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Q1可能是近五年以來最魔幻的財報季。
新冠肺炎衝擊下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營收出現斷崖式下跌的酒旅航空,也有因為宅經濟受益的遊戲、娛樂、在線辦公。
而對於消費信貸行業來説,情況還要更加複雜一些,人們收入受到影響,考驗着企業的風控管理,宏觀經濟下行,卻也更需要內需提振和紮實有效的金融支持。
被視作行業領頭羊的樂信於6月4日發佈了最新一季財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窗口。
樂信數據顯示,一季度平台促成借款金額341億元,同比增長341億元,同比增長69.5%,超過此前320億元人民幣的目標預期。
用户數據方面,截至一季度,樂信用户數達到8420萬,同比增長99.7%,用户數量和增長速度均為歷史新高,並且領跑行業。同時,授信用户數和單季活躍用户數分別為2070萬和640萬,同比增長78.9%和99.1%。
在這些主要指標上,樂信都實現了不錯的增長。
01 疫情之中的穩健經營
和許多美股上市公司一樣,樂信在本季度財報中採用了新會計準則 ASC 326,數據顯示,樂信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9%;淨虧損為6.78億元人民幣。
首次出現虧損的原因是由於對新會計準則的應用,以及由於疫情原因,樂信額外做出增加疫情特殊專項撥備9億元的決策所導致,不能簡單地與舊口徑下的數據直接做橫向對比。
對於ASC 326準則周天財經此前也做過分析介紹,美國財會準則委員會的調整出發點是希望讓金融機構進行更加務實的信息披露,按照金融工具整個資產壽命期限,來評估可能產生的信用風險和減值可能,即所謂的“一步減值”。本質上改變的是收入和信用損失的確認時間點,對公司實際的經營沒有影響。
簡單來説,從公司角度出發,由於公司在確認收入的時候不再剔除掉計提的撥備部分,因此導致了新準則下收入數字會上升。與此同時,由於在成本中多出了計提的或有負債壞賬準備金額,所以同時也對企業的盈利「數字表現」產生影響。
對於樂信來説,新準則下收入增加了約6.8億元人民幣,如果剔除掉這部分影響的話,樂信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8.2億元,和去年同期的17.7億元基本持平。
也就是説,疫情確實也對樂信在營收上造成了一定衝擊,但考慮到樂信為受到疫情影響的商户主動減免各項息費、服務費共計3.4億元,營收增速放緩也在情理之中,且樂信一季度營收實際上超出了華爾街預期。
另一方面,由於樂信一次性計提的疫情撥備高達9億元,也直接導致了利潤數字上呈現出了虧損。
如前所述,因為這些錢實際上是對未來可能的資產影響作出的預留,裏面有企業主觀判斷的因素,之後會根據實際發生情況“多退少補”。因此樂信現在一次性撥備9億元,某種程度上反應了其穩健經營的價值取向,並且也有助於看空情緒的提前釋放。
實際上,在新準則下因為壞賬撥備的原因,花旗、富國等大行都因為口徑調整出現了一季度利潤數字大跌的情況——比如花旗就因為在撥備上預備了49億美元,從數字上看淨利潤同比下滑了46%,但股價在最近兩個月持續走強。
從實際的經營層面看,樂信也體現了相對務實的經營風格。
一季度由於疫情原因,樂信減少了在營銷費用上的投入,2.4億元人民幣的營銷費用環比19Q4的5.2億元下降了53%。
在市場整體資產質量下降的背景下,這樣的策略調整有其現實意義樂信一季度M3逾期率2.57%,一季度新增資產FPD7逾期率為3.7%,都因為疫情原因出現了短期上升。不過隨着國內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活動逐漸恢復,樂信表示FPD7逾期率已經降至2.77%,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並且二季度的M3逾期率也有所好轉。
整體而言,樂信在疫情之中的挑戰,主要來自於行業整體風險的短期上升,但通過長期以來的經營佈局,樂信對風險因素進行了有效控制。
而從長線角度來看,樂信在控制營銷費用的同時實現了用户數量的高速增長,享受到了頭部平台的聚集效應。
