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華泰首開融券通 兩融單邊市釀變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財經

“我們有專門的客户經理會跟您聯繫簽署融券協議,然後再開通融券通平台。目前對個人客户,仍有一定資產要求,一般要求500萬元以上。”7月6日,時代週報記者以個人投資者身份向華泰證券來福士廣場營業部諮詢融券通業務,其客服人員如是回覆。事實上,兩融業務長期的單邊格局即將改變。

6月30日,華泰證券發佈全市場首個開放式線上證券借貸交易平台“融券通”,對融券業務進行平台化轉型。

時代週報記者從華泰證券瞭解到,融券通的特別之處在於,將融券交易由線下人工撮合轉向線上智能撮合,投資者在此平台上不僅可以發佈供需信息,還可以通過平台及其他市場主體發佈的信息快速把握行情,藉助信息多元處理和智能算法,捕捉交易機會。

“它將賦能各方參與者,推進整個市場券源的優化配置,以吸引更多優質機構加入融券市場,共同構建融券市場發展新生態。”華泰證券首席執行官周易表示。

與此同時,政策面上,7月3日,證金公司對《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轉融通業務保證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和《轉融通業務合同》有關條例進行了修改,取消證券公司轉融通業務保證金提取比例限制。

業內人士對此認為,這有利於券商轉融通,尤其是轉融券業務進一步發展。

融券利率最高超30%

據記者瞭解,目前市場上的融券利率普遍較高,幾乎都在20%以上。融券通上線後,雖然券源有所增加,但仍是稀缺資源,一些熱門券利率甚至超過30%。這些券多來自科創板、創業板,波動較大,而波動較小的股票,融券利率也相對較低。

值得一提的是,融資利率與融券現形成鮮明對比。

7月5日,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經紀業務部門負責人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今年兩融的融資利率不斷下行,一些券商已降到6%左右,資產規模大的客户甚至可談到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券商融資成本下降,給到客户的利率也在降。去年融資利率普遍在7%―8%。”

而之所以出現融資和融券利率幾倍之差,則在於融券業務發展緩慢,券源稀缺,是長期的單邊市場。

截至2019年末,融券餘額佔兩融餘額總量尚不足2%,兩融餘額差值達到9917億元;融券賣出額佔兩融交易總額尚不足3%,兩融交易額差值達10805億元。

7月1日,華泰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沈娟指出,“融券發展滯後的原因有四個方面:券源品種和規模有限、機構投資者可參與度偏低、轉融券機制仍有優化空間,以及風險和收益失衡,降低出借方意願等。”

其中,最大問題在於融券券源品種和規模有限。

沈娟認為,一方面,融券標的占上市股票總數目前約為41%,這與發達市場接近100%的佔比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融券券源主要來自券商自有證券和轉融券借入的證券,券商尚無法將客户常規賬户的證券、信用賬户用作擔保的證券,以及客户託管證券資產作為券源出借,也無法動用客户擔保證券進行轉融券再擔保,券商閒置資產無法盤活,造成可出借證券規模有限。

Wind數據顯示,今年融券餘額佔比較年初已大幅上升。

截至7月3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為1.20萬億元,其中融券餘額361.03億元,僅佔3%。而今年1月2日,融券餘額為144.09億元,佔當日兩融餘額1.03萬億元的1.4%。

同時,從“融券通”上線後的數據看,融券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也在上升。

7月3日,融券餘額所佔A股流通市值首次達到0.07%,而6月份各交易日數據都在0.05%―0.06%,今年一季度,該數據只有0.02%―0.04%。

持續十年單邊市

我國融資融券業務已發展十年。2010 年3月,啓動兩融試點,2011年兩融細則頒佈後,融券業務正式起航。

2015年股市大震盪後,證監會和交易所採取一系列措施強化兩融交易監管,券商為控制風險紛紛暫停融券,至2016年1月末,融券賣出額佔A股成交額幾乎為零。

此後,滬深交易所多次完善兩融交易細則,不斷規範融券市場向好發展,融券市場規模才開始逐漸企穩回升,截至2019年末,融券餘額升至137.8億元高點,較2016年初年均增長88%。

兩融失衡局面一直未能改變,融資融券比例極不協調。沈娟指出,“兩融發展失衡導致雙邊交易機制無法有效實施,形成單邊市不均衡的困局,客觀上制約着融券業務市場定價、增強流動性等積極作用發揮。”

2019 年以來,融券制度設計迎來優化曙光。科創板從標的擴充、出借人範圍放寬、轉融券申報提效、費率期限市場化等多方面作出突破,也為全市場制度變革積累優秀經驗。

同時,券源供給方和需求方逐漸培育,融券業務迎來向上發展的關鍵轉折點。

華泰證券的“融券通”更是開創了行業先河。

7月6日,上海一家大型私募量化投資經理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華泰證券能夠成為第一家開展‘融券通’業務的券商,有諸多優勢。其本身是一家科技驅動的大型券商,有大量上下游客户,同時參控南方基金、華泰柏瑞兩家公募,券源豐富。”

沈娟認為,相比主動管理型基金, 指數基金、 ETF等被動型產品對長期持倉的個股交易需求較弱, 調倉頻率較低,且不需擔心出借部分成分股會對投資組合帶來過多賣空壓力,因此有出借券意願。”

此外,截至2019年末,華泰證券融資融券業務餘額為人民幣671.25億元,市場排名第一。

大券商優勢更大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融券通平台可能會改變兩融市場多年的單邊市格局。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目前,還有多家券商也在研究相關業務佈局。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兩融業務人士周元(化名)表示,“只要能夠解決業內長期存在的問題,同時利潤豐厚,自然會有其他券商跟進,這是市場行為,但不是哪家券商都有能力做好的。”

周元認為,有沒有能力做要看券商綜合實力,大券商具有天然優勢。

“融券是我們今年比較看重並大力推廣的業務,其關鍵就在於券源,而券源的多少很大程度上要看客户,而客户數量又在一定程度上由投行實力決定。因為券源有一部分來自於投行項目中的‘大小非’。所以,這不是單純兩融業務能力的比拼,背後是由券商綜合實力支撐的。”周元表示。

中小券商的問題在於客户數量有限。7月5日,一位中型券商資管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小券商沒有多少券,客户就這麼多,再怎麼搜刮也沒有多少,如果連客户羣體都很有限,這個業務根本做不了。”

同時,作為融券業務的需求端客户,量化對沖策略的投資機構均表示看好“融券通”平台,前述量化投資基金經理表示,“只要有足夠多的券,我們會考慮在這個平台借券,這是稀缺資源,對沖交易的收益比單純的多或空更穩定,可能會針對這個業務調整策略,最重要還是看這個平台能提供什麼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