲統計,目前俄羅斯的產量已經下降了約100萬桶/日。
而歐佩克國家的增產潛力在短期內並不樂觀。到2022年8月,歐佩克此前制定的減產計劃將結束。Sushant Gupta認為,歐佩克在此之後可能會計劃提高產量。但是其產量會低於其目標水平,比如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等國,由於停產和原油盜竊,維持或增加產量的難度較大。
國金證券近日發表的研報稱,今年二季度原全球油日均供需缺口約為43萬桶。結合歷史經驗及未來供需演繹來看,中性情景下,今年全球三季度原油日均供需缺口有望擴大到150萬桶。悲觀、樂觀情景下,對應的日均供需缺口或分別為-42、343萬桶。相應的3種情景下的油價水平分別為105、127、146美元/桶。
歷史數據表明,全球可用的剩餘石油產能與市場緊張程度、油價密切相關。美國能源信息署(EIA)6月21日發佈的《全球剩餘原油產能》報告顯示,2021,非歐佩克國家每天有140萬桶剩餘產能,其中約60%在俄羅斯。截至2022年5月,由於俄烏衝突,俄羅斯的所有剩餘產能都被淘汰,其他非歐佩克產油國的剩餘石油產能也在下降。
該報告稱,截至2022年5月,非歐佩克國家的生產商約有28萬桶/日的剩餘產能,與2021相比下降了80%。歐佩克的剩餘產能則從2021的540萬桶/日下降到300萬桶/日。總的來看,2022年5月全球剩餘原油產能不到2021平均水平的一半。
EIA定義的剩餘產能是指,可在30天投入生產並持續至少90天的最大現有產能。剩餘產能越少,國際油價可能就越高。
從需求端來看,除了疫情之後經濟恢復對石油需求的增長,各國對能源供應安全的重視也將在短期內刺激石油需求。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創始院長李寧近日在“新形勢下能源安全挑戰與發展路徑展望”研討會上表示,在多重危機衝擊下,能源安全上升到了各國危機應對的置頂地位。各種化石能源的需求和消費會在中短期內有所提升,以保障能源供應和維持經濟運行。
左前明認為,俄羅斯產量下降、美國頁岩油增產緩慢、中東閒置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國際石油市場供需緊張的程度將加大,油價還會再次上漲。預計未來三到五年,都是高油價時代。
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供應中斷和需求強勁將共同推動油價上行,布倫特原油價格將有可能在下個季度進一步上漲20%,達到約150美元/桶。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 (ID:caijingEleven),作者:徐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