樂信能夠在波動的經濟環境中經受考驗,仍然實現核心指標的穩健增長,來自於其紮實的“基本功”。
首先是在業務佈局上的多元協同。樂信營收由兩個板塊構成,公司線上直銷及服務收入以及金融服務收入,後者又細分為利息與金融服務收入,和貸款撮合與服務收入兩部分。
儘管在疫情之中電商業務出現了一定下跌,但是樂信消費特權會籍卡“樂卡”卻增長態勢良好,截至一季度末,樂信付費會員產品服務近200萬人次,復購率達到63.5%。
沒有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業務保持多元和相互協同的關係,讓樂信有了更強的抵禦風險能力。
其次是樂信在研發上的長期投入。一季度樂信在研發投入上達到1.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5%,研發投入、研發人員佔比在同行業保持領先地位。
其自研的“靈犀”AI智慧平台、“鷹眼”智能風控引擎、“蟲洞”小微金融資產處理技術平台等核心技術系統,對業務高質量增長起到了底層支撐。比如“鷹眼”的訂單自動化審核率提升至99.8%,“蟲洞”資金資產匹配成功率超過95%。
最後一點則是樂信在經營上着眼長期的價值取向。
樂信在一季度對生態商家減免息費,並針對消費復甦舉辦多場促銷活動,對外發放2500萬元購物補貼。同時旗下樂信公益基金通過壹基金、深圳市慈善會捐贈1500萬元人民幣用於抗擊疫情,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這些動作在短期內會使得賬面數字受到影響,但企業經營無法脱離經濟環境,整個產業鏈條相互扶持,共同走出困境將更有助於長期增長。
目前,整體環境已經顯示出向好趨勢。肖文傑透露,樂信業務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二季度預計促成借款金額超過38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6%,將回到規模化盈利軌道,有信心完成全年1700~1800億元的目標。
03 疫情加速洗牌,長期利好持續釋放
冬天更見真本領。
前面我們提到,樂信的樂卡業務顯示出“第二曲線”的潛力,而某種程度上來説,樂信在樂卡上的佈局,乃至其背後的“新消費戰略”,也正是區隔樂信與其他互金企業的關鍵所在。
疫情之後各地政府通過派發消費券拉動經濟增長,還有最近幾天“地攤經濟”一下子火了起來,這些都顯示出,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提振內需將會是最重要的一台引擎。
樂信正因此受益,財報顯示,樂信線上線下分期消費業務均出現大幅增長,線上線下消費場景交易額達105億元,同比增長337%。其中線下交易額達93億元,同比增長1239%。進入二季度以來勢頭並未放緩,會員消費人數、次數、金額三項指標4月環比3月分別增長141%、260%和846%。
財報電話會議上,樂信表示“樂卡肯定會最終成為今年客户獲取策略的核心部分”,原因在於就目前觀察看,在樂卡上的廣告投放有更好的 ROI,同時樂卡的業務形態也能夠有更好的用户粘性。
新消費,將為樂信的長期增長提供穩定動能。
另外一個長期利好來自於監管政策落地。
銀保監會日前發佈《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首次對助貸業務進行規範,明確了互聯網貸款合作機構的定義以及准入標準。
靴子落地,對於行業發展來説無疑是皆大歡喜的好消息——銀行能夠完全放下擁抱互聯網的心理壁壘,而對於金融科技企業來説,也對經營界限、合規標準達成共識。同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鼓勵通過金融科技降低綜合服務成本,將金融血液注入到實體經濟中去。
這些跡象都表明,金融科技是時候回到價值發掘的層面上來了。合規的、科技的、真正能提升運轉效率的企業,將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紅利。而最近幾年一直處在壓抑之中的互聯網金融,也將會迎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