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是交易型開放式基金的簡稱,中國絕大多數ETF都是指數型,投資標的物表面是指數,其實是一攬子股票。如果你買了一份ETF指數基金,就相當於你打包買了一堆股票。
懶人專用,專業外包,價值投資,風險分散,符合剛剛退休的巴菲特老爺子的投資理念。
如果把這套投資理念用在房地產行業裏,你會怎麼挑選呢?
我們可以按照激進型,穩健型,成長型,概念型,投機型,情懷型,家族型等來進行分類,每個投資組合,控制在四到五家公司,儘可能以上市公司與擬上市公司為主。
我先給一個版本組合,可能與你想的不太一樣。當然每個人的版本都會互不一樣。
激進型地產ETF
恆大,泰禾,新城控股,綠城中國
這個組合,以恆大為龍頭,負責保證這個投資組合在規模上達標,不能太小了。它的入選理由,除了大,還有高槓杆的財務與經營策略,以及,凌厲到令所有人膽寒的價格戰。恆大的分紅也是一個糾結點,外界分歧比較大。投資者沒有誰不喜歡分紅,但是,當你一邊高成本融資,一邊大手筆分紅時,真正的投資者是有心理陰影的,更何況大量的分紅進到了許老闆的口袋。
泰禾進入組合,人神共知,不解釋,若倒不了就是一把逆襲的高級傳説。
新城控股雖然實際控制人道德淪喪,觸犯法律底線,但坦率説從各路公募到民間私募,擁躉不少。我個人不太看好它,最後一次行業八強的論斷也是一勺言首次給的,去年賣項目,回籠了一百多億,救了賤命,但它的問題主要是在今後兩年浮現。商譽、政府關係與核心票倉城市的割肉,會在未來的時間裏持續殺傷它,商業模式本身也沒有足夠高的護城河。它進入組合的理由是,資產包裏有商業。去年10月至今,新城死裏逃生後又開始吹牛了,疫情給了當頭一棒。商業今年雖是烈性毒藥,但是我大A股的信仰是,利空再多,出盡了就是利好。
綠城中國買地兇猛,為自己掙到一張門票。但是,市值與利潤率是硬傷。有趣的是,綠城的央企股東背景與產品兑現能力,提供了風險對沖。這種有好有差的特徵,是一個投資組合恰好需要的。
穩健型地產ETF
萬科,中海,龍湖,金茂
這個組合,以萬科為龍頭,在規模、利潤與負債率上,萬科似乎實現了不可能三角。有它壓陣,會吸引一批風險偏好不太高的投資者。它的分紅穩定,是公募與機構專用標配,是樓市指數的晴雨表,但另一面是,指望有超越式機會可能性不大。未來數年,分拆概念可以期待一下。
中海的權力結構已經基本開始穩定,以顏建國為圓心,蘇州背景高管開始崛起,未來會形成新一版權力地圖。但是,穩定的另一個挑戰是業績。業績上不去,兑現不了,再洗牌不過是時間問題。中海吃了上一次大調整的虧,我們看看這次時間紅利能有多長。不過,總體而言,中海的豪門底藴是在線的。從北京看,產品對市場的閲讀能力還可以,也不較勁,出貨第一。
龍湖在吳老師的迴歸控盤下,安全第一,發展第二,賽道清晰,目標遠大,但是,總體而言,在2500億元的盤子裏,想提前玩轉大乾坤,總歸受限。長租維持,商業遇到壞天氣,入股了綠城物業,追求協同效應,謎之操作。在一二線優質土地市場上,龍湖的身影已經無法與前幾年相比。總體而言,龍湖給人的感覺是穩字當頭。
戰場下沉是金茂過去兩三年的主要看點,這推漲了它的規模。作為央企地產子平台,它天然會收到母公司負債率的限制,給你開口子,你才能放大槓桿。沒有人會擔心央企金茂的流動性風險,即使評級機構調高信用評級,也沒有太大影響。一個現實的問題是,隨着市場下沉與產品線稀釋,核心IP金茂府日趨大眾化,口碑紅利與品牌溢價能否維持。金茂要想跳出這一榜單,需要營造第二款IP。
成長型地產ETF
世茂,建業,佳兆業,金科
15強裏,世茂集團的增長慾望超過了同行。為此,它們在土地市場上做了許多貨值準備,沒有疫情干擾的話,今年世茂的行業規模排名可能進一步提升。它品嚐過規模的滋味,也吞下利潤的苦水,因此捲土重來時,相當令人信服。而且,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世茂是靠着資本與一個並不豪華的職業經理人羣體實現了迴歸。沒有太多的職場緋聞,也遠離了人事動盪,它能進入這個組合,主要原因是它對名次展示了不俗的野心。
