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流行危機。
美國,這一世界主要經濟體正處於這一危機漩渦的中央,難以輕易脱身。
在疫情風暴肆虐的大半年裏,受創頗深的它迎來了史詩級別的破產潮。
截止到8月,美國目前已超過400家成規模的企業破產,其中157家負債規模在5億美元以上的公司申請破產,且已有45家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申請破產,創出自2010年以來的新高。
甭管你是不是百年老店,還是行業翹楚,又或新時代探路者,都得折服於疫情帶來的黑天鵝效應。
要知道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美國申請破產的大企業也不過38家,本次新冠疫情帶來的重錘挑戰可謂是十分嚴峻。
“我們處於這個破產週期的第一階段。隨着危機加深,破產將傳播到各行各業。這將是一個坎坷時期。”——美國新一代研究公司首席運營官本·施拉夫曼
美國企業破產率創下10年新高
三大行業首當其衝
在這一來勢洶洶且避無可避的破產潮之下,消費、能源、旅遊為首的行業可以説是深受其害。
首先來看消費這一領域,作為美國經濟的主要增長引擎,在疫情的打擊之下其表現十分疲軟,畢竟人們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生產,消費信心嚴重不足,消費能力也力不從心,今年二季度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已下滑了34.6%。
“截至7月,全美已有超過26000家餐館停業,其中60%是永久性關閉;共有20000多家零售企業停業,其中超50%的企業是永久性關閉,有24家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零售企業申請破產,同比增長了3倍。——公開數據
根據美國經濟諮商會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走下坡路,降至84.8,創出6年來的新低;同時,7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環比增長1.9%,大幅低於6月數據。
7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情況
而伴隨着消費信心陷入低迷,再加上疫情防控的必要性促使出入境受限,失去需求的旅遊行業也進入了大蕭條階段。
“到2020年,美國旅遊業總收入將減少5190億美元,整體損失將達1.2萬億美元。”——牛津經濟研究院
其中,最受影響的莫過於是航空板塊,畢竟隨着市場需求的驟減,航線無法正常運轉使得公司無法正常經營,那麼,用裁員來削減成本乃是家常便飯。
美聯航曾發出警告,稱或會推出36000人的裁員計劃;
美國航空稱如果政府再不提供資金支持,10月或將至少裁員1.9萬人;
達美航空表示,超1.7萬名員工主動離職,接近該公司員工總數的1/5。同時,已向1.4萬名飛行員中的2500多人發出潛在的非自願離職警告;
可以發現,這一板塊的裁員潮還在繼續,反映了疫情對該行業的創傷或是永久性的,這也就是巴菲特忍痛割愛航空股的重要原因。
美國國內航班機票銷售的下降情況
除去上述兩大領域,佔據美國GDP的8%的能源行業也備受衝擊。
在疫情陰雲的籠罩之下,市場對能源的需求明顯受到壓制,國際油價的暴跌便迎面而來,而在低油價的背景之下,入局企業的經營不堪重負,負債率進一步被拔高,無法維持生計,被迫關門大吉的大有人在。
“上個月又有16家美國能源公司申請債權人保護...自3月份油價暴跌以來,已有50多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申請破產,其中以勘探和生產公司為首,有29家申請破產。”——美國律師事務所Haynes and Boone
疫情催化經濟危機
我們可以發現,支撐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行業正在不斷失速中,失去正向作用的動能。
而這一切的導火索正是這場新冠大流行。
基於美國對疫情的認知不夠清醒,疫情的爆發反彈頻現,不斷重創並阻礙美國復甦經濟的腳步,繼續引發失業潮,而失去收入來源的人們自己無法擁有足夠的消費能力,企業承壓嚴重,破產潮也接踵而來,這便進一步加重美國經濟的危機,陷入不可名狀的惡性循環之中。
但疫情並不是根本原因,只是加速了這一危機的進程。畢竟美國經濟本就有其存來已久的痛點,即隨着金融業的過度繁榮使得實體經濟受到明顯壓制,美國製造業已逐步走入衰退期,再加上債務高企,社會階級矛盾積怨已久,使得在疫情時期,美國所面臨的較大壓力的結構性危機和政治風險更為凸顯。
