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6日訊 由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中國投資發展報告(2020)》發佈會在北京舉行。本次發佈會以“疫情下的挑戰與機遇”為主題,回顧2019年中國經濟及投資發展狀況,展望 2020 年中國經濟及投資發展趨勢,分享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關於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金融市場以及產業投資的影響研究,分析疫情對世界及中國經濟的挑戰與投資機遇。
報告分析指出,全球製造業呈現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自動化、服務化、品牌化六大重要趨勢
第一是智能化。隨着“大物移智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智能技術日益融入產品研發、設計、製造的全過程,推動產品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主要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均把智能製造作為新一輪發展的主攻方向,一些跨國企業也紛紛加大對智能化改造、先進機器人研發的投入力度,傳統制造加速向以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數字製造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轉變。
第二是高端化。高端製造具有高技術密集、高附加值、高資本投入、高度品牌化等特點,處於產業鏈的頂端,反映一國製造業的綜合實力,因而成為各國戰略競爭的制高點。我國也正在推動製造業技術向中高端層面發展,明確了高端製造領域的主攻方向,突出以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為抓手,推動中國製造從大國向強國轉變、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躍升。
第三是綠色化。綠色製造是指在保障產品質量和功能的同時,努力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將產品製造過程中的環境污染降到最小,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實現製造業從粗放型向綠色環保方向轉變,我國對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標做出了明確規定,不斷推動傳統技術改造和工業設計理念的轉變,美國、德國、日本等國也十分重視綠色製造產業的發展,製造業向綠色製造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第四是自動化。受勞動力成本攀升的壓力,全球重視和推進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密度是自動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市場。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近幾年增長迅速,2018年底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140台/萬工人,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5.6%,保有量已超過全球平均水平(99台/萬工人)。但與另外三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大國對比,中國的差距仍很明顯,韓國的工業機器人密度為774台/萬工人,日本為323台/萬工人,德國為338台/萬工人。
第五是服務化。根據已有國際經驗,製造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其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更多地是靠生產服務業的支撐。隨着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服務化已經成為引領製造業升級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製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的重要標誌之一。服務型製造日漸成為新的產業形態,推動製造業企業從單一產品提供商向產品與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產業價值鏈重心由生產端向研發設計、產品銷售、品牌推廣和售後服務等環節轉移,推動全生命週期管理、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和新模式快速興起。
第六是品牌化。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知名品牌佔全球商標總量比重僅為3%,卻佔據全球市場40%的份額和50%的銷售額。在全球經濟競爭中,作為一種高度稀缺資源的知名品牌,正被少數發達國家所壟斷。根據2018年《世界品牌500強》榜單,美國佔據223席,繼續保持世界品牌第一強國位置;法國、英國、日本、中國、德國、瑞士和意大利是品牌大國的第二陣營。中國入選的38個品牌中,製造業品牌不及一半。在當下中國製造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品牌價值日益成為影響企業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 (嵐焉)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