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臉不認人!無利可圖後 全額清倉!“遮羞布”被徹底撕破?

翻臉不認人!無利可圖後 全額清倉!“遮羞布”被徹底撕破?

文末有端午節活動中獎名單

文/Doris

29天火速過會,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在迴歸A股市場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週一,中芯國際正式拿到科創板批文。這意味着,這家港股上市的大陸最牛芯片巨頭,迴歸A股發行可以隨時啓動了。

有機構預測,中芯國際在科創板估值最高或會逼近6500億。

但是,就在同一天,A股上市公司兆易創新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芯技佳易自2月起陸續擇機出售所持中芯國際H股股票。目前已出售所持全部中芯國際H股股票,總交易金額摺合人民幣約7.76億元。

在外界對中芯國際一片看好的情況下,兆易創新卻選擇了全額清倉,為什麼?

翻臉不認人!無利可圖後 全額清倉!“遮羞布”被徹底撕破?

兆易創新官方給出的原因是:應公司資金規劃要求,為優化公司資產結構,減少賬面金融資產比重。

官方給出的原因不無道理,但是最可能的理由,就是兆易創新已經不需要中芯國際了。在當初購入中芯國際股票的時候,兆易創新給出的理由正是為了開展多層次戰略合作。

芯技佳易是在2017年底以每股10.65港元價格,認購中芯國際0.50億股,佔中芯國際總股本的比例少於5%。

彼時,兆易創新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與中芯國際有着長期的良好合作關係,子公司認購中芯國際股份是為了進一步開展多層次戰略合作。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2017年,兆易創新收購中芯國際股權時,即把這部分股權劃分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有意避免中芯國際股價變動對淨利潤造成影響,這意味着,兆易創新是把這次收購定義為戰略投資而不是投機,並且打算長期持有。

兆易創新為設計企業,對晶圓代工廠依賴程度比較高,各大芯片設計企業(如卓勝微、韋爾股份、全志科技等)的存貨週轉率都是很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與代工廠協作效應差。

兆易創新當時收購中芯國際部分股權,可以加深兩個公司間的協作關係,有利於提升兆易創新產能的靈活性,從而提高存貨管理水平。

但是為什麼在這個節骨眼,兆易創新反而選擇“拋棄”中芯國際?

翻臉不認人!無利可圖後 全額清倉!“遮羞布”被徹底撕破?

首先,兆易創新在2020年清倉中芯國際,不虧。

2019年,中芯國際股價盤整向上,並延續至2020年。

其中,從2019年5月28日的9.76港元/股,到9月20日的11.06港元/股,再到2020年2月14日的17.92港元/股,一路向上突破。於是,兆易創新讓芯技佳易自2月起“陸續擇機”出售中芯國際。

接下來的事眾所周知。

5月6日,中芯國際向上海證監局提交輔導備案登記材料;6月29日,證監會向其下發上市批文。

短短29天,中芯國際“跑出”科創板上市“芯”速度。與之對應,其股價進一步上揚,6月12日到26日,僅10個交易日暴漲52.45%,6月29日早盤更創出28.85港元/股的歷史新高。

可以想見,兆易創新把握住良機,“高位”減持,終將超60%的利潤收入囊中,雖然價格與現在的高位相差甚遠,但落袋為安,兆易創新已經實現不小的收益。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兆易創新的業務在掉頭,已經不需要中芯國際了。

翻臉不認人!無利可圖後 全額清倉!“遮羞布”被徹底撕破?

兆易創新買入中芯國際的時候,因NOR Flash門檻和毛利低,市場規模僅30億美元,行業逐步失去吸引力,國際龍頭紛紛退出轉向高精尖領域,NOR Flash市場在2017年出現供應短缺。

此時,一門心思專注NOR Flash業務的兆易創新,通過戰略持股代工大哥中芯國際的方式,獲得穩定的產能。

三年後,兆易創新以約NOR全球市場20%的份額,獲得超過1000億人民幣的A股市值,這已是NOR全球市場規模的5倍。

在這種背景下,撐得起如此大的市值需要更新的故事。

在整個半導體存儲器產品中,佔比最大的是DRAM動態存儲器,達到58%的比例,整體規模約為900-1000億美金;第二大的是NAND Flash,約有500億美金的規模;NOR佔比2%,規模為30億美金,約人民幣200億。

由於市場的容量的差異,NOR的吸引力在減小,兆易創新也將目光瞄準了市場規模更大、毛利率更高的DRAM市場,並在今年六月初完成DRAM項目的定增。

但是,中芯國際在若干年前已全面停止DRAM的生產,繼續持股已不符合兆易創新的“需求”,及時在高位兑現中芯國際、優化資金或是最佳選擇。

DRAM項目共需投入資金40億元,大致來看,兆易創新目前手握約70億元現金,包括42億元定增資金、20億元原有資金、以及8億元出售中芯國際股權資金。

剔除DRAM研發相關的費用後,即使不考慮中芯國際的8億,兆易創新也依然手握22億元現金。

翻臉不認人!無利可圖後 全額清倉!“遮羞布”被徹底撕破?

如果兆易創新僅是需要流動資金運營原有業務,應該是不需要如此大體量的運營資金的,而公司如此着急迴流中芯國際股權款,很有可能是有其他的未披露的投資決策。

當然,也有可能向DRAM的進軍並不是那麼容易。

據智研發布報告,2018 年,全球DRAM市場上中國佔比高達 42.8%,但自給率幾乎為零!

目前的DRAM市場上,幾乎完全由韓國三星、韓國海力士、美國美光三大企業全部瓜分。

這意味着DRAM存在巨大國產替代空間。

進軍DRAM不久的兆易創新,已經聯手合肥長鑫已研發成功1Xnm(19nm)DRAM存儲器,目前已對外供應DDR4,成為國內首個DRAM供應商。

對於兆易創新來説,在DRAM市場的進軍肯定也不會止步於此。

放棄一個成熟的市場,迎戰一個新的市場,兆易創新不僅面臨資金的考驗,還有人才、技術等考驗。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在這種情況下,兆易創新選擇多備些子彈,總歸是沒有錯的。

當然,這也只是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兆易創新“清倉”中芯國際,還真不是後者的問題。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