“在即將於9月底結束的2020財年,預計美國公共債務總額與GDP之比將升至98%,為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2020財年,美國的聯邦赤字預計將達到約3.3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6%,同樣創下二戰以來的最高紀錄。”——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而這一實體經濟的脆弱性與美股此前的“走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為在疫情時期力挽狂瀾,美聯儲打開水龍頭實行寬鬆性政策,市場流動性過於充裕,疊加市場投資者對美聯儲寄予厚望,使得美股經歷了一段普遍看漲時期,重要核心標的頻創新高,但這一現象顯然是不合理的。
畢竟當受樂觀驅動而無限膨脹的泡沫積壓過度之時,此前頻頻被看好的股市容易遭受逆轉,上演跌宕起伏的過山車行情,上週五美股繼續收跌便是個例子。
在剛過去的8月份,有1042名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和公司董事進行了內幕交易,創下了2015年11月以來的最高成交額。其中,出於估值過高的緣由,出售股票的高管總數達到了2018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顯然,基於高估值的泡沫,這些所謂的商業人才也並不輕易相信此前美股歌舞生平的安和景象,而視其為是一場泡沫狂歡並不為過。
“資產價格可能正處在陡峭崩潰的危險邊緣,即所謂的“明斯基時刻”,並可能重新觸及3月份的低位。”——RW Advisory創始人兼市場策略師羅恩-威廉
美股的下跌正好也印證了這一所謂的牛市背後的泡沫之多,以及市場避險情緒繼續激盪不已,美國實體經濟的脆弱性也便一覽無餘。
不確定性仍在發酵
此情此景之下,美國經濟的復甦進程可能還得再緩緩了。
市場的不確定性,應該説疫情帶來的風險依舊不容小覷。
目前美國依舊是疫情的“重災區”,疫情的觸手依舊伸向這一國度的各個角落,確診人數已越過640萬的大關。
GDP二季度創紀錄萎縮了32.9%的美國經濟在這一無法輕易減輕的病症裏繼續沉溺於苦痛之中,隨着近期美國在出台刺激性財政政策問題上停滯不前,行業提供就業崗位的動能在不斷被弱化,就業結構上出現永久性的創傷預期強烈,消費者支出能力底氣不足,消費者信心繼續低迷,進一步制約美國經濟的回暖。
“8月當月美國新增就業人口137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美國勞工部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持續性發放就業補助金,但消費並沒有顯著提升的原因,比起消費,人們在這一“亂世”之中更傾向於安定性的儲蓄。
根據全美商業經濟協會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超6成受訪者預測,2022年之前,美國經濟將持續低於2019年的水平;近半數受訪者認為,美國經濟至少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第四季度水平。
再加上如今美國大選臨近,總統競選爭鬥激化,特朗普為贏得民心在近期不斷試探敏感問題的界限,加劇與我國的貿易摩擦,直接使得國際形勢的複雜性加深,在一定程度上將為其經濟復甦“作繭自縛”。
“儘管美國8月失業數據是正面的,但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利率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在低位。”——鮑威爾
結語
受疫情黑天鵝影響,由於抗疫不力,美國的裁員潮不斷,破產潮還在繼續,美國經濟在短期內仍是行走在迷霧裏。
這是一個由疫情作為直接導火索所引爆的必然結果,尤其在美股受“大水漫灌”式的量化寬鬆政策影響看似“高高在上”,實則已與美國實體經濟基本面嚴重脱節,沉浸於泡沫裏,這使得實體經濟的處境顯得更為窘迫。
而隨着此前的股市下跌慢慢戳破泡沫,其風險或將在後期回調盤整中不斷提醒市場投資者泡沫背後的潛在性利空,畢竟在新冠疫苗還未真正出世之前,在美股迴歸理性之時,在美國疫情真正拐點出現之際,屬於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明燈尚未被點亮。
在這一非理性的宏觀環境中,當不確定性成為最大變數,亂花漸欲迷人眼,清醒一點,美國經濟復甦依舊道阻且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