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美華為殊死戰,台廠誰輸誰贏?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財經

美國在短短几天之內,一連三道華為追殺令,為什麼不打中國的阿里巴巴跟騰訊,為何一直窮追猛打華為呢?

因為華為搞基礎建設、基礎科技,在5G、AI的部分、超級電腦對美國形成了威脅,5月14日延長華為實體清單一年,接下來台積電(2330-TW)被迫宣佈投資美國5納米廠。再過來是5月15日,限制全球供貨華為,尤其劍指台積電,台積電啞巴吃黃蓮、有苦説不出,這是升級對華為的限制,也是一個殊死戰,5月15日以前已經下單生產將有120天的豁免權,但是從9月15日開始,台積電來自華為的15%營收將會全部歸零。

預估台積電今年度的營收在新台幣1兆元以下,2019年是1.07兆元,所以呈現了年減衰退,估計台積電上半年的EPS在9~9.5元之間,但是下半年少了華為的營收貢獻、下半年的EPS將下調,換句話説,下半年不如上半年的營運,禮拜一在這樣的利空之下,台積電失守了季線,同時也帶動所有華為供應鏈的大跌。

但是,中國立刻展開了反擊,一般認為,中國在短期的策略,5月15日的當天晚上,港交所披露,中芯國際獲得國家大基金二期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一共注資了160億人民幣,並且之前發佈了營收歷史新高的第一季財報、迴歸A股的利多,所以二週內,中芯國際的股價大漲了30%,也創下了天價,今年已經大漲了60%,但是特別的是,禮拜一再創歷史高點之後,遭遇強勁的獲利回吐賣壓,最後是收黑的。

另外,華為的雙手策略備戰,除了這個壯大了中芯國際以外,來承接華為低階的處理器訂單,另外,加大了庫存的備貨,從中美貿易戰爆發的2018年開始,2019年華為的年報顯示了原材料同比大增65%,到585億人民幣,整體存貨同比大增75%,來到了1,653億人民幣,存貨營收的佔比從13.1%大幅拉高到19.3%。

當然,華為也加大了國產化及非美國供應鏈的移轉,現在華為的手機來自於美國的零組件只佔1%,傳出了華為緊急向台積電在5月15日以前下單7億美元,摺合新台幣210億元,有關的芯片估計可以支撐華為智慧手機再撐一個季度,全年度大幅衰退不可免,估計今年華為手機只有1.85億部,年減23.7%,在全球六大手機廠衰退的幅度最大。

但是華為不是隻有手機的影響,來自5G的基站,這個衝擊更大,有可能在歐洲國家的反彈之下,因為歐洲很多國家使用華為5G的基站,假如這個供貨被切斷的話,使得歐洲國家的5G營運會出現了拖延,所以一般來説,可能美國也會在這個部分給華為禁令的臨時許可證,未來還會往後延,在中期的策略,應該會加大對台灣地區的採購。

現在有幾個領域,就是華為相當欠缺的,不是隻有華為,整個中國相關的領域都是欠缺這個,第一個部分是內存,第二個是射頻,其餘的話,像模擬IC,尤其是電源管理IC、PMIC、CIS等等,這幾個領域都是嚴重短缺。

基本上華為新芯片受到了供貨的切斷,應該會向第三方的芯片IC設計公司IDM廠來採購,所以具備核心研發力的公司會獲得更多訂單,這裏面被點名的就是聯發科(2454-TW),所以聯發科在禮拜一一度跳空漲停,現在爭議的地方,就是聯發科的芯片究竟有沒有含有美國的技術,假如還有美國技術的話,當然也會受到了影響。

另外一個華為繞道的策略,是透過了台廠,尤其是在IC設計,創意(3443-TW)、世芯- KY(3661-TW)下單給台積電,這樣一個繞道的策略,也是市場認為極有可能的狀況,不過最後來看一下,台廠的贏家跟輸家。

由於華為的供應鏈在第一時間一定會受到相關的衝擊,所以禮拜一的盤面,包括PA的穩懋(3105-TW)、射頻的IC立積(4968-TW)、鏡頭的大立光(3008-TW)、PCB ABF載版的欣興(3037-TW)、南電(8046-TW),再過來散熱裝置的奇鋐(3017-TW),光通訊的聯亞(3081-TW),銅箔基板聯茂(6213-TW)、台耀(6274-TW),股價都出現了大跌。

在去年一年以前,華為被列入了實體清單,當時華為的供應鏈是大跌的,但迅速出現了大漲。舉例,射頻IC的立積,在去年的5月低點56元,後來波段高點是255元,大漲了3.55倍,穩懋也大漲了1.27倍,甚至台積電都可以上漲波段高達52%,不過當時的情況是台積電繼續供貨給華為,這一次假如連台積電都被限制的話,可能就不會再複製去年的模式。

但是回頭講,整個中國對幾個領域的芯片的缺乏,所以包括內存的旺宏(2337-TW)、威剛(3260-TW)、宇瞻(8271-TW)、十銓(4967-TW)、CIS的原相(3227-TW)、PMIC的致新(8081-TW)、射頻的瑞昱(2379-TW),都相對在禮拜一的盤面出現了抗跌,表示整個中國去美化,這些廠商相對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