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業存單認購率驟降10個百分點,中小行流動性管理難度增大
導讀:
對於商業銀行而言,發行同業存單既能減少資本消耗、改善存貸比,又能協助實現規模擴張、不良資產出表等目標,因此商業銀行一直有加大發行的動力。
來 源丨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 者丨
楊志錦
編 輯丨
包芳鳴
6月來,隨着市場利率的上行,同業存單的發行也受到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
截至6月11日,6月同業存單認購率為77%,相比1-5月的平均水平下降了10個百分點。其原因在於存單一級發行價格上調緩慢,滯後於二級價格變動,導致一二級市場利差走擴。
浙江地區某城商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坦言:“因債市調整影響,一些同業存單被拋售,二級市場存單收益率高於一級市場,出現倒掛,連配置盤都傾向於在二級市場買入,所以一級認購率低。一級市場存單能夠發出去的,都是關係維護得好的。”
華泰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表示,年內股份行、中小行結構性存款面臨較大的壓降壓力。為了維持負債端的穩定,中小行可能通過發行同業存單去彌補,但同業存單不計入一般性存款,在流動性指標等約束下,中小行爭奪存款的力度仍不減,中小行的流動性管理難度增大。
高評級也有低認購
同業存單是商業銀行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發行後可以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同業存單近年來發展迅速,2014年全年發行規模僅8985億,但2019年發行規模已增長至18萬億,成為商業銀行負債管理的重要工具。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
今年前5月同業存單計劃發行規模7.42萬億,實際發行6.48萬億,認購率為87.3%,1-5月單月認購率亦在這一水平上下波動。不過,6月以來認購率卻突然出現下降。
數據顯示,截至6月11日,6月同業存單計劃發行3764.70億,實際完成發行2912億,認購率為77%,相比1-5月的平均水平下降了10個百分點。
江蘇地區某農商行人士坦言,6月以來市場風險情緒提升,同時市場利率出現上行,但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上不去,買同業存單性價比不高,因此認購不足。
中金固收董事總經理陳健恆表示,
近期存單發行認購率明顯下降,主要由於資金面收緊後存單二級價格大幅上行,而存單一級發行價上調緩慢,明顯滯後於二級價格變動,一二級價差大幅走擴,目前1年期存單的一二級價差高達30-40BP。
以六個月期限的AAA級存單為例,6月第一週該類型同業存單二級市場到期收益率平均值為1.76%,相比五月最後一週上行25BP;同期發行利率為1.58%,僅相比五月最後一週上行8BP。
個券方面,如民生銀行6月5日發行的期限為0.5年的“20民生銀行CD249”票面利率為1.65%,同日二級市場剩餘期限0.5年的存單“20民生銀行CD112”收益率為1.89%,後者高出前者24BP。
北京某中型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師表示,同業存單的購買者基本上都是銀行,如果同業存單票面利率太低,那購買存單的銀行還不如用相應的資金去放貸。“在低票面的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被激發起來,機構可能就不再追逐認購同業存單了。”
在此之前,由於中小銀行風險事件衝擊,2019年5月同業存單認購率也驟降,但當時主要是資質較差的中小銀行發行的存單認購不足,此後有所恢復。今年6月上旬的情況則是:不止中小銀行存單認購率下降,AAA級也在所難免。
據興業金融統計,六月第一週AAA、AA 、AA、AA-級存單發行認購率分別為62%、67%、35%、23%。AAA、AA、AA-級存單發行認購率均有所下降,AA 級存單發行認購率與上週持平。
一些高評級主體發行的存單也出現認購率較低的情況。比如6月11日民生銀行發行的“20民生銀行CD261”計劃發行規模為1億,但實際發行規模為0.1億元,認購比例僅為10%。
陳健恆表示,去年銀行破剛兑事件後主要是中低評級存單發行受到衝擊,而近期高評級存單發行認購率明顯下降,
主要由於國有大行股份行存單一級發行價粘性明顯大於城商行,相應的一二級價差更大。當資金面有所緩和、存單一二級價差收窄時,存單發行認購率會得到改善。
利率下行但淨融資為負
對於商業銀行而言,發行同業存單既能減少資本消耗、改善存貸比,又能協助實現規模擴張、不良資產出表等目標,因此商業銀行一直有加大發行的動力。尤其當銀行間利率下跌時,各類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更有動力借同業存單進行負債管理,實現快速擴張。
Wind數據顯示,在央行多次降準降息後,今年3-5月隔夜Shibor平均值為1.15%,甚至多個交易日連續低於1%,最低時僅0.66%,處於歷史最低的水平。但其間商業銀行並未藉此機會擴大同業存單發行規模。
統計來看,今年前5月同業存單共發行6.48萬億,同期到期規模6.98萬億,意味着同期淨融資規模約-5000億。換言之,市場出現了利率下行與淨融資為負並存的局面,為歷史上首次出現,顯示即使有便宜的資金,銀行也不想要了。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稱,銀行受限於同業業務的嚴監管,即使有擴張同業業務的動力,也不得不考慮同業發行與資金運用監管等現實因素,如同業負債比例、槓桿率、LCR等多項監管指標。隨着銀行逐漸適應對同業業務的嚴監管,即使面對擴同業的好時機,也能合理控制業務量,不盲目擴張。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除了監管對同業資金運用嚴格限制外,也有可能是優質資產稀缺,銀行難以找到好的資產匹配。此外,相比於央行貨幣投放帶來的同業負債擴張,還是存款給銀行的安全感要更強一些。現在的貨幣寬鬆顯然是因為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負面衝擊,疫情控制後沒準就回籠流動性了,政策的變化誰也説不準。”
前述江蘇地區農商行人士表示,央行降准以及再貸款工具推出後,銀行的資金相對充裕。與此同時銀行的風險偏好是降低的,很多資產投不了,因此商業銀行發存單動力不足。
近期監管部門要求商業銀行壓縮結構性存款,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部分銀行為了維持負債端的穩定,可能通過發行同業存單去彌補,進而帶動同業存單淨融資規模的上升。
前述浙江地區城商行人士稱,同業利率的下調空間已經不大了,而且銀行的存款成本相對剛性,解決銀行負債成本問題最終還是要靠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因此,下半年央行可能採用降低基準利率的方法來壓低銀行的負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