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是中國資本市場里程碑級的大事,一直牽動着市場投資者的目光。在近幾個交易日,受此影響,創業板市場和券商股板塊都出現靚麗的市場表現,讓投資者為之矚目。
註冊制首先在科創板落地生根,如今創業板“接力”,也加入了註冊制行列。關於這一重大變革,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基金投資呢?
對基金投資有什麼影響?
6月12日深交所正式發佈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相關業務規則及配套安排,共計8項主要業務規則,其中《創業板交易特別規定》對創業板中的股票、存託憑證以及相關基金的交易制度做了較大幅度的調整:
對於基金而言,明確約定了符合條件的基金將漲跌幅放開至20%,同時基金名單由深交所公佈。
基民如何參與創業板的投資?
對於難以達到投資門檻,又或是缺乏精力去甄選個股的基民來説,該如何參與到創業板的投資呢?大家不妨考慮創業板ETF及聯接基金。
資料來源:光大研究所整理,時間截止:2020/6/12;注:LOF基金的規模數據截止2020/3/31
目前在深交所上市的跟蹤指數成份股僅為創業板股票的指數基金,規模合計310.44億元,僅國泰創業板為LOF基金,其他均為ETF產品。其中,易方達創業板ETF與華安創業板50ETF的規模和近一個月的成交額排名均更靠前。(光大證券《場內基金與創新產品週報: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正式落地,漲跌幅放寬至20%基金名單值得期待》研報)
此外,還可借“基”打新。
為了及時把握註冊制紅利,公募、券商資管等機構都在積極準備相關產品,爭取在首批新股上市前推出。
“參考科創板新規剛推出時的狀況,市場預期註冊制推出後的首批公司會有比較好的賺錢機會。我們正在設計一隻新產品,希望趕在創業板註冊制第一批新股上市之前推出。”一位券商資管人士介紹,該產品主打量化對沖加打新策略,量化對沖為主策略,打新為附加策略。中短期創業板新股會有比較好的賺錢效應,若一兩年後賺錢效應消失,產品將恢復到以量化對沖策略為主。
“靈活配置型混合基金參與打新最為合適,這類基金目前只有存量,而這類‘殼資源’在老基金公司中留存更多一些。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機構都偏好靈活配置型打新基金。創業板打新只是一種收益增強策略,偏股混合、指數基金以及固收增強型產品都可以將其作為收益增強的手段,例如有些銀行機構偏好‘固收 ’產品,券商自營則可以接受偏股混合型基金。”基金公司機構部人士稱。
“市場預期,首批新股上市之後3個月到半年,打新收益會逐漸收縮,打新只是中短期‘錦上添花’的策略。”上述基金公司機構部人士表示,公司現階段在考慮針對性地發行“固收 ”策略產品,將創業板打新、定增、指數增強都納入進來。
“公司內部做過測算,同時參與創業板及科創板打新,預計下半年能給基金組合帶來3%~4%的增厚收益,加上債券票息1%的收益,在忽略底倉波動的情況下,帶有打新策略的固收增強型產品整體有望獲得5%左右收益。”上述上海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分析。
上述基金公司機構部人士則預計,打新策略下半年有望帶來年化10%到15%的收益,但他也提醒,打新策略需要承擔底倉波動風險。
萬家基金投研團隊認為,創業板A類投資者獲配佔總募資的比例明顯提高,這是註冊制後打新收益提高最主要的因素。根據測算,每隻新股的A類賬户獲配絕對收益將是核准制的8倍以上。
興證資管分析認為,創業板打新最終收益除了受中籤率影響,還和上市公司的質量、融資規模有很大關係。創業板市場已經有800多家上市公司,而科創板首批只有25家公司上市,註冊制創業板首批公司的收益率很難重現去年近8%的水平,但總體收益率也會比較可觀。創業板上市節奏相對穩定,新股配售收益在外部環境不發生較大變化的前提下,大概率能夠延續。(中國基金報)
相關報道:
創業板註冊制加速落地 機構“借基”打新需求旺盛
32家公司拔得創業板註冊制受理頭籌!市場的爭論又來了 但斌開口這樣説
首批32家!創業板註冊制開門迎客股民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