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監管約談12家人身險公司 聚焦萬能險產品利差損風險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北京,上海 實習記者 王宏 潘婷),部分保險公司的萬能險利差風險問題近日引發監管部門關注。財聯社獲悉,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在8月11日分兩批約談了12家人身險業務公司的總經理和總精算師,指出了萬能險存在利差損風險隱患的問題,並提出整改要求。

據瞭解,這12家被約談的保險公司包括,君康人壽、信泰人壽、上海人壽、渤海人壽、珠江人壽、百年人壽、陽光人壽、中信保誠人壽、英大泰和人壽、光大永明、復星保德信人壽、橫琴人壽。

銀保監會人身險部還指出,這些公司的萬能險業務存在實際結算利率大於財務收益率,將帶來利差損風險隱患。人身險部責令各公司立即整改,根據萬能賬户實際投資情況,科學合理確定實際結算利率,並於9月1日前將整改情況進行書面報告。

此外,人身險部還要求各公司對消費者做好解釋説明和相關服務工作。對整改不到位的公司,監管部門將依法採取進一步監管措施。時隔四年對萬能險重拳出擊之後,萬能險的風險再次進入監管視野。

多家萬能險結算利率居高不下

作為一款保險產品,萬能險不僅具有保險的風險保障功能,還具有金融屬性。因此萬能險的結算利率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但有業內人士指出,行業頭部類的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都只有4.5%左右,要想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達到5.5%以上,對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是一種重要的考驗。

而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末,多家險企的萬能險產品年計算利率超過了5.5%。分別包括國華人壽、利安人壽、長生人壽、東吳人壽、泰康人壽以及中融人壽等。

其中,國華人壽的幾款產品,國華智多寶終身壽險、國華盈如意兩全險、國華創富穩盈兩全保險的年結算利率達到5.84%;國華2號兩全保險的年結算利率分別達到5.5%。長生人壽的鑫得利5號年金保險年結算利率達到5.6%;利安人壽的智贏人生終身壽險的年結算利率達到5.6%。

具備高結算利率的萬能險產品受消費者青睞,也成了一部分公司用來衝規模的利器。“一部分萬能險結算利率過高的公司,其實實際投資收益率比給客户的結算利率要低,是公司在倒貼消費者”,一位業內精算師對財聯社表示。

財聯社瞭解到,監管的約談在保險公司內部引起很大重視。上述其中一家被約談的險企表示,被監管約談的內容確實為萬能險結算利率過高,存在利差損風險。至於利差損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為公司上半年大額計提減值主要集中在萬能險賬户,造成實際賬户收益低於結算利率。

至於後續應對措施,該公司表示,公司正在按監管要求整改,加強賬户管理。公司還在資產端加強萬能賬户資金管理,嚴格避免利差損。此外,萬能險不是公司的主力產品,後期也不屬於公司主推產品,利差損風險會得到有效控制。

嚴防期限錯配 未來行業或將加速出清

萬能險曾經歷過一段野蠻生長。數據顯示,最早在2015年,萬能險的收入同比增速達到了95.2%,而2016年3月萬能險收入累計同比增速一度高達214%。

風靡一時的背後,是一些險企利用萬能險衝大規模。成立於2015年的上海人壽,在首年保費規模就接近145億元,其中萬能險佔比就接近七成。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承保端通過高收益的萬能險產品獲取現金流,而在投資端也就有了做大規模的驅動力。

對於萬能險的監管也及時到位。自2016年3月開始,保監會陸續發佈了監管文件,對萬能險等中短續期產品的規模、賬户管理、保障水平、結算利率、資金運用等都做了規範。而對部分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嚴重,進而對上市公司野蠻收購的行為進行了監管。保險姓保並回歸本源。

監管此次約談12家人身險公司的萬能險利率問題,釋放的信號意味明顯。一位非銀分析師對財聯社表示:“這種情況大概率發生在中小型壽險公司;中長期來看,大公司的投資優勢還是存在的。監管此舉有利於行業內格局優化,中小型公司以後不敢亂給客户收益率了。”

上述分析師還表示,中小型保險公司如何突圍是一個長久話題。這個問題一直存在,愈演愈烈,只是以前是增量市場還不明顯,這兩年行業轉型後逐步發展為存量市場競爭,中小公司就越來越難活了。但是,股東背景強的公司可以尋找藍海領域做業務,不要太在意前期回報低,而股東資源不強的可能會被行業出清。

但財聯社也注意到,部分險企對於上市公司的投資也更趨於謹慎。以國華人壽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末,除了對天宸股份持股24%,對海航科技持股16.15%外,國華人壽對太陽能、長江證券、西部建設、三泰控股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都在5%以下。