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是許多投資者熟稔於心的一句話,也是不少投資新手選擇涉足股票、債券等投資的原始驅動力。相對於老一輩投資者,一些年輕人對主動理財越來越感興趣。也因為其中夾雜進部分青年因素,理財市場出現了“飯圈化”現象。
所謂“飯圈化”,最早出現在文化娛樂領域,指因有共同喜歡的事物或人物,“粉絲”們共同建立起來為其應援的圈子,狂熱、衝動、個性化等感性因素是“飯圈”內“粉絲”們的特徵。而基金經理和基金購買者之間,則應是基於判斷和信任,建立起實打實的商品交易關係。將“飯圈文化”套用到須以理性、謹慎為底色的投資理財領域,自然產生了更多不確定性和非專業性。
理財“飯圈化”的成因之一,是我國大多數普通投資者缺乏金融知識和理財意識,面對層出不窮的理財產品與互聯網投資渠道,部分投資者的投資意願與投資技能存在“錯位”,對投資者財商教育的有效供給不足,供給匹配性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還有一個原因是,作為基金投資主力軍的“90後”具有多元個性。部分年輕人跟風和聽從所謂專業人士的意見來進行決策,這種感性投資,既缺乏專業化、體系化的思維,也容易盲目陷入“跟着明星基金經理就沒錯”的陷阱。
常言道,“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投資理財何嘗不是如此?投資有一定的專業門檻,投資者需要具備基本的金融知識、理性的心態,應該對自己的資產情況有理性的判斷,既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也不要盲目“追漲殺跌”,那種“押寶”式投資的做法,被所謂“明星投資經理”的光環迷住了眼睛,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完全無視投資市場潛藏的巨大風險,實不足取。對此,監管部門要強化管理,健全投資市場法規,加大投資者風險教育,引導培養成熟理性的投資者,並依法打擊市場欺詐行為。
廣大投資者尤其是青年投資者,一定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做好收益預期管理,摒棄一夜暴富的“賭博”心態與盲目崇拜的“飯圈化”思維,用長遠眼光理性看待投資理財。應正視並接受投資者教育,逐步提升自己的財商素養,穩紮穩打,理性投資。(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