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兩融餘額增加2600億元
新股民紛紛開户入場。據中國結算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新增投資者數量達242.63萬,創下了2015年6月以來的單月新高。與此同時,衡量投資者情緒重要指標的兩市兩融資金逐步加碼,7月份,兩市兩融餘額月內增長2610.94億元,月增量為近五年來最高。有業內人士提醒,每一次股民跑步入場之後,市場或會有階段頂部的出現,提醒投資者要做好兩手準備,做好指數新高準備的同時,也需要對個股加以區別對待。
中國結算剛剛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新增投資者數量為242.63萬,這一數據創下最近5年單月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至7月末,投資者(含已開立A、B股賬户)數量首次突破1.7億。自2020年1月份投資者數量突破1.6億,僅用時7個月,股民數量增加了1041萬。
7月份,行情的火爆也提升了券商APP的用户活躍度,根據易觀千帆日前發佈的《2020年7月份移動APPTOP1000榜單》,7月份有9家券商APP月活超過500萬。
巨豐投顧分析,開户數量的猛增應該在7月上半月,這個時期是指數最為兇猛的時刻,也是最容易提升投資者情緒的時刻;市場行情火爆,機構趁機大肆開户,投資者數量提升也有很大的可能。此外,當前開户政策放寬,一人多户的情況已經比較普遍。
在炒股不如買基金的效應下,今年來基金銷售異常火爆。到今年7月底,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計的權益基金新發規模已經突破1萬億元,爆款基金不斷湧現,今年以來新發基金規模已經超過歷史上同期的任何一年,有望成為史上基金最火熱年份。
記者注意到,7月份,上證綜指漲幅超過10%,A股市場領漲全球股市,衡量投資者情緒重要指標的兩市兩融資金逐步加碼,7月份,兩市兩融餘額從11637.68億元增至14248.62億元,月內大增2610.94億元,月增量為近五年來最高。其實,今年5月份以來,兩市兩融餘額持續增加,5月份整體增加350億元,6月份整體增加857億元。
與此同時,7月份,北向資金也保持了持續流入的態勢。當月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103.92億元,為連續第4個月淨流入。4~6月,北向資金每月淨流入規模分別為532億元、301億元、526億元。
進入8月份以來,A股保持震盪上漲態勢,但投資者熱情不減,兩市成交額不斷走高。多家研究機構都看好A股的後市表現。其中,中信證券表示,8月市場受到的任何衝擊,都是入場佈局的好時機。下一輪上漲漸行漸近,建議把握政策預期擾動帶來的機遇,積極佈局潛在的領漲品種。
招商證券研報分析,A股仍處在2019年的上行週期過程中,如遇調整則可按照“2020年挖坑”的方向佈局,以金融為代表的低估值、汽車家居等可選消費,消費電子和電動智能汽車是重點調倉佈局的方向。
不過,巨豐投顧提醒,每一次股民跑步入場之後,市場都會有階段頂部的出現,並不絕對,但貌似概率很大。提醒投資者要做好兩手準備,做好指數新高準備的同時,也需要對個股加以區別對待。
監管層兩天連批3家理財子公司
監管層兩天連批3家理財子公司開業資格!8月19日晚間,平安銀行公告稱,於2020年8月19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平安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已批准本行全資子公司平安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平安理財”)開業。就在前一天,監管剛批覆了江蘇銀行、南京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的開業資格。
理財子公司開業數量增至17家
據瞭解,平安理財董事長由平安銀行行長鬍躍飛兼任,總經理則由在固收行業從業逾20年、曾先後任平安證券副總經理、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的張東擔綱。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末,平安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餘額613.33億元,較上年末減少8.8%;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6173.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其中,符合資管新規淨值管理要求的淨值型產品規模ﻪ3250.7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4%,佔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的比例由43.6%提升至52.7%。
近日,不僅是平安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8月18日,江蘇兩家A股上市城商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同樣獲批開業,上市城商行理財子公司的數量增至5家。
截至8月20日,已有34家銀行申請設立理財子公司,21家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1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准開業,其中包括6家國有大行、5家股份行、5家城商行和1家農商行。
光大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峯預計,到2020年底獲批開業(含正式開業)的理財子公司總數或接近30家,未來新開業理財子公司將主要以股份行和頭部城商行為主。
今年2月,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還公開表示,未來還將進一步推進理財子公司設立,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對風險管控能力較強、總資產及非保本理財業務達到一定規模的銀行優先批設。此外,其還表示,將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與設立理財子公司或合資設立外方控股的理財子公司。
國有行理財產品數量較多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顯示,17家已開業的理財子公司中,6家國有行理財子公司,以及招銀理財、光大理財、興銀理財、杭銀理財、寧銀理財、徽銀理財等12家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
從產品發行情況來看,國有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數量較多,由母行遷移過來的產品量也比較多,月發行量基本在20只以上(中郵理財除外);股份行和地方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數量較少,每月不超過10只。
平安銀行方面介紹道,產品方面,在籌備平安理財期間,已經推出符合資管新規的淨值化新產品線,涵蓋現金管理類、固收類、權益類資產增厚的“固收”類。(記者王楚涵林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