建業令同行吃驚。在一個人均房價5000元的人口大省,實現了全口徑千億銷售額。規模、全產品線、口碑與客户忠誠度共存於這家省域公司。這為它未來的出圈與規模擴張,都提供了燃料。總體而言,建業是藍籌陣營裏一個被低估的公司,也是一個被主流媒體關注不足的公司。
佳兆業過去幾年,從生死線上觸底反彈,重新成為美元債市場上的常客,利率一路走低。捧着一個深圳金飯碗,佳兆業的未來,讓投資者不能小看。過去半年多,它迅速完成了管理層的核心人士替換,二代上場,張華綱輔佐,郭英成依然年富力強。這個成長組合裏,佳兆業的出現,讓珠三角故事的色彩進一步濃厚。總體而言,佳兆業還不能被稱為一個全國化擴張的公司,它對珠三角市場之外市場水温的探測能力,還要提高。未來,我對它的期待是,看看未來會有哪些背景的各路才俊加入進去,如此才有大未來。
金科以川渝代言者的角色出現在組合裏。但是,它進入組合的真正理由是,它通過對新城控股地塊的收購,加碼了長三角三四線城市的存在。過去幾年,黃紅雲在與孫宏斌的扳手腕比賽裏,耗費了太多氣力,從資產騰挪到內部治理調整,都呈現出防禦特徵,忘掉了發展才是硬道理,進攻才是最好防守。現在解除了股權風險後,我們看看它是快馬加鞭,還是一瀉千里。
如果你特別信服深圳,押注珠三角,以及偏愛特定的區域市場,這個成長組合,值得你擁有。
強概念地產ETF
華夏幸福,金地,碧桂園,融創,貝殼
華夏幸福是園區與產業賽道的明星,未來產業概念只多不少。平安與吳向東入局後,商業地產與一線地產這兩個新賽道會隆起。
金地靜悄悄地也成為園區產業賽道的大玩家,只不過與華夏幸福不同,金地的產業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客户以500強客户居多,後者主要集中在環都市圈的縣市級城市,它的業務與商業模式要比金地更復雜。回頭我會寫一寫金地的產業,目前這個水面下的公司由張晉元負責,值得期待。
碧桂園與融創一樣,已經大而不能倒,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拆分概念很強。碧桂園其實已經拆出去了物業與教育板塊去上市,碧桂園服務的市值已經突破了1000億元,佔到了母公司市值的近一半。
相比之下,融創的拆分還沒有真正發生。但是,我相信它一定會發生。今天的融創,在連環買買買後,已經具備成為一個有能力承載內需消費升級的平台型公司。人們會為融創的銷售與併購而印象深刻,但是它只是融創的當下,未來才值得被估值。
貝殼也具備ETF特徵,如果你想買入中國存量房市場的機會,從交易服務,資產管理到家裝市場,你現在就買,由於它的這個ETF特徵還沒有完全展現,還處於初級階段,因此,價格還算便宜。
其他投機型,家族型地產ETF,每個人也都可以給出版本。這次先不提了。
一個ETF的強烈指徵是,業務要多元組合,平台特徵,通道概念,具備對一條產業鏈的俯視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看,地產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吳建斌老師説,地產現金流過5000億元之後,企業才有資格來談多元化。按照這個標準,很多開發商都過於自信了,1000-2000億元,就已經開始放飛自我了。
但是,在互聯網行業,有時候,你買入一個公司,就相當於買入了一個賽道的ETF。因為,它規模夠大,鋪的戰場也更大。
比如,騰訊已經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ETF,社交,電商,遊戲,雲,產業互聯網,都有佈局。
ETF的本質就是一張船票。這張船票之所以貴,是因為它的精密零部件與手工打造很值錢。每個零部件都是高度精密地咬合在一起,光這個手藝活,就耗時經年,沒有足夠的投資閲歷與審視佈局的眼光,是搞不定的。
但是很可惜,這個現象還沒有在地產行業真正出現。你只能帶着一點情懷或者一些憧憬,鼓勵他們成為你期待的樣子。
歡迎留言交流。
歡迎添加微信 ice010913,請務必註明姓名,公司與職務。感謝支持一勺言
推薦閲讀:
董小姐|兩個有趣的跨界跳槽
董小姐|一瓢冷水
董小姐|處理結果與連鎖反應
一勺言|信仰充值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